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相关探究
2016-10-31刘云
刘云
【摘 要】 本文旨在结合体育专业本身的特点分析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现状,发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各方面原因,以得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推进提升体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进程。
【关键词】 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兴趣小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名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应对当今世界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的创造力的潜力。
我国要实现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应该适时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体育教育应用人才,为国家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作好人才储备工作。
基于此,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其教学目的不应仅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能运用习得的专业知识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学会创造性地解决理论上和实际中的问题,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现状
(一)掌握的信息收集获取方法偏少
在科研活动中,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等是第一步,也是科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过程,贯穿整个科研活动的始终,科研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无法避免信息的收集过程。具体到本科生,确定本科毕业论文的课题前就需要学生做大量的信息检索工作,然而,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对于信息检索和搜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而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因为平时接触科研活动的机会较少,在信息检索方面的能力更加有所欠缺,具体表现在对科研活动不太感兴趣,了解和掌握的信息检索和搜集方法匮乏,且对本专业的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动态不太关注、不够了解。
(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够
体育专业的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够,主要表现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在毕业论文设计阶段不清楚撰写论文的一些基本要求。本科生撰写科研论文的机会不多,很多能力上的欠缺直到撰写毕业论文时才能发现,比如对科研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规范方面不了解,文字表达能力较弱,不能准确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由于体育专业教学上的独特性,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在日常学习中并不缺乏进行具体实践的机会,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表达能力上相对薄弱,体育专业的本科生不只缺乏撰写科研论文的机会,平时进行文字创作的练习机会也很少,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在论文中准确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无法用专业的文字表达方式来对某个现象进行描述,导致论文的学术性不够。
二、本科生科研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贯穿于小学、初高中、大学。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在大学里的高等教育已经转移了教学重心,从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上,更加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千百年来传统的教育理念仍然根深蒂固,目前看来,高校教学重心转移的效果并不显著。这就造成刚进入高校的本科生自身更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在本科学习期间也不能培养出较高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意识。
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要进行专业方面的加强和提升锻炼,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专注于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少,为了得到良好的学习成绩,对知识的学习就更加注重于最后的记忆结果,而没有充足的时间注重知识的理解过程。进入大学后,高校的本科阶段也鲜有科研学习机会。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在科研能力上的表现不尽人意。
(二)本科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较低
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进行科研的前提条件,也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基础。大部分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注重基础理论的积累,在缺乏进行科研活动的情况下难免出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提高的现象。与此同时,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对于科研活动的认识有很大偏差,很多学生认为科研能力时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的,体育专业的学生不需要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种对科研活动认识上的误区使得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对于学习和科研活动缺乏兴趣,不能主动的寻找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机会。
(三)学校的课程设置有待改良
目前,高校中的体育专业设置的课程数量不少,但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体育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们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在身体力行的进行某个特定项目的练习。现在体育专业的教学情况是进行项目训练时,老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训练过程中动作上的指导,很少涉及相关理论的讲解,在课堂授课时,也只是进行课本内容的讲解,而不与实际训练中的具体例子相结合。这种将课堂知识与训练之间的练习割裂开来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能透彻的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对他们的知识灌输,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动力。
三、提高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一)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
本科生的知识理论学习,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学习和考察方法。比如多采用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教师在一个学期中安排不少于两次的讨论或辩论课,让学生在课前提前做准备,收集与所讨论、辩论的题目相关的研究成果。教师在课上给与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怎样对一个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教师在平时进行课堂讲授的时候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剖析课本上讲述的现象和结论之间的过程,结合体育专业的独特性,可以选择与所讲授的知识有紧密联系的专业的学生,鼓励他们上台讲述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和相关的想法、推测和自己的分析,并与老师、学生进行交流,互通理念,老师给与一定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本科生主动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及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二)论文撰写是提高科研能力最直接的办法
论文写作是提高体育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成果就是通过一篇篇的论文来展现的。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搜集资料、文献检索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文献综述更是能锻炼学生的理解和总结能力,任课教师应该每学期安排至少一次论文写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既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也能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组建科研兴趣小组
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但目前,这种方式更多被用来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而没有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各高校的体育学院应该建立起各专业里的科研兴趣小组,让学生们利用自已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践,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互相进行研讨、交流并进行实践探索。与此同时应该让导师加入到科研兴趣小组中,对学生这种非正式的科研活动加以引导。
导师的加入使得科研兴趣小组在各科研活动的把握上更加精准和高效,避免因为学生的盲目使得兴趣小组走很多弯路。导师的具体工作包括帮助每个兴趣小组制定研究计划,把握研究活动的进程,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参考书籍,讲授研究方法等,在大方向上把控科研兴趣小组的方向,使得学生们摆脱盲目的阶段,更快的进入科研状态,避免学生们因没有具体方向和目标丧失对科研活动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目前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在科研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的寻求改善现状的方法,探索提升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积极的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良,使得每一个毕业的体育专业的学生既有良好的专业体能素质,也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在每个岗位上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阅.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4.
[2]范才清.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李蒙.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王健,郭加书,成枢,韩晓冬,潘伟国.通过学科专业竞赛促进大学生实践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13年01期.
[5]喻晶.美国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6]张殿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7]张磊,邢金明.日本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的新进展及其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