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改革棋局 发展现代农业
2016-10-31贺永景
贺永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湖南省永州市决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从思路、结构、标准、服务、机制等五个方面精准发力,努力做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棋局,在促进农业长足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小康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是改思路,转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思路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2015年,永州市委书记陈文浩在祁阳县文明铺镇新塘角村领种脱贫“试验田”时,探索出围绕土地转方式的新路子,即从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入手,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让农户获得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和劳务工资。该村当年种植槟榔芋450亩、蜜本南瓜150亩、香姜200亩,贫困户人均增加纯收入2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元。在“新塘角”模式的带动下,全市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发展风生水起。去年,全市新增农地流转面积80万亩,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69个,其中家庭农场、订单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遍地开花。土地大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大扩张,从根本上扭转了小规模、大分散、低效益等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
二是改结构,抢市场。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近两年,永州市从种植业到畜牧业,从生产到加工、流通,全部跟着市场需求走。全市突出发展粮油、蔬菜、畜禽、水果、茶叶等主导产业。同时,以农产品加工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和市场化为主题,着力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近两年,全市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7家,发展休闲农业企业413家。特别是该市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推动电商与农业融合发展,借助专业化的电商企业推动农产品在线上销售。目前,淘宝“特色中国—永州馆”网上交易平台已经全面开通运营,永州14个县(区)均建设了农村淘宝县级营运中心,全市共建成农村电商平台服务网点1800多个,“触电”涉农企业近200家,农产品上线品种达230多种。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1.5亿元。今年“沪洽周”,永州共签约农业产业化项目19个,总投资68.53亿元。上半年,全市農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3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
三是改标准,铸精品。通过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品质和效益,是永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又一大亮点。市里不仅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系列意见、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而且按照“一个产业、一套标准、一个品牌、一套监管制度、一批新型农民经营组织、一批示范基地”的模式,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同时,永州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产品质量防伪溯源体系建设,在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设立了农残检测站,形成了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县级质监站为骨干、基层速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今年初,湖南唯一的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湖南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永州公路口岸)在道县封关运行,不仅提升了永州农产品质量把“关”水准,而且填补了湘、赣、鄂全境和桂北、粤北、黔东无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的空白,进一步带动和倒逼该区域农业标准化建设。到2017年底,永州市有望建成30个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场),3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6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8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市规模标准化基地8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登记。
四是改服务,降成本。今年4月,永州在“全市扶贫攻坚推进大会”上,力推丽辉农业开发公司与农户合作种植麻类经济作物。该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免费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跟踪管理服务,还签订产品保护价收购合同。其实,支持各种新型农业主体开展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的做法,永州多年前就已经全面铺开,并且在降低生产成本、防范市场风险等多个方面尝到了甜头。2014年,永州市引进广东温氏集团带动农户发展养殖业,实施的就是“统一种苗、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防疫和统一生猪回收”的经营和服务模式;到今年上半年,温氏集团在永州已成立江永、江华、零陵、宁远、新田、蓝山、祁阳、道县八家一体化养猪分公司和江华乳业公司,到2018年,温氏将在永州完成投资40亿元,形成年生产生猪500万头、奶牛3万头规模。温氏和丽辉只是永州综合配套服务的一个成功代表和模式缩影。目前该市的现代农业服务支撑体系,已经涵盖标准化生产、病虫害及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服务、信息化服务、科普培训服务、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执法等各个方面,整个农业生产成本在配套服务中得以大幅下降。
五是改机制,补短板。为突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金融保障滞后等农业供给短板,市里创造性地把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2015年,永州“农建投”模式在祁阳县试点获得成功。该模式以集聚和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集中投入、集中开发、集中建设为宗旨,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集中力量对农业供给侧的短板实施突破。重点针对各项财政支农资金,按照“集中财力、能整尽整”的原则,将全县各部门的涉农资金归口到农建投,由农建投根据资金额度负责项目选址,各资金主管部门主抓项目实施,做到“一个漏斗朝下”安排资金,形成了“部门各出一道菜、全县凑成一桌席”的良好格局,改变了过去财政支农资金多头使用、分散投入的低效模式,充分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农建投”运作模式已在全市推广并收到良好效益。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5亿元,现代农业园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永州市委办综调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