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李产业化开发问题探讨

2016-10-31王有信何卫军

果农之友 2016年9期
关键词:欧李果农产业化

王有信,何卫军

(山西省晋城市果树研究所 山西晋城 048000)

欧李是我国特有国宝级植物,属蔷薇科樱桃属,有人称之“钙果”。由于具有高抗性、高营养、高保健等其他果树不可比拟的特点,因此它与美国的蓝莓、俄罗斯的大果沙棘等统称为第3代果树。目前国内26个省份引种试验,分布在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西北区、南方区。栽培品种分为寒温带塞北系列和中温带华北系列两大类(图1)。

全国欧李引种分布图

1 欧李研究开发史与进程

欧李研究历史并不长,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人关注并开展调查研究。2004年王有信、何卫军编著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欧李栽培与开发利用》专著,从此欧李由野生步入人工栽培行列,开始园艺化栽培种植,成为欧李研究开发的里程碑;为了传播欧李知识、2007年又创建了中国欧李网,宗旨在“引领欧李科技前沿指点欧李产业化开发”,为让更多人了解、参与、推广,2008年欧李人团队组织在郑州召开“全国首届欧李产学研”会议,这些举措推动了欧李科研与产业开发进程。同时,在欧李资源调研基础上进行系统分类、品种选育、育苗、栽培模式等多项研究,提出“欧李的世界地理分布及种群分类”,将野生资源划分为四大区域,初选出欧李鲜食系列品种;2009年“欧李资源收集品种选育与综合开发”课题通过国内同行专家评审,结论是“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调研分析,依据欧李的地理分布、地势走向与植物学特征,第1次提出我国以近北纬40°为分界线,将欧李主要变异划分为两大类:寒温带塞北系列、中温带华北系列;确立了核心分布区。为加速国内引种推广与发展,2010年在《山西果树》第1期发表了《欧李综合开发前景与模式》,旨在为不同地区引种、栽培提供依据。2014年,《欧李栽培与开发利用》在增添了后十年研究成果后再版发行,极大地推动了欧李的开发利用。

2 乔化栽培的推广与应用

欧李开发多年,特別是近3年来各地果农、生态庄园广泛引种试栽,建生态采摘园;大企业已在大西北、东北、河北建立基地并已初见成效。

乔化栽培是多年研究与创新的成果,乔化栽培的推广与应用,产量与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是欧李研究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山西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山地乔化园(图2),有14年历史;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张立彬、山东济南周建中建立了平地乔化示范园,据测算,亩产量超5 000千克。示范园极大的推动了乔化栽培,推进了欧李栽培的多元化,对欧李产业化进程将产生巨大影响。

2.1 乔化栽培解决了丛状栽培的许多难题

图1 塞北系与华北系乔化树结果状

图2 山地乔化欧李生长状

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高矮栽培方式各有不同特点,可在不同条件下推广。丛状栽培在干旱、高山地区可行,亦可高矮间作并行。十多年丛状栽培实践证明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多雨、平川、平地更是问题多多,主要表现:管理费工(修剪、锄草、采摘),投入增加;对提高果品品质、产量不佳,病、虫、草防治困难多;雨季低矮通风透光不好病虫多、造成烂果严重。而乔化栽培的问题是育苗时间长,技术难度较大,除不同类型品种选对外,砧穗组合配置也要根据不同区域选对、选准。

2.2 乔化栽培的优缺点

优点是管理省工(锄草、肥水管理、剪枝疏花果、采摘等),节约开支,且易机械化管理。乔化栽培,通风透光好,无烂果、病虫减少,生长旺壮,果个变大,果品品质、产量都能提高,成熟期一致。还可连年稳产高产。同时新建园每亩用苗量少,投资相对少,果农易接收,好推广。不足之处是育苗时间长,对品种、砧穗组合选择技术要求高。

3 欧李相关育种推广栽培情况

目前国内通过选育鉴定命名的塞北系列类型品种有内蒙大欧李、吉林欧李、燕山1号(图3)、京欧1.2号系列;中温带华北系列类型品种有农大3.4.5.6.7号系列、济欧1.2号、七月紫、628,欧鲜 1,2,3号(图4~6)、欧李鑫众1号等可推广品种20个。但是,除农大品种推广面积较大外,多数育种单位的成果没有转化成生产力,有母本树,无品种苗木或者很少。

图3 燕山1号

图4 欧鲜1号

图5 欧鲜2号

图6 欧鲜3号及结果树

从推广情况看,十多年来,国内已推广、步入市场领域的仅有山西农大园艺系,但推广的品种仅有自己育的农大钙果系列。多年来推广的结果是,广大国人只知道“农大钙果、钙果农大”,其次京欧品种在河北内蒙推广较多,其他欧李研发与果农自选情况国人了解甚少,从近两年看,大西北、东北、内蒙。都在转型中选择了欧李项目。但多年实践证明,欧李开发问题多多。

4 当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4.1 育出的品种少,市场上品种苗木很少

一个品种的适应范围是有一定区域性的,单一品种,更本不能、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南北辽阔的区域。为了赚钱不告知品种适应性的(骗人)做法严重影响欧李开发利用与成果转化,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2 苗木经营混乱,良莠不一

在山西、山东的个别地方,把种子苗当品种苗卖,野生苗当扦插苗卖,将麦李、榆叶梅当欧李良种苗卖,严重影响欧李良种苗的经营。

4.3 价格太高

农大6、7号扦插苗卖20多元一株、山东一家卖乔化大欧李树标价六千,一株二、三年生的树苗卖二、三千元一株还有人买。这种离普的价格严重制约欧李产业化进程。

4.4 栽培模式落后

沿用十多年前的农大模式,即“丛状畦栽、立柱吊枝”(图7),造成产量不高、病虫多,品质不佳烂果多,地上地下管理费工多,严重制约欧李产业化进程,加大了管理成本。

4.5 不注重栽培技术和管理、效益低下

图7 农大模式,即“丛状畦栽、立柱吊枝”

引种单位只关注立项、要投资,有了国家投入的钱,不注重品种和苗木选择,更不讲究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而导致有园区树不长,有树无产量,三、四年没有效益。

4.6 病虫危害严重

随着欧李从自然生态环境的零散生长过渡到人工集约化连片栽培,病虫害的问题日益突出。欧李的病虫害发现的有二十多种,近年发生最为严重逐渐在漫延扩展的有褐腐病、炭疽病(图8)、根癌病(图9)和欧李仁蜂(图10)、食心虫等。前两种在辽宁兴城发生严重,危害欧李果实高达80%以上,严重影响欧李的产量和品质,然而从未引起引种者注意和足夠的重视。

图8 欧李褐腐病、炭疽病危害症状

图9 欧李苗木根癌病地下地上危害症状

图10 欧李仁蜂危害状与小蜂

5 欧李产业化开发的几点建议

(1)大力加强优良品种选育,选育出更多适应性强(气候、土壤、栽培模式)的良种,同时加强苗木繁育技术研究,加速苗木繁育,降低苗木成本,促进欧李产业化发展。

(2)大力开展欧李栽培技术研究,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欧李产量、品质,降低管理成本,增加效益,吸引更多果农(或企业)参与欧李的产业化开发。

(3)建议农业管理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重视欧李的产业化开发,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特别在成果转化、创新技术推广上大力支持。

(4)栽培欧李必须选择适宜的品种与苗木(塞北系列或华北系列,嫁接或扦插苗),选用合适的栽培模式,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产业化开发才能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欧李果农产业化
欧李果实贮藏过程中钙和酚类物质的变化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欧李育种的启示
欧李学名和汉语名称的进一步研究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