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时追问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探微

2016-10-31许嫦娥

成才之路 2016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许嫦娥

摘 要: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递进的过程,而在教学中适时追问,可以提高学生习得知识的速度和质量。文章从关键处追问,凸显核心;疑问处追问,拓展认知;发散处追问,引发思考等方面探讨适时追问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追问;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42-01

利用生成性资源进行追问,能够让学生不断反思,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内在本质,提升数学素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递进的过程,在教学中适时追问,可以提高学生习得知识的速度和质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追问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是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关键处追问,凸显核心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数学的性质理解不到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追问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在无形中渗透数学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千克和克”这一课时,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教材内容,而是提前让学生观察和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或日常用品的包装袋,并将它们的重量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学生收集的信息有:一袋卫生纸1.8kg、一袋大米25kg、一支牙膏105g,等等。针对学生收集的信息,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千克和克的区别,学生积极回应:千克比克重。根据学生的这一结论,教师追问:1kg的铁和1000g棉花哪个重呢?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地告诉教师:1kg铁重。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千克和克的区别,教师拿来1kg铁和1000g棉花让学生自己比较。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了这两个物品的重量后,纷纷表示:“老师,这两个好像一样重。”于是,教师追问:“既然一样重,那么1kg和1000g应该是什么关系呢?”于是,学生得出1kg等于1000g的结论,教师顺其自然地为学生讲解kg和g的换算关系。在数学教学中,如果简单地对知识进行描述,学生很难理解同时也没有兴趣去理解,这样的数学对学生来讲只是枯燥的数字。因此,采用追问式的提问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疑问处追问,拓展认知

追问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疑问处的有效追问,能够很好地暴露学生的真实情况,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同时也使教师能够有效把握课堂,进一步解决学习问题,扩展学生的认知。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采用疑问处追问的方法,使学生活跃思维、拓展认知、有效提高学习质量。比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小学乘法和除法”这一内容时,根据课本开始的情景步步导入,让学生了解基本计算方法后,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十一。但当教师给学生改作业时,发现很多学生在除法这里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像0.45÷9=0.5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为了让学生具体了解自己的问题,教师就学生出现疑问的地方追问学生:你们认为自己为什么会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观察后回答说:“主要是因为不清楚小数点应该怎么用。”学生意识到自己计算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后,教师就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系统地进行讲解。具体讲解之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率大大降低。在疑问处追问,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更透彻更全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在疑难处追问,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对问题的思考也更加全面。这样便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出错率大大降低。

三、发散处追问,引发思考

新课标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发散思维,做到学习与思考兼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学生的关注点,采用追问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比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看课本内容听教师讲解去掌握知识,而是事先准备好试题,让学生发散思维采用有效的方法去解答。140×50这道题目,学生就有多种解法,具体如下:(2×70)×(5×10)=(2×5)×(70×10)=10×700=7000,(100+40)×(25+25)=(100×25)×2+(40×25)×2=5000+2000=7000. 将各种解答全部罗列在一起,让学生自己考虑并选出哪种方法最简便。这种发散式追问的方法,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在发散处适时追问,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会思、多思、勤思。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情况下,积极了解课本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四、结束语

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展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追问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共同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增生.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策略初探[J].数学教育学报,2014(06).

[2]王林.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09).

[3]陈安宁.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