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化标本在畜禽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01彬,杨隽,张旭,武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塑化农垦解剖学

杨 彬,杨 隽,张 旭,武 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塑化标本在畜禽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杨 彬,杨 隽,张 旭,武 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生物塑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液态高分子化合物或多聚物代替生物标本中的水分,并通过硬化处理达成组织塑化,制成的塑化标本具有无味、无毒、可用手直接触摸、无需防腐液保存、持久耐用等特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购置了一批畜禽塑化标本并已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使师生体验到塑化标本所具有的浸泡标本和模型所无法替代的优点。塑化标本能够清晰呈现一些细微的解剖结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使用塑化标本示教还是学生自己辨认,均不会因标本具有刺激性和毒性而影响观察。使用塑化标本示教更直观,使学生更易接受,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塑化标本;畜禽解剖学;教学效果

畜禽解剖学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介绍畜禽机体各系统器官位置、形态及结构的形态学课程[1]。该门课程内容多、名词术语多、枯燥无味并且难以记忆,因此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该门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授课方式,让同学们将枯燥的内容联想成生动的、有趣味的活体,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同时建立动物机体的三维立体感,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该课程的内容。以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禽解剖教研室主要采用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及解剖录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丰富畜禽解剖学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近年该校动物科技学院购置了一批畜禽塑化标本,经各位教师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将塑化标本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能够增强学生对畜禽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对师生的身体健康更为有利,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987年德国Hagens教授发明了塑化标本技术,该方法制作的标本具有无味、无毒、可用手直接触摸、无需防腐液保存、易于管理等优点[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引进的畜禽塑化标本包括猪全身浅表肌肉标本(见图1)、牛(猪、犬)胸腹腔器官标本、牛胃、猪胃、牛肝、羊肝(见图2)、牛(羊、猪)小肠、牛(羊、猪)大肠、马肺及支气管、母马泌尿生殖器、牛心、马心横切、猪前肢及后肢、牛头纵切、牛脊髓、鸡消化系统等塑化标本。塑化标本具有传统动物标本及模型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是一种环保、健康、有效的动物标本。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利用塑化标本示教还是学生自己辨认,均不会因为标本的刺激性和毒性而影响观看,更直观,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图1 猪全身浅表肌肉塑化标本

图2 羊肝脏塑化标本

塑化标本显示的肌肉的形态、肌纤维的方向和神经走向非常清晰,而冻干标本显示的肌肉的形态、肌肉层次及肌纤维方向没有塑化标本明显。冻干标本的储存条件要求比较高,需要在干燥和低温环境下储存[3],而塑化标本放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即可。塑化标本刺激性小,避免了福尔马林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而剥制标本常采用剧毒的三氧化二砷或苯酚作为防腐剂,对人体危害很大,且不能展示动物的内部结构特点,大大降低了动物标本的利用[4]。塑化标本不仅能够制作成大标本(例如动物整体肌肉标本和显示胸腔腹腔器官的整体标本),还能制作成单个器官的小标本(例如心、肝、脾、肺、肾、胃、脑等标本),制作成显示局部解剖位置及结构的标本(例如显示迷走神经、盆腔器官等标本),制作成显示一些动物机体系统的标本(例如家畜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的标本),制作成显示器官或部位的横切面或纵切面的标本(例如家畜头的切面、胃的剖面、心的切面、肾的切面等标本)。这些不同形式的塑化标本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学习动物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位置关系,塑化标本对于一些细微的解剖结构呈现清晰,比如心腔的结构,可以明确地观察到心腔内的瓣膜、腱索、乳头肌、心横肌、心腔的出入口等结构。心脏表面的血管走向也能呈现,比如显示红色的冠状动脉及显示蓝色的心静脉。牛胃塑化标本能够准确显示出4个胃的形态、大小及位置关系,从4个胃的剖面能够观察4个胃的黏膜结构特征。

在讲解肌肉、胃、气管、肺、肾、心脏、脑、雌性生殖器官时,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展示这些器官的塑化标本,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立体感,又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理解。教师授课时,坐在后排的学生可能看不清所展示的塑化标本,教师可以对塑化标本在不同角度照相后用多媒体进行观看。对于全身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的分布则结合挂图或图片进行介绍。为了提高畜禽解剖学的教学质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于2016年4月建成了畜禽塑化标本陈列室,有整体、局部、系统及一些器官的塑化标本,在教学中让学生们自己观察标本,并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解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该校教师将塑化标本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授课,深化了学生对畜禽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塑化标本将成为解剖学教学标本的主流。

[1]马琳,武永杰,徐永平,等.动物标本环保保存液对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促进作用的探讨 [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5):237-238.

[2]陈文芳.塑化标本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12(1):78.

[3]王彩云,杨银凤,包花尔,等.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27(1):151-153.

[4]蒋孝东,冯培勋,程明亮,等.大型哺乳动物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J].解剖学研究,2015,37(6):520-521.

Application of Plastinated Specimens in Teaching of Anatomy of the Domestic Animals and Fowls

YANG Bin,YANG Jun,ZHANG Xu,WU Rui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

Biological plasticizing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the most advanced biological specimen preservation technology.Its primary principle is that replacing the moisture in biological specimens with liquid polymer compounds or multi-polymer and subsequently the tissues are plastinated by hardening treatment.The plastinated specimens are non-toxic and tasteless,and it is safe to be touched directly by hands.It is durable and its preservation is antiseptic solutions free.A batch of plastinated specimens of domestic animals and fowls are purchased by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of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and they have already been applie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Compared with immersed specimens and models,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of the plastinated specimens are experienced by the teachers and undergraduates.Subtle anatom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exhibited by the plastinated specimens.Neither teachers nor undergraduate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irritation and toxicity of the specime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observation.The teaching of Anatomy of the Domestic Animals and Fowls becomes more intuitive and acceptable,which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plastinated specimens;Anatomy of the Domestic Animals and Fowls;teaching effect

G642;Q954.5-4;Q95-34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05-0067-02

2016-05-04

项目来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学研究课题。

杨彬(1982—),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畜禽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工作。

武瑞(1967—),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奶牛乳腺炎。

(责任编辑:钱英红)

猜你喜欢

塑化农垦解剖学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可剥离胶塑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沟槽机筒单螺杆挤出机塑化性能的模拟研究
注塑机塑化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