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美术手工课
2016-11-02张野萍
张野萍
摘 要:小学美术手工课与其他课程都不相同,它是一门集实践、教学、技能、情感于一身的教育教学课程,对于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手工课却存在很多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应对。以此为出发点,就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展开教学讨论。
关键词:美术;手工课;教学策略
一、正确认识手工课的教学意义及现状
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反复强调,要始终将学生的个人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小学美术手工课能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审美意识及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高的教学实用价值。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美术的教学地位却岌岌可危,一般小学美术课程只占小学整体课程的十五分之一,而美术课程本身又分为绘画、欣赏等不同的课程项目,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手工课在小学教育中的实际地位。再者,由于不受学校的重视,学生个人对美术手工课也产生了轻视的心理,不愿意主动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使手工课的教学出现困难。同时,小学美术手工课在实际课程活动中也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如,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学材料不足、教学创新性较差等,都严重影响了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质量。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手工课教学
1.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
兴趣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对课程本身充满兴趣,才能推动教学课程的实际开展,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上好美术手工课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从简单而实用的教学手工入手,如,制作漂亮的书签、植物标本等,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简单的制作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选取其中几个比较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作欲望,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也可以开展“变废为宝”的教学,鼓励学生从家中带来不用的废品,不设定题材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将废品集中,由全班学生共同完成一件创新作品。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会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对美术手工课程的学习兴趣。
2.与家长积极沟通交流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因此,家长的思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也就是说如果家长不重视美术手工课程,那么学生必然也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手工课程本身需要的材料较多较杂,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仅仅依靠学生自己去完成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身就是十分困难的。所以,美术手工课程的教师必须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交流,这一点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可适时召开家长会,集中讲解手工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的积极意义,也可以私下家访,了解家长个人意见并说服家长,最终达到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虽然小学生的个人能力不足,智力和生理都尚未发育完全,但是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被拘束。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在进行范作模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在点评时,教师要照顾到小组的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努力都要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以鼓励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模仿中不断创新。当然,小组分工还有另一层重要意义,就是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
4.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很多美术手工课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都会为学生展示一个图片供学生参考,但是小学生很难通过图片完成模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模仿制作中,与学生共同完成作品,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完成模仿制作,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朋友,更好地交流互动。而在教学中,模范对象的选择也需要教师深思熟虑,既要符合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范围,又要具有一定的模仿价值和创造空间,最好是生活实际中处处可见的艺术,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可模仿“超级变变变”节目,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素材进行创新,或者自己准备几件半成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创新。
美术手工课程归根结底是需要逐步进行的,作为教师,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教师的根本职责,因此,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根据具体情况寻找解决办法,积极与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努力开展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提高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为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尹志刚.上好小学美术手工课的一点体会[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3(Z1).
[2]王树华.如何打造小学美术的魅力课堂[J].科普童话,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