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绑架”了教育
2016-11-01南瑾
南瑾
我们需要反思,给孩子提供了多少陪伴,又给孩子多少自主的选择。
前几天,我所关注的一个育儿群里,有一位妈妈突然说,下定决心要移民了,甚至连几个移民国家的利弊都分析得头头是道,着实在群里引起了爆炸性的讨论。
后来了解到,这位妈妈之所以狠心要移民,是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孩子明年才幼升小,但她想让孩子报读的那所私立学校,今年的200多个名额竟然有5000多名孩子报名。这位坦承“没有什么关系”的妈妈非常焦虑:“幼儿园彻夜排队报名的噩梦才刚醒来,就马上要迎来幼升小,心好累。”
如今,房子和孩子可以说是压在80后身上的两座大山,是横亘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问题。
最近,一部热映的电视剧《小别离》,讲述了不同经济条件的三个家庭,为了孩子的升学和留学问题焦头烂额,直指当今的教育现实:处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夫妻,希望自己的学霸女儿能靠“知识改变命运”;白手起家、身家过亿的企业家,则寄希望于自己的叛逆儿子,能出国镀金继承家业;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黄磊和海清饰演的中产阶层家庭父母,他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围绕孩子的学业,尤其在妈妈眼里,分数是一切,是跟命运、幸福、前途挂钩的。
“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一百,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是这辈子就完了。”在这部电视剧里,海清饰演的妈妈训斥女儿的这段话,让人既好笑又心酸。
这样的父母,在当下的中国并不罕见,甚至就在我们身边:为给孩子报培训班,提前40多个小时彻夜排队,报名号炒至5000元;为了能进好学校,一家人倾其所有买下逼仄的天价学区房;砸锅卖铁、卖掉房子,送孩子出国留学……
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如悬崖前的一根稻草,全家人把所有的赌注和资源都压在上面。
确实,父母们发觉,知识和教育是寻求向上流动的最佳选项。然而,在这个看起来相对公平的选项里,资源短缺、分配不均、教育成本高企却又是实打实的残酷现实,这才引得无数家长用尽力量去拼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但整个社会教育的起点已经提高,即使付出很大成本,得到的也只不过是最基础与必需的教育。生活成本日益趋高,即使大学毕业,对家庭的回报也缺乏保障。于是,留学和移民成为部分中产家庭杀出的一条“血路”。
这两天,“Loser妈妈”俨然成了新网红,她的蹿红源于其撰写的一篇名为《永别了上海》的离别信。离婚后的这位妈妈,带着4岁的孩子,本想去北京安身立足,却被那“投入与回报不匹配”的教育成本吓退。于是,一怒之下带着4岁儿子,花费200万移民英国。
有人说,这是中产阶层的焦虑。这些社会精英,受过教育、经历过贫穷、看过人脸色却又脆弱不堪,他们因为地位的焦虑而非常重视教育投资,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接力,向更高的社会地位跃迁,所以才不惜重金,努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他们觉得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时候,留学和移民就成了他们对这种竞争生活的别离,告别压力,告别单一价值标准。
但是,我们还得追问,焦虑难道仅仅是因为孩子读书的压力?《小别离》里,童文洁不仅希望孩子复制自己过去的刻苦上进,还要超越自己;吴佳妮自己年轻时没有出国,过得不如意,希望孩子早出国享受更好的教育,有一个灿烂的将来。在她们为了孩子的用苦良心背后,是否也是为了自己。我们呼唤教育改革的同时,也需要静下来想一想,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多少陪伴,又给孩子多少自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