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世界名城历史文化景观主题形象发展研究
2016-10-31杨宏烈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杨宏烈(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广州世界名城历史文化景观主题形象发展研究
杨宏烈(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以广州为研究对象,为塑造全球语境下的世界名城文化景观,在持久性、常规化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反映城市本质特征的主题文化精神,把握文化景观的构造要素与形态美学原则,坚持法规体制下的历史景观发展战略,实现世界名城文化景观培育目标。
广州;世界名城;历史文化景观;主题形象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是特定的地理空间可形成特定的历史文化景观圈,也是人们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追求。一方水土、一方风物,养育一方人生、滋养一方民俗,支持着人类的生产活动,传递着历史文化的信息。历史文化是城市物质景观形态的灵魂。只有突现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形态的内涵主题,才能演绎出有魅力、有生气、真善美的城市物质景观形象,得到民众感同身受的认可。然而,人们的主观意愿也常常对景观形象的建设施加某种非理性的影响力,须警惕发生异化。有目的地对城市景观要素采取法规程序和规范方式的保存,充分发挥城市的精神功能、保存城市的本质特色和今后的年代的“记忆”环境,其意义是不可小觑的。
从全球语境上发问:广州世界名城的主题文化内涵是什么呢?如何使国内外游人眼球上感知的景观映像,与心目中认知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本质特征对应一致?这是一个真正实现当代名城历史文化景观主题形象的战略发展问题,并非平时城建工作中的标语口号或项目名称。本文就广州世界名城历史文化景观这一战略问题,深入挖掘主题内涵,构建培育目标,突显构成特色,提出发展战略路径。
一、广州世界名城历史文化景观主题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在第36次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及其相关的一系列关于历史城市及其周围大环境保护的准则性文件,对世界遗产城市,包括涵盖所有历史城市的历史景观保护及当代建筑融入历史景观的工作,给予了明确的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亦审定公布:历史景观属地理学应用学科。城市历史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载体,记录着城市历史演变的轨迹,同时承载着历代人们的生活感情,并预示着未来城市文化景观的发展前途。
纵观广州世界名城文化景观发展史,众多学者曾匠心独运地提出:通过“挖掘四地”景观资源塑造广州的文化形象。这一见解可谓点到了塑造广州世界名城景观形态特色的“命脉”[1],抓住了凝炼世界名城文化景观最有竞争力、永不衰败的精神主题。广州“四地”说——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试验地[2],既是广州主题文化景观的历史碑记,也是广州实现世界名城文化景观的载体。
(一)主题之一:广州是古代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港城、商城,开放大港、通商口岸是其活力机制所在。广州乃世上两千年永不衰落的港市之一。越人善作舟,早在先秦时期古越人就出海谋生。陆之地未开,蛮夷贾船已有至交(州)广者矣。唐代广州“通海夷道”,首设市舶使,海上贸易频繁,“城外蕃汉数万家”,“广州富庶天下闻”。明代广州乃我国“朝贡贸易”第一大港,设有“怀远驿”,招待外商和使节。清代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集散地,近一个世纪的“一口通商”,“银钱堆满十三行”,不愧“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誉。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广州历史文化景观抹上了浓厚的一笔重彩。世界三大宗教皆从海上传入、并在广州落地生根。“西来初地”、南海神庙、怀圣寺光塔、基督教堂等都已成为历史景观图腾。众多的海交商务活动建筑塑造了广州港城、商城的景象,张扬了“开放大港”、“通商口岸”、“繁华港埠”的文化个性。“三塔三关锁珠江”[3](P50),会城如舶向二洋。
(二)主题之二: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地,仙城、羊城、穗城、花都、古都、名城是世界名城对比效应的本土形象描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的历史,使得广州在岭南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岭南文化是岭南人(当然包括客家人)在岭南地区创造的文化。广州因“洼地效应”而百川聚汇,千百年来积淀了本土文化中的精华,有如三江(珠江含西江、北江、东江)汇纳整个岭南水系,聚积了周边文化及中原、荆楚、吴越等文化影响于珠三角中心。广州又如一个巨大的布袋口,因“口袋效应”吸取了众多海外文化,然后又集结散发各地。从考古文物、岭南建筑、岭南画派、岭南工艺、岭南园林到各种艺术表演,都说明种种岭南文化形象在广州得到了集中、经典的体现。其选择性、革命性、开放性,正是广州世界名城的本底原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三)主题之三: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策源地,棉城、英雄城、民主革命大本营、中山文化城市等均为其国际形象称谓。许许多多风云人物受世界潮流影响,首先在广州上演了一场场威武雄壮的近代历史话剧的前奏序幕,然后北上、东征、西扩,影响华中、华东、中原、华北,致使全国形成高潮,因此广州的城市历史景观的文化形态具有这一突出的英雄主题。我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主要在广州奠定了历史功绩;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推动了“戊戌变法”;洪秀全在广州写成了《原道救世歌》等著作后,掀起了席卷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孙中山领导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20世纪以来,广州又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这些历史故事和遗迹,正是世界名城文化形态景观设计最宏伟的题材。
