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建设推动离退休职工幸福指数提升

2016-10-31雷丽萍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职工精神人员

雷丽萍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8-000-02

摘要离退休职工对于我国的社会建设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又是现代社会物质、精神文明的开创者。加强丰富退离休职工的文化生活建设,促进退离休职工继续发挥价值,不仅是党和国家对离退休职工生活的关心,还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离退休职工文化建设精神生活幸福指数

本文对退离休职工的物质、精神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加强开展离退休职工的业余生活、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对提升退离休职工的幸福指数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文化建设对提升离退休职工幸福指数的意义

(一)离退休职工文化建设简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和历史累积的沉淀物。每个社会和时代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会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不断的演变及发展,因此文化建设是发展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必不可缺的。

在我國的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比较明显,离退休职工也越来越多。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离退休职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上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退离休职工在文化建设上的要求不同,因此正确的分析离退休职工的现状,规划好有利于离退休职工文化建设发展的正确途径,注重于离退休职工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同时发展,做好离退休职工文化的普及工作,促进提升离退休职工的幸福指数。

(二)文化建设对提升离退休职工幸福指数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文化精神的要求也正在不断地提高。在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离退休职工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老年人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多数老年人生活经历丰富、工作技能熟练,道德规范上也比较成熟,在调整人际关系、处理复杂事物方面更能发挥作用。老年人受到长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有利于维护我国政治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离退休老年职工是我国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加强离退休工作人员的文化精神建设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维持我国社会和谐的必不可缺的中坚力量。因此充分的重视离退休职工的文化建设,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福利及其体制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质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促进离退休职工对精神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更多的老年离退休职工在满足了温饱问题和基本生活保障后,逐渐的重视对精神文化的发展。老年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地转化自己的角色,追求新的文化知识和健康乐趣的生活方式,也更加的注重自己的价值体现和提升。越来越多的退离休职工在离开了原本的工作岗位之后,对自己的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生活领域,向往高雅向上、知识娱乐性于一体的充实文化生活。因此对离退休职工的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老年人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二、加强离退休职工文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一)提高离退休职工文化建设的管理服务水平

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实施包括学习、活动场所与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是检测各级党政组织对离退休工作重视程度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志。在改进和加强文化建设设施的同时,要注意提高离退休人员的文化建设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仅要对文化建设的工作内容、职责方面注意加强,更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在服务上以“离退休职工为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识为准,对离退休职工人员能够享受完善的管理服务水准。

(二)加强国家对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在国家的离退休人员实行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具体是指单位的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单位不再对其进行服务管理工作,养老金由社会发放,离退休人员主要由社区和街道机构进行属地化管理,社区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通过对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能够推动离退休人员从“单位人”更快向“社会人”进行转变。

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及老同志身体状况、工作经历、文化层次、价值取向的不同,给退离休职工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同的现实需求。因此除了在政治上求尊重、精神上求关怀、生活上求照顾的同时,更要结合离退休人员实际需求的养老、护理、医疗、教育、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贴心的个性化服务。

(三)单位、企业要注意离退休人员的心理

绝大多数离退休人员会感觉心情低落,不确定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单位、企业要定期将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通报给离退休职工,特别是要强调离退休职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单位、企业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他们的奉献,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他们的加油鼓励,让离退休职工的精神振奋起来。要积极引导离退休人员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健康向上,使离退休职工积极地进行文化建设与充实,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

(四)加强离退休职工的文化建设阵地

目前我国的离退休职工人员越来越多,其中有大部分的离退休职工知识渊博、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作用,是离退休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途径。

可以成立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满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加大对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通过提炼精神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行为文化,促进离退休工作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营造文化精神建设的整体文化氛围。

三、结语

对离退休人员的文化建设管理,要充分的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健全家庭、单位相结合的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机制的日益完善,离退休人员对离退休工作部门的管理服务职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为离退休人员提供服务、解决问题,让离退休人员继续学习、加强文化活动、继续发挥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提高退离休职工幸福指数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小菲.试论老龄化背景下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创新[J].现代企业文化,2015.

[2] 王锦.提高油田离退休职工幸福指数之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3(2).

[3] 李亚.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可行性研究——基于阜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现状的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

猜你喜欢

职工精神人员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拿出精神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