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成效评估与“十三五”发展对策

2016-10-31、胡迟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十二五生产性服务业

、胡迟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效评估

“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在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实现了中高速增长。2013—2015年,制造业年均增长9%。目前我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近1/4。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船舶、高速列车、机器人、隧道、桥梁、高速公路、化纤、机械设备、计算机和手机的生产国。我国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等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

从深层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的进展。2016年4月,德勤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力领域排名第一,美国位居第二。德勤曾在2010年和2013年两次发布《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两次均排名第一。以结构指标衡量,“十二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发展提质增速。一是工业单位劳动产出上升较快,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人均主营业务收入达117.4万元,与2012年98.8万元的水平相比,三年内提高了18.6万元,提高18.9%。二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2013—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9.9%和14.4%,增速分别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6和10.2个百分点,体现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技术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第二,产业结构呈现积极变化。高技术产业比重连年上升,且上升幅度逐年递增,2013—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依次为9.9%、10.6%和11.8%;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比重最大的行业,2015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为31.8%;消费品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2013—2015年增加值比重依次为24.5%、25.1%和26.1%;高耗能行业及上游采矿业比重逐年下降,2013—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依次为28.9%、28.4%和27.8%,采矿业比重依次为12.4%、11%和8.6%,显示出工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第三,智能制造成为创新驱动的新引擎。2015年,新型、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和高端信息电子产品成为新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61.2%、21.7%、14.9%、11.3%,自动售货机、售票机产量成倍增长,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

第四,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1—201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2.0%、3.6%、3.7%、4.8%和5.6%,降幅一年比一年扩大,累计降低18.2%,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16%的规划目标。特别是2015年,除单位GDP能耗以外,单位GDP电耗比上年降低6.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8.4%,这三个指标均为2005年实行节能降耗约束性管理以来降幅最大的,节能降耗成效十分显著。

二、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的对策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握新一轮产业的战略機遇,结合我国基础和未来的产业发展以及工业强国的目标,总体做出的考虑。“十三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在“十二五”时期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发展路径持之以恒地继续推进,以最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质变。

(一)把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当前,智能制造正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创新平台正在重组制造业创新体系。我国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推进智能制造。

1、把握五大发展方向试点推进

要根据智能制造特点,分类开展智能化的重点试点行动。一是针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更准确的说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智能化。在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选取试点示范项目。二是针对产品的智能化,体现在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产品试点示范。也就是把芯片、传感器、仪表、软件系统等智能化产品嵌入到智能装备中去,使得产品具备动态存储、感知和通信能力,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三是针对制造业中的新业态新模式予以智能化,在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比如,在家用电器、汽车等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在钢铁、食品、稀土等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及产品信息追溯试点示范。四是针对管理的智能化。在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上推进智能化管理试点,从而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五是针对服务的智能化。以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试点示范。服务的智能化,既体现为企业如何高效、准确、及时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实时响应,也体现为产品交付后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O2O)服务,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从机器人智能装备开始突破

智能制造涵盖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服务,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突破点。发达国家制造升级的过程中,是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作为抓手,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也不例外,机器人不再是简单代替人工作业,实际上是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帮助各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增效的现代化生产及管理。一方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相契合。另一方面,90%尚未实现智能制造的中小企业,将是机器人应用的潜力市场,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在市场汽车、电子电气、食品饮料、塑料橡胶等细分行业,但我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自动化升级所衍生的需求也应实现供给多元化,以实现贴近客户需求,智能化生产的目标。

(二)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当前,标准升级须先行一步。通过行业标准引领产业方向,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一环。

