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遭遇大规模抛售
2016-11-01谢九
谢九
随着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国国债开始遭到前所未有的抛售。不仅是中国、日本和沙特这几家美国的最大债主,几乎全球主要央行都加入了抛售美元的队伍之中。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减持美国国债337亿美元,为2013年来最大减持幅度,截至8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1.1851万亿美元,为2012年11月来的新低。美国第二大债权国日本在8月份减持10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有规模降至1.144万亿美元。沙特连续第七个月减持,持有美债规模降至930亿美元。在截至今年8月末的过去一年中,海外央行抛售美债的规模高达3464亿美元,创下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最大规模抛售潮。
按照美国财政部的分析,不同国家抛售美元的目的各自不同,比如中国大幅抛售美元的目的是为了支撑人民币的稳定,防止本币快速贬值。美国财政部近期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也表示,中国并非汇率操纵国,中国没有通过操纵汇率贬值获得贸易优势,虽然人民币在过去一年持续贬值,但原因是市场压力。美国财政部报告认为,如果北京方面没有采取措施,人民币贬值幅度会更高。沙特抛售美债的原因是为了抵消石油美元贬值带来的财政赤字压力。据外媒报道,沙特计划近期开启首次国际发债,拟募集资金175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东地区最大规模的国际发债。日本抛售美元的原因则是因为在实施负利率之后,日本国内对美元的需求上升,因此抛售美债兑换现金。
虽然不同国家抛售美债各有其特殊需求,但是全球央行集体大规模抛售,更核心的因素还在于美元加息的预期所致。理论上而言,加息和债券价格通常呈现跷跷板效应,由于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升温,美债价格难免会出现下跌,全球央行选择在正式加息到来前提前出逃,可以算是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集体回应。如果全球央行抛售美债的行动继续升级,反过来又会制约美联储加息的步伐,使得12月底美联储的加息行动变得更加复杂。
过去一年时间里,美联储屡次推迟加息的步伐,在去年底首次加息之后,迟迟没有按下第二次加息的按钮,除了美国自身的就业和通胀数据不够理想之外,美联储还屡次提到对于新兴市场的担忧。一旦美联储开启第二次加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都可能出现资本大规模外流,引发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动荡,在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美联储的政策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外溢性,新兴市场的动荡最终也会反过来冲击美国经济。
在美联储对于加息屡次爽约之后,12月底加息在市场看来已经势在必行,虽然加息还没有正式实施,但是对于市场的冲击已经开始显露,全球央行集体抛售美债,既是因为加息预期所引发,反过来又可能对美联储加息形成掣肘。
全球央行集体抛售美债,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这就意味着美国举债成本的提升,对于高度依赖债务扩张的美国经济而言,举债成本的大幅上升,将给美国现有的经济模式带来巨大挑战,这将是美联储历史上所没有面对的新难题。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国债总额为9万亿美元,占GDP比重65%,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国债规模屡次突破天花板,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经接近20万亿美元,比次贷危机前已经翻番,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0%。
虽然美国政府一直在试图减赤,但在刚性支出面前,未来的债务规模依然难有实质性缩减,美国的财政支出主要是社保、医保和公共医疗补助、国防军事开支以及利息支出这几项,占美国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七成,而且基本上难有缩减空间。在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美国财政赤字也在出现上升势头,美国财政部近期发布的一篇报告表示,截至9月30日的12个月中,美国预算赤字超过了5874亿美元,较2015年的数字4391亿美元增长34%,美国2016年财政预算赤字占GDP比重从前一年的2.5%上升至3.2%,自2009年以来首次扩大。未来美国经济仍将高度倚重于债务扩张,按照美国很多专业机构的测算,美国未来10年的公共债务负担预计将增加10万亿美元。
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人除了美国社保基金和美联储之外,主要由海外央行持有,中国、日本、欧佩克组织、英国、金砖国家等都是重要持有人,长期以来,外国央行对于美国国债的需求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很好地满足了美国的印钞需求,即使在2012年美国的信用评级被标普等机构下调,美国国债也没有被海外央行抛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美国国债的持续扩张,进而为维持美国经济正常运转提供了重要动力。
一旦海外央行开始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美国依靠债务维持运转的模式将遭遇严重考验,最直接的影响将是美债利率上升。从今年6月份以来,美债收益率已经从1.4%上升到1.8%,涨幅约40个基点,海外央行抛售美债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这一轮海外央行抛售美元,主要是由美联储回购以及散户接盘,但从长期来看,依靠美联储回购和散户维持美债的增长并不具有持续性,如果未来全球央行抛售美元的规模升级,美国国债利率可能面临快速上升的风险,这将对美国财政支出带来巨大压力。过去几年,随着美国国债规模滚雪球般扩大,利息支出已经成为美国财政支出的重要一部分,大概在2012年左右,美国利息支出占联邦财政支出的比重约为6%,截至去年底,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12%,一旦美债利率上行,美国利息支出还将大幅增长,原本脆弱的美国财政支出将遭受更大的压力。
目前全球市场认为美联储在12月加息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但事实上并非完全没有变数,如果全球央行抛售美债的规模继续升级,届时美联储将不得不考虑到这一因素对于美国经济的潜在冲击。对于美联储而言,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在去年底加息之前,美联储最近的几次加息周期分别是1994至1995年,1999至2000年,以及2004到2006年,最后一次加息戳破了房贷泡沫,导致次贷危机爆发。这三次加息周期下,美国的国债尚没有形成今天的规模,因此美联储彼时加息不用过多考虑到这一因素,但是随着如今美债已经逼近20万亿美元,超过了全年GDP总量,美债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已是今非昔比。到今年12月美联储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美债因素可能会成为美联储新的顾虑,年底加息也并非完全是板上钉钉。
由于美联储对于加息的态度始终摇摆不定,导致现在的局势让美联储自身也骑虎难下,因为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迟迟没有落地,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就一直存在,在金融市场上,导致市场波动的往往不是某一件重大事情本身,而是市场对于这件事情的预期,美联储加息对于市场的影响正是如此。美联储第二次加息还没有正式到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反应已经超出了加息本应带来的影响,包括美元过于强势、美国国债被集体抛售、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等等,这些市场反应已经让美联储越来越难以扣下加息的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