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方法研究
2016-10-31王伟龚畅
王伟 龚畅
摘要:“项目驱动”是以让学生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选取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来建立教学情境,既完成了项目,又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章首先对项目驱动教学实践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提出的问题,对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了方案的研究。希望此次探索研究可以为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项目驱动;计算机教学;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06-02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世界将我们彼此拉近,住进了“地球村”。由此带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前所未有,我国的软件行业也趁此机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而在此过程中计算机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我们的教学方式意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所以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进入社会无法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还得重新接受培训才能上岗。所以,我们要紧随社会发展,针对社会需求对现行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充分与社会相适应,既能高质量的完成理论教学又能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教师教学为辅,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的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使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意义
“项目驱动”是在计算机教学中以项目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围绕项目转,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参与到项目方案的制订、方案的具体实施和管理中,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实际中的理论应用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基础设立项目实践情境,学生积极参与,使学习变得互动起来。还要打破现有实践模式,使得理论知识教授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同时进行,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项目驱动教学的目的是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计算机教学课程中,首先由教师建立相关的项目实践系统,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去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指导作用,不提供方法和数据,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充分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以社会工作实践为模板,不是一味让学生依照以往的方法或者课本中的定式来进行“无聊”的实践,而是以项目为驱动,就像企业中做项目一样,不设立具体实践方案,让学生利用已有理论知识,发挥自身创造性的想象力,团结协作小组成员,改变以往“孤军奋战”的实践方式,而教师只起到对项目的制定以及后期指导的作用,剩下的让学生自行分配,体验企业项目运作方式,真正使学以致用,达到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目的。
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知识难度大、课程分散。计算机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并且更新较快,各种概念、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还有很多算法,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进而产生畏难的心理,再加上课堂上教学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降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导致学习质量上不去,进入社会不能很好的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此外,由于计算机课程数量多,学校会将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分散安排在各个学期中,这就使得在较长的周期内无法将相关知识有效的融合起来,例如要学习网站设计,就要学习数据库、ASP、Dreamweaver等多种知识,课程的分散就会导致知识点遗忘,无法与相关知识点对接,往往造成恶性循环。
2.理论与实践脱节。计算机教学中重点进行理论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做笔记,似乎对相关知识理解了,但这其中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没有应用实践,因此知识掌握的并不牢固。而实际应用中却是实践活动的方式,这就造成了课堂理论和社会实践的脱节。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性的加重实践的比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在传统计算机教学的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不知道学生对相关知识是否理解,学生不知道教师讲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课堂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很明显这种教育模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为满足社会需求,我们要在满足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进而提高其理论应用能力。
4.实践环节的缺乏。在当前的课时安排上,理论课时往往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而实践课时只是一小部分的时间,通常只是一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类的,时间短、任务重,大部分依靠现有模板进行设计,导致学生很难有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造成无法在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在踏入社会以后,难以胜任安排的工作,还得安排再培训,这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使得学生自我价值不能实现。因此,高校必须认清现实,改革现有计算机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
三、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方法
1.基于项目安排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内容。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对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项目设计在整个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引领作用。我们在项目设计中要遵守以下要求:第一,使教学可以顺利推进。项目必须紧紧结合教材理论,并且具有较强实践性,使项目和教材的互动产生相互的促进作用。第二,满足时效性。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在项目设计上要紧跟时代潮流,使项目的设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实际,避免无价值项目实施,浪费精力与时间。第三,满足引导作用。项目的设计要对学生有启发作用,使得学生自主的进行思考,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教材理论知识。在项目设计好以后就是项目的课程安排环节,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分组,分组可以更好地进行相互之间的协作,发挥大家的力量去集中解决问题;然后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明白项目的理论依据,使项目紧密结合理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靠理论,并提升理论理解能力。
2.采取更有针对性、灵活的教学方法。第一,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灵活授课,这种方式需要相关教师整合教材资源,设计综合项目,使得能够完好覆盖相关知识点,真正成为项目引导课程的规划安排。例如,制定网站设计项目,将相关科目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诸如硬件、ASP、PB等,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而是以项目应用为驱动,需要哪个就针对性教学,当然,这须需要我们的项目设计者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相关知识全覆盖。第二,成立项目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项目小组的划分,使之以小组方式进行团队的协作、心得的交流,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帮助各个小组建立相关联系,起到指导、鼓励作用。
3.实行有效的项目测试。项目测试是对“项目驱动”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有效检验方式。对驱动项目成果进行测试,不仅可以对学生所做项目成果进行展示,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表现欲,使其在项目过程中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也可以在检测的过程中利用多方面的人力、知识资源对相关项目成果进行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在交流中帮助学生提升现有的知识理解力。通过项目测试我们既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也使学生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但是项目成果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应用实际,我们可以增加项目应用环节,联系相关IT公司或者相关实践基地,提供项目成品,在实际应用中检验项目存在问题,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采用多层次评价方式评估教学成果。教学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项目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课程体验、自主学习、思维的创新以及知识的应用等。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方式的评估:第一,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知识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通过“项目驱动”方式学习的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考试、问答等方式进行考核;第二,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案的设计、方案的实施等能力,可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考核;第三,整体素质,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自主创新精神等方面,可以通过小组打分的方式进行评价。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将教学的评估与学生知识的掌握、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整体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估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对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测试,有利于发现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已有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语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作为改革排头兵,要发挥积极作用,引领行业发展。文章就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意义,然后对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理论知识难度大、课程分散,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实践环节缺乏;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相应对策的制定:基于项目安排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内容,采取更有针对性、灵活的教学方法,实行有效的项目测试,采用多层次评价方式评估教学成果。希望此次的创新研究成果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开拓、探索精神,并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云章,赵俊忠.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1,(13).
[2]郭成芳.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
[3]何剑民,郭红艳.“案例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