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背景的开放式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改革思考
2016-10-31刘作云唐小平
刘作云 唐小平
摘要: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基于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背景的开放式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改革思路,指出了实现开放式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的保障措施,为高校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人才培养开拓了视野。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38-02
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2月5日发布了《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该政策助推了社会环境监测力量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环境监测管理新体制。按照《湖南省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要求,申请综合检测机构的单位必须具备不少于40名的在岗专职技术人员,给环境监测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但是,许多高校环境类毕业生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供需两端矛盾突出。究其原因,是部分高校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环境需要,教学的组织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此,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环境监测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之路势在必行。
一、环境监测实验课教学的问题分析
1.监测实验室功能不健全。环境监测实验室是完成教学任务、学习和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较多的高校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完成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不明显,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有限,加之一般院校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限于场地、经费等因素,能开展的监测项目不全,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应有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2.教学模式思维发散不充分。一次完整的环境监测过程除了分析测试外,还应包括现场调查、资料收集、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标准试剂配置、数据分析与处理、结果评价、监测报告编写。而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仅完成样品采集、分析测试和实验报告等部分,其他步骤都由教师代替。学生只需要针对同一样品,在同一时间去同一实验室按部就班完成分析测试。这种模式强调了分析测试环节的重要性,却割裂了环境监测过程的有机性和整体性,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锻炼。
3.教学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环境监测的优点和难点都在于其实践性很强,一旦实验操作学习不到位,就容易出现理论考试成绩优异、独立操作能力低下的现象。在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限于实验学时及实验室条件等因素,教师一般都会选择常规项目作为实验内容。但是,当学生走上社会后,面对的是各行各业,污染指标各异,加之缺乏综合能力的锻炼,短时间均很难胜任工作岗位,更不用谈独立开展工作。
4.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不突出。环境监测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试验场地、器材等限制,学生一般按4~5人为一组合作完成,共享一个实验数据。因此在有限的间内,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单独完成每个指标的测定,加剧了学生坐享其成思想的发展,对实验的兴趣大打折扣。如此教学的结果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而教学、学生为了完成实验而实验。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遭受严重的束缚,创造力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5.综合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一般环境监测的课程为80~100学时,实验课占40~50学时,通过10~15个实验项目完成,实验内容包括常规水质指标、大气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物、土壤中重金属、环境噪声等的测定。实验以验证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事先选定的实验教材向学生讲述实验原理与步骤,交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使用教师事先配制好的试剂逐步完成每个操作步骤,验证教师交代的实验现象,再编写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虽然得到了一些训练,但是由于学生将“技术活”当成“体力活”来完成,没有思考或探索的环节,局限了学生分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要点
为了顺应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新形势,参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于环境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队伍等的要求,高校在开设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1.升华环境监测实验室主体功能。高等学校具备有场地、师资等方面的资源,如果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形势,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的考核,获得国家计量认证资质,无疑可以升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主体功能。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整体装备水平和分析测试能力,还能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操作任务之中,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此外,还可以解决实验室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为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明确定位教学目标。环境监测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测试各环境要素中污染物指标的能力,在目前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形势下,最佳的就业岗位就是环境监测服务机构。但是,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此类机构人员素质的规定,现行的培养方式往往达不到要求,所以在制订环境监测实验课教学目标时,明确教学目标是重点,落实是关键,做到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某些污染指标的测定。
3.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环境监测实验室主体功能的升华后,高校可以争取一定的社会监测业务,那么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应当做适当的调整。一项社会监测业务往往包括多种环境要素、多个污染指标的测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配至各个指标的测定,而不再是同一时间去同一地点完成同一实验。通过多次社会监测业务的开展,学生交叉参与不同指标的测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还可以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的学习。
4.紧密联系实际开展实验教学。环境监测实验课授课应该紧密与实际结合,一项社会监测业务包括了水、气、声、渣各个要素,所以结合社会监测业务完成实验授课任务,是顺应新形势的新举措。环境监测实验大致可以分为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及生物监测等几类,每一类的监测方法有区别也有相同,监测的全过程管理更是大同小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指定测定项目,按照实际情况开设更加符合形势需要,更有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学生责任心教育。学生对环境监测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责任心。在传统的环境监测课程实验考核时,主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实验报告编写等,而实验效果、数据准确度等一般都未作为实验成绩的考核指标,因此学生缺乏对实验数据质量的责任心。通过环境监测实验室主体功能升华,将实际监测任务融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之中,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6.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在于一朝一夕,应当贯穿到整个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始终。就环境监测实验课而言,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管理,全面掌握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结果评价、监测报告编写等环节的操作细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
三、保障措施
新的教学方式的推广,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保驾护航。环境监测实验课开放式教学改革要落到实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和支持。
1.引入社会力量合作创建标准化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课开放式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拥有标准的实验室,并使之达到国家计量认证标准,能承担和完成一定的社会监测业务。高校虽然在场地、师资等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政策、外部联系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如果能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建设,势必能事半功倍。同时,社会力量的参与还可以弥补资金短缺的问题。
2.调整新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指标。环境监测实验课开放式教学改革后,考核体系也应该随之调整,新的考核指标应当把监测数据的质量摆在首位,把监测的全过程管理贯穿其中,以质量控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其责任意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比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大环境监测师资的培训。环境监测实验室社会化服务升级后,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实施者,又是监测服务项目的承担者,对外出具的监测报告是有一定的法律责任效力的,所以,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单的教书育人,同时也是环境监测服务人员,其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同时,教学方式的改变,同一次监测服务可能涉及多种环境要素、多个污染指标的测定,将面临更多的突发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师资的培训,提高其师德水平,兼具环境监测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
4.争取政策支持力度。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改革起步时间不长,当前此类社会机构数量尚少,各级部门在规划机构布局与审批等程序过程中,应加大高校环境监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和利用其资源优势,并加强业务指导,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5.加大社会知名度的宣传。建设标准的环境监测社会服务机构,在人力、物理和财力等方面均是一项重大投入,有必要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挖掘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带动学生的培养。所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宣传营销队伍,加大机构的宣传力度,扩大机构的社会知名度,增加机构业务量,才能实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推行基于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背景下的开放式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能够弥补传统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内容僵化、形式单一、创新能力培养缺失等缺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面临实践工作的挑战,激发和培养实验课的积极性。其次,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增强了实验教学活动的活力,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三,学生在参与社会监测任务过程中,有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第四,高校通过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功能升级,提高了社会服务的能力和范围,有促进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汤红妍,朱书法,王辉,等.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新模式探索[J].广州化工,2016,44(1).
[2]张原源.环境监测实验室认证筹备初论[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