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缺陷处理
2016-10-31林道贤
林道贤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8-000-02
摘 要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加,地区经济对于交通行业的依赖度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国内的道路工程项目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而其中绝大多数的公路均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因抗压和抗冻性能比较强被道路施工工程作为首选材料之一,在国际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是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缺陷处理进行了一番研究,探讨了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种类,说明了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并对质量和缺陷的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路面 施工质量 控制 缺陷处理
随着近些年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凭借行车舒适、无接缝、便于维修、噪音低以及可及时开放交通等优势,沥青混凝土路面随之成为国内公路建设的重点结构类型。然而,具体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问题也频繁出现,很多公路最初建成时就存在早期破坏。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如何有效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并指出其所存在的缺陷,并对其展开有效的处理工作。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缺陷
比较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缺陷包括:缺乏密实度、较差的路面平整度、出现局部裂纹、公路表面泛油、离析、隆起以及松散等。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缺陷产生的因素
(一)缺乏密实度
在沥青混凝土中,密实度时期最为关键的一个技术性能指标,对路面抵抗变形与称重能力有着直接性影响,极易浸入路表水进而破坏掉其结构层。导致密实度不足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较低的压实温度;②混合料级配与要求不相符;③级配曲线内部的细料出线;④错误的油石比;⑤压实遍数比较少。
(二)较差的路面平整度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平整度是其服务水平和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路面不平整,会导致行车阻力的增加,对行车安全、速度以及舒适度产生直接性影响,而且路面不平整还会出现积水现象,进一步破坏路面,导致路面平整度差的因素包括:压路机与摊铺机错误的操作规范;不均匀的沥青混合料等。
(三)沥青混凝土边缘裂纹的产生
在对沥青混凝土公路进行施工期间,摊铺边缘极易产生裂纹,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包括:无法彻底清洗边缘浮土、粘油洒布缺乏充分性、公路横坡比较大、碾压过程中较低的油温等,以上因素均会导致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基层具有较差的粘结力,再加上边缘混合料热量极易流失,由此就导致其温度低于中间部位,进而导致其边缘裂纹的出现。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缺陷处理及控制策略
(一)缺乏密实度的处理策略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为确保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符合规定密实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对合理机具设备与人员配置进行选择。沥青混凝土施工本身属于连续作业,禁止中途停顿,由此就要求机具和别与人员必须与施工要求相满足,参与施工工作人员一方面应该具有较高责任心与业务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该配备人员展开双班制,尤其是重点施工步骤应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在配置施工机具方面应依照拌和设备水平摊铺机压实效果及摊铺速度等对装载机、汽车、压路机数量与型号进行正确选择;②对沥青混合料级配严格控制。试验路段一旦明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那么就必须在拌和机械中展开调试。第一为控制冷料仓配合比,冷料通过输送带转速对其数量进行有效控制,采用干燥加热的方式进入热仓,对冷料进料速度产生影响的可控因素为细集料实际含水量,应该严格覆盖堆积在料场的细集料,尽可能降低其含水量,一方面可以降低其干燥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控制冷料斗出料速度;第二为控制热仓配合比,通常必须反复调整料仓进料数量,采用试拌的方式对混合料展开抽提试验,比较设计进而明确;第三为控制混合料,为保证其产量,需要对冷料仓原料实际进料速度进行调整,确保其能够匹配热仓所需材料,向拌缸进入的材料量与配合比需求相符合,保证热仓实现不待料、不溢料的目的。
(二)较差路面平整度的处理策略
施工期间,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平整度与实际规范相符合,应该在施工中注意:①确保下承层平整度。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机器为摊铺机,并由压路机碾压成型。因为下承层无法做到绝对平整,导致松铺厚度存在不均匀性,沥青混合料由摊铺机摊铺之后的密度范围规定在80~85%,一般松铺系数大约是1.2,采用熨平板将其表面熨平后,会提升其平整度,经沥青混合料摊铺能够保证其平整度,因此,下承层一定要有良好的平整度,由此才能提升其面层平整度,所以,在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前基层过程中,控制其平整度非常关键;②有效处理接缝。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往往会出现接缝,而处理接缝质量对路面应用效果有着直接性影响,因此处理接缝非常关键。通常施工段会选择摊铺机摊铺,对于加宽宽则选择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在摊铺机展开梯队作业过程中,纵向接缝要在已铺混合料环节预留大约15cm的宽暂,将其当作下一步摊铺所需的高程基准面。通过热接缝方式消除跨接缝碾压逢迹,而且上下层纵缝必须进行超过15cm的错开,在对横接缝处理过程中,应该及时将尾部断面不平整、温度差别超过10℃、高程不适合的混合料整理为高程合适、断面平整的尾部阻挡混合料,以方便将其碾压密实。
(三)沥青混凝土边缘裂纹的处理策略
面层施工之前,应该对基层进行认真清洗,在晾干之后将粘层油洒铺上去,尤其注意和构造物接触面一定要洒铺到位,在碾压过程中,应该从边缘集中到中部展开,由此就能够有效避免沥青混凝土边缘产生裂纹。
此外,沥青混凝土路面还会产生表面松散、离析、推移、泛油以及隆起等情况,若想对该现象进行有效控制,應该做到:尽可能铺到边角,降低人工摊铺夯实发生率,防止输料器出现缺料现象,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沥青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与离析现象。若想避免出现松散现象,必须确保混合料均匀搅拌,防止发生集料花白与沥青成块现象,运输与装卸料期间,消除离析混合料情况,在实际摊铺过程中,受料斗应该确保混合料均匀分布。
(四)选择先进的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的先进性与完好率与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当沥青混凝土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时搅拌方式也是有讲究的,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搅拌的时候应采用某些特定的搅拌方式,比如说连续搅拌或者是间歇式搅拌,因为只有均匀的搅拌才能够保证沥青混凝土铺设的均匀程度,目前,普遍采用的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是日工4000型或3000型拌合机,也有的项目选择德国玛琏尼4000型。铺设设备一般采用两台ABG525型摊铺机成梯队摊铺,碾压的设备应根据初压、复压和终压分别选择设备类型。一般情况下,初压选择2台双钢轮压路机,复压选择2~3台胶轮压路机,终压选择1台双钢轮压路机。
四、结语
总而言之,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广的施工质量涉及面,对其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大量存在,应该从设备配置控制、材料以及人员等环节全面把关,具体施工期间应该善于总结,将不良因素克服掉,同时还应该引入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动态管理施工整体,对相关试验与检测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施工期间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做到精心组织施工、强化管理,由此才可以铺筑出水平较高、质量较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参考文献:
[1] 叶绍洪.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缺陷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8).
[2] 陈志伟.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建设科技,2011.34(2).
[3] 王勇.基于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4.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