1、提升标准水平

首先要提升创新水平,建立先进标准体系。按照目前我国的标准类别划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国际标准。从标准自身水平来说,国家标准的要求最低,最后是企业标准。从全球来看,国际标准的要求其实是最低的,而目前我国标准体系里,采用国际标准还是一个主要方式和任务。换言之,我国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是达到国际基本水准。如果要构建中国的先进标准体系,无疑要构建一个高于国际标准的标准体系。一方面,要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使得大多数领域的标准最低要求达到国际“及格”线;另一方面,还应当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快标准更新,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涌现出大量高于国际标准的国内标准,形成一个引领世界发展的中国标准群,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用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制造走出去,促进中国制造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

2、加大标准化改革力度

首先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要采取新办法,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要采取负面清单的管理办法,除在危害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和生命健康等方面设置强制性标准,需要强制执行、严格管住外,其他方面要更多让市场发挥作用。2015年,国务院就部署了我国的标准化改革工作,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改革的方式,让我国的标准化体制更加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就需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安排,加快实现标准化改革的目标任务,让标准成为质量的“硬约束”,最终实现倒逼制造业提质升级。

(三)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提升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牵引与助推。

1、深化分工和合作

转型升级要走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的道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基本是走现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和融合发展的道路。这意味着我国既不能沿用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的老路子,也不能脱离工业孤立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而是要在分工与互动中选择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战略,特别要围绕制造业这个“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高端服务元素坚实地嵌入制造业之中,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竞争力提升。

2、加强产业融合

要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与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融合。当今世界,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融合与互动中发展。在现代产业体系之中,物质生产需要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其发展壮大亦将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先导,通过运用及研发、物流、营销等各环节的协调互动、才能转化为物质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制成品最重要的投入之一。同样地,服务方式的实现、服务行为的完成也离不开制造业、制成品这个物质载体。服务与产品互为依赖,共同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共生共荣、互为融合的关系。我国正致力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升级,最重要的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互动发展。

3、推动产业集聚

要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园区,以服务业集聚策动制造业升级。集聚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我们必须顺势而为。我国各级政府现在也十分强调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正在打造各种类型的服务业集聚区。这种把大量服务业企业及相关机构集中于某个特定区域的模式,反映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所在城市的产业辐射力和竞争力。纵观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经验,凡是生产性服务业发达、集群程度高的地区,其制造业也相对发达,竞爭力比较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并无资源上的优势,但其制造业发达程度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就在于它有比较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生产性集聚区和功能区。正是这种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通过规模化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要素的嵌入,推动了制造业的升级。

(四)继续有效化解产能过剩

治理产能过剩业已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难题。

1、不断提升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有关决策部门要吸取“越控制总量,投资越踊跃,产能越过剩”的教训。未来不断提升调控手段与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进一步建立精细化的调控指标体系,差异化不同性质过剩产能的调控方法。

一是建立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产能及相关信息,理智决策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据此控制信贷投向和规模,防止投资过度,规避金融风险;其次,改革“总量控制”的产业政策思路及项目审批准入制度为核准制,且要以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性条件,监管方式也应该从前置性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

二是差异化不同性质过剩产能的调控方法,对于不同性质的产能过剩,需要分业施策、多管齐下。对技术落后产能的企业,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关停、淘汰,防止这类企业在市场出现短期需求趋旺、价格上涨时“死灰复燃”。对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低水平”过剩产能实行“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利用信贷、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杠杆“扶优汰劣”,引导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因购买力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相对性产能过剩和部分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强规划引导,提高企业集中度,引导企业战术进步前沿、顺应产品更新换代趋势进行结构调整。

2、加快配套政策的改革速度

要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来支持产能过剩的治理。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塑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和改革地方官员的评价和升迁体系。公众支出应该更加透明和更好地得到社会监督以避免地方政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补贴开展投资和经济增长方面的攀比。二是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各级财政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税收政策。三是继续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鼓励创新基金品种,开拓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四是深化水、电、油、气、矿等资源价格改革。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高耗能行业,能耗、电耗、水耗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产能,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五是落实职工安置政策。各级政府要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落实各项自主创业、就业安置政策,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转移。

(胡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十二五生产性服务业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亟需优化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