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语感
2016-11-02高媛
高媛
摘 要:从语感生成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并能借助想象、比较、写作等手段加以培养和训练。所以,在平时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还应在课外强化训练。从抓住课文优美词句启发学生体会语感、结合文中优美的插图指导学生品味语感;教师要多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强化语感;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感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关键词:优美词句;生活体验;语感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意义重大。那么作为教师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实例谈一些有效的做法。
一、抓住课文优美词句启发学生体会语感
在我国古代的蒙学教学中就十分注重让学生多加诵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老师常常要求学生做到“熟读成诵”“玩味通透”,这对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也提供了好的借鉴。在平时的教学中,面对一些文质优美的课文,我不仅多让学生诵读,还要通过多种方法让他们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做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在这方面,推敲、对比都是较为实用的方法。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文的第三自然段,在描写刘备第三次到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时这样写道:在离诸葛亮住处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然后是“轻轻敲门”,诸葛亮午睡了,他就“恭恭敬敬地等候”,等诸葛亮醒来,他又是“快步走进草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刘备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与张飞要用麻绳把诸葛亮捆来的说法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我相信只要学生能抓住这些语句细细思索,就一定能理解这些词语的
用意。
同样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在多处运用了比喻这一手法,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更能感觉到作者的匠心独运。如,在诸葛亮答应出山后,刘备就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了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在阅读中,学生只要细细思考,就可以品味出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和对诸葛亮的敬重。所以,在阅读类似的文章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多留意文中所运用的一些修辞手
法,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他们的语感,而且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结合文中优美的插图指导学生品味语感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借助插图导入新课,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让他们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品味语言的能力。
古诗《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歌的语言精练传神,这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让读者从诗歌和画面中感受了瀑布动中有静,给人以无限的联想。教师在教学生诵读这首诗歌时不仅可以让他们欣赏插图,还应注意指导他们在语气、轻重音方面的变化,如,诗歌中“生、挂、下、落”四个字就应读出重音,这样才能显示出诗歌特有的乐感和韵味来。
三、教师要多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强化语感
实践证明,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单靠教师的讲解和说教,而应该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和活动,因为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结合的活动中强化他们的语感。
如,《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的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仿照这首诗歌第2至第6节写一两节内容”。一位学生是从“赞美祖国的军队威武和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两方面进行描写的:“我们爱你——陆军战士的雄壮,海军战士的勇猛,空军战士的坚强,礼仪兵的庄严。我们爱你——元宵节的汤圆,清明节的杏花,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圆”。这两节内容与原文搭配得较为合适,这里的语言、结构都很自然,学生从阅读到练习写作的这个过程自然就加深了他们的语感训练。
四、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感
笔者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听、说、表演丰富他们的语感。
如,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就预先设计方案,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一些文艺节目,有时还带领他们走向社会,让他们学习一些有意义的宣传广告用语,因为广告用语简介明了、顺口,有利于表达宣传的中心。回来后,我就让他们分析、琢磨,练习为一些活动、产品设计广告用语,通过这些活动,我感觉生活实践对加强小学生语感训练是大有益处的。
总之,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诵读的方法,并能借助想象、比较、写作等手段加以培养和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将语感训练延伸到课外。这样,他们在日常的听、说、读、写中就会自觉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语感。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训练和引导的方法得当,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5项修炼[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