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如何做好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10-31魏丰彪
【摘 要】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是接触学生最多、涉及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最深入的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并提出了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26-01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较强的自我意识,个性化明显。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个性化表现得十分明显,一方面与近年来我国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学生过分追求个性化,但恰如其分的做到个性化与合作意识的有效取舍,却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自我控制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弱。高职院校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综合素质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较差。首先,这是由于高职院校侧重于职业化教育的定位所决定的,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结构中处于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地位;其次,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加之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学业和就业压力,容易导致学生迷失在社会大环境中。因此,亟待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是高职院校学生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相关素质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管理学生日常生活的工作人员,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时刻与党中央的指导思想保持高度的一致;其次,则是利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法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总之,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前提,更是辅导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较好的综合素质。除了过硬的政治素质以外,高职院校辅导工作还应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辅导员能够对学生辅导工作有着明确的定位,能够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另一方面,鉴于学生日常辅导工作内容的纷繁复杂,要求其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辅导工作还应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以此获得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明确工作目标,做好辅导工作定位。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应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工作定位。辅导员应根据工作内容制定好具体的工作目标,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性安排,不仅仅要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上有所作为,还应在工作深度上进行拓展,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总之,要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品质,就应做好工作目标定位。
(二)提升自身的工作素质,创新工作思路。有了明确的工作目标,高职院校辅导员还应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上进行积极创新。一方面,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另一方面,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成长环境已经与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有所不同,在进行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创新,使得工作的灵活性和方法性适宜学生的成长规律。辅导员应从辅导意识、辅导方法、管理方式等众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三)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沟通和交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波动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进一步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辅导员首先应搭建好沟通交流平台,深入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及时、分门别类的指导;其次,善于发现学生积极向上的方面,并进行鼓励,学生要面临学业、就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通过鼓励来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警惕学生一些偏激、不稳定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有效干预。总之,沟通和交流作为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增进学生和辅导员的感情,对于解决学生面临的种种问题都有着积极帮助。
(四)做好工作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和反思能够有效发现辅导员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下一步辅导工作的顺利实施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同时通过比较不同阶段的工作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学生成长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改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总之,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应从工作目标定位、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重视沟通和交流,以及做好工作总结等方面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穆薇.关于辅导员如何做好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91.
[2]张立鹏.应然·实然·适然: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的三维考量[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李鹏.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
[4]李阳.重庆市新升格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5.
[5]梁忠军.高职高专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魏丰彪(1986-),男,研究生学历,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大学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