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学院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与研究

2016-11-01任丽杰

运动精品 2016年8期
关键词:作息理科文科

任丽杰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济宁学院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与研究

任丽杰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饮食营养行为、作息规律行为、体育锻炼行为、环保意识行为和人际交往行为五个方面对济宁学院大学生生活方式做了相关调研分析,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状况,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其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济宁学院;大学生;生活方式

1 前言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一种形式,生活方式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直认为危害人类生命的各种传染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忽视了生活方式对其健康的影响。直到19世纪60年代后,人们才逐渐发现生活方式在人类全部死因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1976年,美国年死亡人数中,50%的原因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WHO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生活方式[1]。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个人的健康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即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将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来说,体育运动无疑是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它调节和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作息等方面的长期不合理而造成的生活方面的次健康效应[2]。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召开了“健康促进与体育”国际会议,提出了“使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促使了体育与生活、体育与生活方式有了更密切的联系[3]。大学阶段是个人逐渐独立和健康行为发展定型的关键阶段,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高层次建设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4]。因此,研究和了解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对于引导大学生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济宁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一种与新世纪相适应的健康生活方式。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2.1.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

表2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

从表2可见,在饮食营养行为、作息规律行为和环保意识行为三个方面,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女生比例均高于男生;而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比例要明显高于女生。在选择锻炼身体原因方面,有22.4%的男生为了减肥,而女生的比例高达47.9%,这与女性天生爱美是分不开的。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64.6%的男生倾向于球类中的篮球、足球,45.2%的女生倾向于球类中的排球,出现这种显著性的差异是由于男女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生理、心理需要的差异性造成的。因为兴趣爱好选择锻炼的男生比例为53.1%,而女生只有26.0%,由于男生这种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参与的心态,他们参与的项目大都是以集体锻炼为主,客观上也增加了人与人接触的机会,故其人际交往能力强于女生,由此可见,体育锻炼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课余时间安排上,45.9%的女生选择逛街购物,35.4%的男生选择游戏娱乐,只有17.8%的女生和25.9%和男生选择体育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在课余时间选择体育锻炼的学生只占学生人数的一小部分。在体育锻炼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上,36.3%的男生和44.9%的女生都认为体育锻炼能促进学习,只有2.1%的女生和6.8%的男生认为体育锻炼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文化课成绩的好坏与体育锻炼有一定关系。

2.1.2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

表3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文科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在饮食营养行为方面二者相差不大,都比较注重饮食营养。在作息规律方面,文科大学生作息习惯要优于理科大学生,在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定中,对自身健康不满意的文科大学生只占4.1%,而理科大学生占7.4%,在余暇时间的安排上,用于游戏娱乐的文科大学生为30.3%,而理科大学生为34.5%。79.3%的文科大学生和78.4%的理科大学生都认为熬夜对其正常生活有影响,70.3%的文科大学生和73.6的理科大学生熬夜后都会感觉精神低靡,由此可见,不良的作息习惯将会对人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并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理科大学生参与率高于文科大学生,在业余时间的安排上,理科大学生选择体育运动的比例为24.3%,而文科大学生为21.4%,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文理科自身的结构和专业性质所决定的,理科中男生比例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会高于女生。

在环保意识行为和人际交往行为方面,文科大学生要优于理科大学生,这是因为文科中女生比例高,女生在日常生活中环保节约意识要比男生强,文科大学生的专业课相对理科大学生要有趣的多,课余生活较丰富,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故其人际交往能力强于理科大学生。

2.1.3 不同年级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比较

由表4可见,在饮食营养行为、作息规律行为和体育锻炼行为三个方面,大一、大二年级的大学生优秀率要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年级的大学生,这是由于各个年级不同的学习任务所决定的。大一、大二年级的大学生文化课相对来说要少,空闲时间比较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而大三的很多学生要准备考研,在考研期间,学习任务重,很多同学是晚睡早起,连三餐都是在教室或图书馆吃,在作息和饮食上很多同学已经无暇顾及。另外,大三不再开设体育课,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锻炼次数明显减少。在学习忙碌时,40.8%的同学会选择减少锻炼的次数。大四的上学期也非常紧张忙碌,由于研究生的复试、实习任务、考教师、找工作等原因,大部分大四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比较少,一直处于奔波忙碌的状态,因此,饮食、作息是很难得到保证的,体育锻炼更是明显减少,50.7%的大四学生会在忙碌时减少锻炼的次数。在环保意识行为方面,大二年级的学生环保意识最为突出,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相差不大,最逊色的为大一年级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行为方面,大一、大四年级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分别有40%和41.8%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交际现状很满意。而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对自我感觉很满意的比例只有25.3%和19.8%。这主要是由于大一年级的学生空闲时间较多,有时间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交际范围比较广。大四的学生由于实习任务、找工作等原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明显增多。人际交往与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际交往能力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把精力主要用于学习上,大一时参加过各种社团的学生,大二时很多人都不再像以前那么积极参与了,大三的学生更是忙于考研,交际圈明显缩小。在使用微博的调查中,69.3%、69.3%、60.5%、52.2%的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学生都是用来获取信息,而追星的比例分别只占2.7%、2.7%、2.6%和1.5%,可见,同学们对于微博都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

