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溶电解质存在溶解平衡吗?

2016-11-01白康康

考试周刊 2016年82期
关键词:溶度积

白康康

摘 要: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易溶电解质是否存在溶解平衡呢?作者翻阅国内中学、大学常见化学教材,查阅期刊全文数据库,均未发现答案,仅以饱和氯化钠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易溶电解质的饱和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且溶度积Ksp几乎为一常数。

关键词: 易溶电解质 溶解平衡 溶度积

1.问题的提出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的重要内容[1]。其核心知识点如下:⑴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有电解质固体存在)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固体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少量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同时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又受难溶电解质固体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形成难溶电解质沉淀。⑵当沉淀的溶解速率等于生成速率时,就会建立沉淀-溶解平衡。⑶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用溶度积K■表示;当温度一定时,某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为一定值。

AgCl和NaCl都属于强电解质,只是二者的溶解度相差较大。既然AgCl饱和溶液(有AgCl固体存在)中存在溶解平衡,那么NaCl饱和溶液(有NaCl固体存在)中是否存在溶解平衡?即:⑴像NaCl这样的易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是否存在溶解平衡?⑵如果易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那么一定温度下的溶度积Ksp是否为定值?

带着这个疑问,我查阅了几个常见版本的中学、大学化学教材,搜索了期刊全文数据库,均未获得结果。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我设计了以下实验,以期得到真实的答案。

2.实验部分

2.1实验仪器和试剂

学生托盘天平,镊子,称量纸,10mL移液管,洗耳球,温度计,50mL烧杯;蒸馏水,NaCl(分析纯),KCl(分析纯),浓盐酸(36%-38%)。

2.2实验温度

整个实验过程室温始终为11℃;

2.3实验过程

实验1:定性分析浓盐酸对NaCl溶解度的影响:用托盘天平称取0.5gNaCl固体并加入50mL的小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10mL浓盐酸并加入小烧杯;充分振荡,观察到小烧杯中的NaCl固体几乎完全不溶解。

实验2:定量分析KCl对NaCl溶解度的影响:⑴取7只小烧杯,依次编号为1、2、3、4、5、6、7。⑵用托盘天平称量6份KCl,质量分别为0.5g、1.0g、1.5g、2.0g、2.5g、3.0g,依次将所称量的KCl编号为2、3、4、5、6、7。⑶用托盘天平称量7份NaCl,质量都为4.0g,依次编号为1、2、3、4、5、6、7。⑷向1至7号烧杯中用移液管各加入10mL蒸馏水。⑸将6份KCl固体依次加入对应小烧杯(药品编号与烧杯编号相同)中,充分振荡使每个小烧杯中的KCl固体完全溶解。⑹依次取1至7号NaCl固体中的少量(少于0.1g)加入对应烧杯中,充分振荡;待每个烧杯中的NaCl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将对应编号的NaCl固体中的少量(少于0.1g)加入对应烧杯中,充分振荡;重复之前操作,直至充分振荡后每个小烧杯中有少量NaCl固体不再溶解。⑺分别称量1至7号NaCl固体的剩余质量,并做好记录(见表1)。

表1 实验2数据记录

3.结果分析

3.1 NaCl饱和溶液中是否存在溶解平衡

查阅资料知,在10℃时,NaCl的溶解度为35.8g;KCl的溶解度为31.0g[2]。10mL蒸馏水理论上可以溶解3.58gNaCl;实验1取10mL浓盐酸,称取的0.5gNaCl几乎全部不溶解,说明HCl使NaCl的溶解度降低,甚至导致NaCl几乎不溶于浓盐酸。

结论:NaCl饱和溶液(有NaCl固体存在)中存在以下动态平衡:

NaCl(s) Na■(aq)+Cl■(aq)

浓盐酸电离出来大量的Cl■,导致平衡向左移动,降低了NaCl的溶解度,即NaCl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同时说明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存在“同离子效应”。

3.2 NaCl饱和溶液中是否存在溶度积常数

忽略加入NaCl和KCl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做如下分析:

表2 实验2数据分析

3.2.1随着溶液中溶解KCl的质量不断增加,溶液所能溶解NaCl的最大质量不断减少。

3.2.2当外加KCl的质量≤1.5g(注:10℃时,10mL水最多溶解3.1gKCl)时,c(Na■)·c(Cl■)的值变化不大,保持在30.00左右;当外加KCl的质量≥2.0g时,c(Na■)·c(Cl■)的值逐渐减小。

3.2.3可见,当外加KCl的质量较少时,NaCl饱和溶液中存在溶度积常数;在11℃时,Ksp(NaCl)≈30.00;当外加KCl的质量较多时,Ksp(NaCl)的值急剧减小,不再为定值。

4.结论

与难溶电解质类似,易溶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有电解质固体存在)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当外加电解质的量较小时,该易溶强电解质的Ksp几乎为定值。

5.反思

5.1由于条件所限,本实验采用学生托盘天平进行称量,会对实验数据的精确度产生影响。

5.2本实验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忽略外加电解质对溶液体积的影响,会对实验数据的精确度产生影响。

5.3严格地说,溶度积的表达式应为离子“活度”的幂之积[3],即K■(NaCl)=a(Na■)·a(Cl■),“活度”是“活度系数(因子)”与浓度的乘积。当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溶液的离子强度I会增大,导致该强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因子γ■减小,使浓度和“活度”的值差距增大[4]。对于难溶电解质来说,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较小,其“活动系数”可看做1,即用浓度替代“活度”表示K■是合理的;对于易溶电解质说,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较大,其“活动系数”远小于1,故不能用浓度替代“活度”表示K■。本文用浓度来表示K■,必然会产生数据的误差。

5.4“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高中化学有关“可逆过程”的重要知识点。但“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却被高中化学教材(甚至是大学化学教材)忽略,究其原因,可能是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中溶度积Ksp的误差较大。

5.5忽视“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不利于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溶解过程的可逆性,甚至不能解释像“NaCl不溶于浓盐酸”这样的实验事实。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内容时,如果适度拓展,引入“易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将有助于学生构建更科学、全面的化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1-66.

[2]胡美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6.

[3]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无机化学(上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6-337.

[4]傅献彩等.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35.

猜你喜欢

溶度积
基于氯化铅溶度积测定的实验研究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常见计算题型的思维模型构建
分类突破溶度积常数的相关计算与图像
溶度积常数在高考中考查类型探析
例谈以溶度积为核心的溶解平衡计算问题
溶解度与溶度积常见错误探析
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反思
谈同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提升对水处理工艺的影响
含锂母液综合利用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