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11-01朱爱文王利红刘海霞韩大勇周明夏
朱爱文,王利红,刘海霞,张 力,韩大勇,周明夏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高职高专《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朱爱文,王利红,刘海霞,张 力,韩大勇,周明夏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特点,结合《畜禽环境卫生》课程具体教学活动,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教改探索,旨在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畜禽环境卫生;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实践
《畜禽环境卫生》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主要讲述气象因素(太阳辐射、气温、气湿、气压、气流)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水环境卫生(水的硬度测定、饮用水净化与消毒)、土壤和饲料卫生(饲料有毒成分检测)、畜禽场场址选择、畜禽舍设计与建造、畜禽舍采光测定与人工照明设计、畜禽舍通风设计、畜禽场环境消毒技术等内容[1-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养殖场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从事标准化、规模化、无害化畜禽生态健康养殖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经多年实践与探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提出“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4-5]。为了切实贯彻和落实学院的培养目标,动物科技学院草食动物生产教研室对所承担的畜牧兽医专业基础课程《畜禽环境卫生》进行教学改革,摒弃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工学结合,将课堂搬至养殖场。结合畜禽养殖场的生产实际讲授环境卫生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掌握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技能,学生学习热情得到激发,企业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
1 针对企业技能人才需求,重构课程教学体系
为切实落实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禽环境卫生》课程组走访了江苏丰达种鸭场、南京卫岗乳业(泰州奶牛场)、姜曲海种猪场、江苏西来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畜禽养殖企业,通过调研,了解畜禽养殖企业的用工需求,针对畜禽养殖工种的岗位技能要求,重新编写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保持与时俱进和注重科技特色,以解决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环境卫生问题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养殖场规划设计、畜禽舍小气候的控制、养殖场环境监测、养殖场环境管理、养殖场废弃物治理等5个项目(见表1),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聘请养殖场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采用“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相结合。在实践老师指导下,学生在现实的生产情境中研习环境卫生专业知识,能更牢靠地掌握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控制技术。
2 确保教学成效显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一流学生的基石,牛羊生产教研室从教龄结构、学历层次、师资配置等方面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主讲教师平均年龄40岁,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总人数的2/3,8名教师中,职称结构合理,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实验师1人,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业背景涉及动物营养、动物繁育、动物生产等;从团队综合素质来看,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年龄梯度配比适当,便于新老交替,继往开来。为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教研室十分重视教师的学习交流,教师们经常参与国内同行学术交流活动,其中3名教师有国外交流学习经历。近年来,教研室承担多项国家级、市(厅)级教科研课题,获得多项市(厅)级教学成果奖项。
表1 项目化《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以物理学、化学、气象学、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家畜行为学等为基础。昔日,该课程教学采用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随着时代发展,该模式已不符合学生求知特点,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课程组革新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课堂+养殖场”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工作,拓展江苏丰达种鸭场、姜曲海种猪场、南京卫岗泰州奶牛场等企业为校内外实训基地,保证课程教学工作顺利实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现场教学法,直接在畜禽养殖场讲授专业知识,实践指导老师结合畜禽场具体养殖场粪污处理、环境消毒、通风换气、采光控制和人工照明设计等环节来实施教学,学生边做边学,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讨论教学法是对畜禽养殖生产过程涉及的环境控制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该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更牢靠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此外,讨论教学法营造了民主的教学情境,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和培养。
专题报告教学法[6],针对畜禽养殖过程中所涉环境卫生问题,聘请校外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做畜禽生产与环保专题报告,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此外,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信息庞大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媒体(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达到学生学得好,记得牢,用得顺,最终实现《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教学目标。
4 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拓展学习环境
网络教学打破传统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模式[7-8],动物科技学院牛羊生产教研室开通《畜禽环境卫生》网络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自主研习的学习习惯,机动灵活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们精心准备的专业知识以丰富翔实的视频图像、文字材料、图形图表、动漫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丰富了学习情境。课程网站试题库提供《畜禽环境卫生》课程专业的自测试题,并且配有答案与评分标准,学生自行在线测试,对学业过程进行评价,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专业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与课程安排,让学生自主预习和复习,利用课程网站分析和解决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网站的建设给学生专业知识的研习提供便利,拓宽了其获取知识的途径。
5 创新成绩评估模式,考核机制多元化
《畜禽环境卫生》课程采用实践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课堂答题、课堂纪律、方法运用、合作精神等,分值权重30%;理论知识考核分值权重30%,主要考查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实践操作考核分值权重占4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多元化考核机制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置于首要位置,符合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考核模式改革后,过程考核纳入考核体系,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了,上课踊跃发言,课后认真作业,课堂纪律明显好转,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明显减少。新的考核机制创新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有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推动了教学改革。
6 《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教改效果及评价
《畜禽环境卫生》课程通过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等教学形式,将环境卫生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养殖环节中去,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感性认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热情。校外实训基地为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环境控制技术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习平台。实践导师根据课程设计的项目,引导学生发现生产环节中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使得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得到强化。总之,《畜禽环境卫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达到了课程教改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上海光明乳业、常州康乐、广东温氏、江苏西来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养殖企业的实地调研证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团队合作意识强,专业基础扎实,颇受企业青睐,满足了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赵希彦,郑翠芝.畜禽环境卫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常明雪,刘卫东.畜禽环境卫生[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3]王利红,张力.养殖场环境控制与污物治理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4]徐向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6):61-62.
[5]陈蕾,周晓康,李建民,等.示范性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7-9.
[6]朱爱文,张力,刘海霞,等.高职高专《牛羊生产》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0):61-62.
[7]陶勇,任善茂,徐椿慧,等.《猪生产与疾病防治》课程的教改与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7):23-24.
[8]牛华锋,石小膨,任建存,等.高职《牛羊生产》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9):138-140.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n Environmental Hygien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 Vocational College
ZHU Ai-wen,WANG Li-hong,LIU Hai-xia,ZHANG Li,HAN Da-yong,ZHOU Ming-xia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 225300,Chin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ombined with teaching activities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teaching reform was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 of teaching staff,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as well as evaluation system,so as to cultivate the high-skilled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Hygien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vocational college;teaching reform;practice
G712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05-0060-02
2016-04-05
项目来源: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 A083)。
朱爱文(1972—),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草食动物生产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贾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