2.2 大学生对目前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24.1%的同学对自己的大学生活非常满意,能够做到合理的安排时间,生活过得比较充实。42.7%的同学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比较满意,认真上课,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但有些时候在空闲时间会感到无所事事,或有理想,但没有付诸行动。33.2%的同学对目前的大学生活不满意,生活没有目标,空想不做。

3 结论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是由大学生内在的生活观念和外在的能动活动,以及一定的客观条件等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5]。从调查的结果上来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作息不规律、交往能力差、缺乏健康意识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跟体育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们既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体育来打基础,又要在行动中充分认识体育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3.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生活方式呈现的状态

女生在饮食营养、作息规律和环保意识行为三方面表现要好于男生;而男生在体育锻炼、人际交往行为两方面表现要好于女生。

3.2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生活方式的表现

在饮食营养行为方面,文科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二者相差不大;在作息规律、环保意识行为和人际交往行为方面,文科大学生均优于理科大学生;但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理科大学生要优于文科大学生。

3.3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活方式的表现

在饮食营养行为、作息规律行为和体育锻炼行为三个方面,大一、大二年级的大学生的优秀率要明显高于大三、大四年级的大学生;在环保意识行为方面大二年级的学生环保意识最为突出,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相差不大,最逊色的为大一年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行为方面,大一、大四年级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

4 建议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在指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的生活方式时,要注重生活方式的整体[6],以促进大学生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4.1 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机制和体系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小抓起。政府要加强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使家庭和社会重视生活方式教育,要把生活方式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幼儿园到大学建立一整套系统的生活方式教育体系,例如,从人际交往到作息习惯、从生活规划到学习能力等等,全面探索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应该具备的生活能力和基本素养,从而使文明、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7]。

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围绕学生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现状,及时掌握动态信息,从而明确生活方式教育的方向,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的规划和实施。

4.2 转变育人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并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一种教育模式[8]。

盲目与无聊是当下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感受,因此,高校通过开展生活方式教育,能激发起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品位。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分阶段的开展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指导。对于大一年级学生重在习惯养成的培养,大二、大三年级重在帮助他们协调生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四年级的学生重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3 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合力

首先,要发挥社会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大学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十分重要。从社会来说,有效地引导大众传媒,遏制不良文化的流行和扩展,提供客观、良好的舆论环境[9]。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的侵扰,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其次,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品格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10]。所以,每个家庭要有意识地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学校与家庭之间要加强交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背景制定不同的沟通方案。

4.4 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健康文明氛围

生活环境影响人的生活行为和习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大学校园,校园文化具有潜在的、隐含的教育功能,大学的文化氛围是影响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尽可能保证建筑设施、活动场地等硬件的齐全,积极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各种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等,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与转变,在参与中改善与发展。

4.5 大力倡导“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拓展大学生的体育视野

通过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全方位的改革,尽快启动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系统工程,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调节得更好,向着健康、文明、科学的方向发展。同时应注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健身模式。

把大学生的余暇生活方式纳入学校系统的管理轨道,“自由”与“集中”相结合。“自由”是对学生的余暇时间安排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使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又要通过学校的有效“集中”来引导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4.6 大学生要自觉树立高尚的生活目标,严格自律

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明确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珍惜大学时光,积极向上,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培育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1]。

4.7 将个性发展的教育贯穿于高校体育全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众多社会体育实践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生活,促使他们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里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大力发展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自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重视社会体育时尚的宣传,让学生意识到以运动为时尚的社会潮流与校园体育氛围的一致性[12],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和氛围,从而促使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

[1] 李海峰,章茹.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相关性的分析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10(24).

[2] 林清,王奕全.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5,08(27).

[3] 李敏卿.试论体育与健康的生活方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06(3).

[4] 李世明,杨林林,林红芹,曹志飞.大学生健康与生活方式之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03(1).

[5] 杨晓慧.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6] 邱远.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4(31).

[7] 杨定鹏,石昌远,聂国东.大学生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5.

[8] 赵崇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6.

[9] 莫税英.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调查与分析[J].传承,2012,02.

[10]何学文.普通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J].2009,03.

[11]唐国战.大学生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教育与引导[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5(29).

[12]邓永明,赵丽光.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的融合[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3)20.

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Life Style of Students in Jining University

REN Jie-li
(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behavior from the diet,and rest rules behavior,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behavior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five aspects of Jining University students living way to do the relevant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profession,senior students their lifestyle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college lifestyle education theoretical basis.

Jining 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life style

任丽杰(1990-),山东聊城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作息理科文科
爱心健康作息表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第11题的多种解法
孙文科
名人作息表
文科十里柔情,理科一朝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