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的体验式语文课程建设
2016-11-01徐光静
【摘 要】“生命教育语文课程”着眼于不同层面需求,搭建了经典文学的六大学习平台,学校通过优化校园环境,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扎实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构建起注重学生体验开放的、动态的课堂,以经典促进学生“立人”“立言”,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生命教育;经典文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14-02
【作者简介】徐光静,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江苏赣榆,222100)校长,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第三批培育对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中化学特级教师。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为生命奠基的经典体验式”高中语文课程基地2012年通过省教育厅评审答辩,被确立为省高中课程基地,课程基地以“生命教育”为课程开发的哲学依据,旨在开发既能科学有序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又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经典课程资源,从而构建注重学生体验的、带有美感的、开放的、动态的课堂,以经典促进学生“立人”“立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优化环境,软硬件建设实现全方位推进
环境是潜课程,它起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特别是近两年,赣榆高级中学围绕“环境、质量、特色”三个方面,全面实施“三大工程”(环境优化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特色建设工程),着力打造“五大校园”(园林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细化环境建设。沙汪河木质栈道、南北两处荷塘、水陆生态园成为校园代表性景观,廊文化、墙文化、道文化建设,让校园环境成为文化载体。真正让学生与经典相伴,与文化结缘。
1.孔子圣像进校园。2014年10月20日,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之际,赣榆高中隆重举行了孔子圣像揭幕仪式。一尊高3.5米的“万世师表”孔子塑像,在北教学楼前广场落成。
2.新华书店进校园。2014年11月,江苏凤凰新华书业股份有限公司赣榆高中阅览室——“怀仁书屋”正式落成开业,赣榆高级中学成为苏北首家引入校园新华书店的示范学校。
3.阅读延伸到教室。学校将图书馆一楼进行改建,将课程基地办公室、“荠菜花”文学社编辑部合署办公,创作成果展示室、经典文学研修室、图书漂流岛、读书沙龙角等统一布局,让课程基地的相关职能发挥集中效应。
4.传统艺术进校园。学校聘请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张西月先生为特聘专家,在学校美术馆建设贝雕工艺室,将贝雕这一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赣榆地方特色的艺术引进校园,又将贝雕工艺与赣中荷文化有机结合,2016年,学校贝雕工艺室被省政府确立为“省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5.科技装备进校园。赣榆高级中学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1000M电信网络实现校园全覆盖,开设了两口“E学习室”,装备了60台笔记本电脑、60台平板电脑,供学生自主学习;为所有教室装备交互式触控一体机,师生可以很方便地开展网络教学与交流。
二、着力推进,基地活动实现多样化常态化
(一)教师活动
教师发展,是自我价值提升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赣榆高级中学以省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学校设立学科研修室,建设阅读书吧,引领教师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修养。学校更新阅读装备,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优化互联网、开通众多资源网站,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1.举办“教师读书节”。读书是教师淡泊心境、远离浮躁的必然选择。为此,学校自2014年起,每年举办“读书节”,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教书更加智慧。让每一位教师亲近书本,对话大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2.举办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为进一步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学校多次举办教师专业发展论坛。省市名师、特级教师与青年骨干教师在论坛上交流个人成长的历程、专业发展的体会,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3.围绕课程基地开展课题研究。以省课程基地建设为依托,学校部分骨干教师深入挖掘课程精髓,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二)学生活动
赣榆高级中学为鼓励学生走进经典,感悟经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活动。
1.编辑校本教材,培养阅读习惯。为了让经典阅读更有序,课程更系统,学校组织语文组骨干教师编写“走进经典”系列校本教材《听,先民们在浅唱低吟——〈诗经〉选读》等五册共计60余万字,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学校制定阅读计划,教师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围绕经典读写,开展系列活动。赣榆高级中学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评、书写经典比赛、经典诵读比赛、国学知识竞赛、课本剧(校园剧)表演赛等活动,将阅读与书写、阅读与写作、阅读与感悟、阅读与表演等切实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经典阅读活动真正动起来。
3.编辑文学社刊,构建读写阵地。2014年,赣榆高级中学“荠菜花”文学社在原有报纸《荠菜花习作园地》与《荠菜花文摘报》的基础上,打造升级版,推出“荠菜花”文学社社刊——《春溪》。
4.感受清塘荷韵,抒写人生感悟。赣榆高级中学每年夏天举办校园“荷花节”,开展以荷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包括“青荷丽声”诗朗诵,“万荷荟萃”图片展,“清塘荷韵”书画展,“秀美荷花”摄影展等。赣中师生观荷赏荷写荷画荷,市内摄影家来校采风……荷花节的举办,让校园更加充满活力。
三、读以致用,课程基地硕果累累令人瞩目
1.课程基地变革学习方式。
一是基础性层面,注重对经典的感性化体验,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拓展性层面,注重对经典的理性化思考,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这样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的思维品质和习惯,实现了经典探究的课程价值。
三是实践性层面,体现多元化、社团化特征,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增加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折射生命意义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品格。
2.课程基地促进教师发展。
省课程基地获准立项建设以来,学校语文组先后有一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一名教师被评为市名师,近十名教师被评为市、区骨干教师,多项省市级教研课题获准立项。省作家协会会员、赣榆高中青年教师王春迪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从事小说创作,出版个人文集《青春的离歌》《开在石头上的莲花》等,2015年8月,王春迪老师获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第二届“花果山”文学奖。2015年12月,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莫立刚教授的专著《有声无声集》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文集由当代著名散文家、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梁衡先生题写书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震教授作序。
3.课程基地提升学生能力。
“苏教国际杯”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和“七彩语文杯”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是由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作文赛事。自2012年以来,赣榆高级中学在这两项赛事中屡获殊荣,连续三年获省“苏教国际杯”高中生作文大赛特等奖(其中两次获得特等奖第三名)和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一等奖(其中一次为一等奖第一名、一次为一等奖第四名)。苏炜然、王淑静两位同学成为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在“七彩语文杯”省第九届中学生书法竞赛中,共有11位同学获得省级奖项,占全区获奖总数的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