(四)主题之四:广州是我国当代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南大门、“窗口”、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市是其国际性的形象传播比喻。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得风气之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精神文明成果。开发区、合资项目、新型城区、国际航空港、新广交会展、新世贸区、南沙大港,一个一个兴奋点、亮点、热点,让广州正在缩短与国际先进城市的距离,并已跻身于国际花园城市之列,谱写了世界名城历史景观文化特质壮丽的续曲。
二、广州世界名城历史文化景观培育目标
城市是社会产物,城市美是人生、人性以及生理、心理的需求。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形态及与大自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景观,叫文化景观。“四地”说乃广州世界名城历史文化景观本质上应该展示的内容和灵魂。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把握好城市空间的构成,不但要用好基本的美学法则,还要研究“四地”本身的美学精神,从中提炼思想元素、寻找创作灵感、探索实施技术、追求艺术境界,在优化城市景观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老工程实践,多样统一地创造出世界名城文化景观的个性特色(见表1)。如是,任何一项建设工程都会是美的载体和审美对象。相反,离开了城市主题文化历史资源而标新立异怪诞景观,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无生命力,又不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持久的地位,带来愉悦幸福感[4]。
表1 广州“四地”历史文化景观发展构成简表
文化景观有具象景观和虚拟景观之分。具象景观包含风物要素、建筑景观、环境艺术、人自身的仪表及服饰。比如,地域风俗、祭祀礼仪、歌舞乐典构成了风土民俗景观;城市风貌、街道广场、装饰艺术构成了建筑景观;雕塑、彩绘、庭院、露天家具小品、阶台铺地等构成环境艺术。这些都是可视、可感、可读的,甚至可触摸的实实在在文化景观客体。
虚拟景观,包括历史传闻、诗词碑记、寓意象征、神话传说及名人轶事、古迹遗址等,是失去了具象特征,经长期人化积淀的景观文化。这些景观虽说缺乏实物客体,只存在于人们的联想中,却同样具有生动的“景观”虚像和感人的思想内容,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延时久远的回味。只要我们通过某种物质或精神的诱导手法,把观赏者的思想引入某种虚拟景观的境界中来,就可以传播感染人的力量和情感幽深的历史文化信息,其景观效应有时还能超过某种具象景物。
“人还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5](P127)。规划设计中的诱导手法就是转换手法、解释手法、追索手法、弥补手法,可以使“四地”中的虚拟景观在特殊的空间环境中再现,让游人设身处地去感受。这时,表现的是过去时,实际上是现代时;反映的是历史的人和事,实际上服务的是现代的或将来的人和事。由于历史的永恒、典型,其文化内涵可渗透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民的心胸和血液之中,所以这一类景观也相应地具有永恒的魅力、广泛的人民性和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人自身的仪态也是一种城市文化景观,可体现出五大素质状态: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角色素质。这些对作为世界名城动态景观的广州人的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要求。继续发扬开放、务实、包容、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丢弃浅尝辄止的习性,这是城市化、国际化的前提和关键。“素质”作为一种功能性“活力”、“能力”、“软实力”及其状态特征,是与人的特质和获取特质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的自身仪表形于外,素质表现藏于内。优良的国民仪表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整体进步和人文环境的整体美善,本质上就可成为世界名城一道最为生动亮丽的风景。
三、广州世界名城历史文化景观形态构成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形态表现,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前者是具有审美价值及视觉效果的自然环境;后者乃融功利性、社会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人造景物。广州名城历史文化景观形态美学要素,当然也是由以上二者构成的。分析其各自特色,有利于文化景观的培育和发展。
(一)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构成特色。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动物、植物、山脉、水体以及天象时令等五个部分,每个城市、地区各有差别。由它们构成的城市文化景观当然自有意义[6](P168-191)。
1.植物,有域性的、有生命力的造景要素。植物历史景观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州景观植物资源异常丰富,如有“英雄树”之称的市树木棉、岭南佳果荔枝、香蕉、杨桃、木瓜等树木,泮塘五秀(莲藕、荸荠、菱角、茨菇、茭白五种水生植物),各类奇花异卉,四季生长,“花落花开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多种余荫如盖的大榕树,最能反映岭南气候特色。“榕树文化”或“榕树小社会”景观普遍皆是,正可光大传播。菩提树及达奚从海外带来的菠萝蜜树种,为南海神庙等寺观塑造了一派独特的植物景观。“生态绿城”,是广州的当然目标。
2.动物,包括人自身,地方动物、珍禽异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审美对象;它们与人类还有情感的沟通,共同维持一个和谐的生态。广州人喜爱的市鸟画眉,家禽白鹅、亚热带的孔雀、生猛海鲜、野生飞鹤白鹭(屈大均有“白鹭天留一片霜”景)等都可构成典型的动物景观,为城市增添生气活力与情调意趣。古往今来,在众多的诗词歌赋、书画雕刻作品中,关于动物景观的描写时常紧扣“四地”主人翁们的审美心理活动。保护、观赏动物景观是生态伦理的文明进步,代表广州特质的动物景观值得认真规划,不用担心宗教式的迷狂。
3.地质,主要指山脉走势及地层形态所表现的观赏界面。白云山、越秀山及市区残留的若干山头,是广州最为宝贵的山林景观;一些在平原上露头的岩石岗地,如赤岗、石马岗、琶岗、七星岗、江心岛屿等,是城区造园建风景点特别敏感的好地段。如赤岗、琶岗早为先人建有风水寺塔景观,且与“四地”历史故事有关。现阶段保护自然环境比建高楼大厦更为理智、更得人心。开发强度不能大,只梳理、点缀小品即可。
4.水体,它是景观中最为生动的要素。打造“花绿水”城,乃生态环境的基本底色。广州水体景观首推珠江一江多岸,宜缔造变幻无穷的水光绿荫边际效应。当年南海潮头的涨落为城头观景带来十二分的激情。古城“六脉皆通海”,千年商贸活动多发生在水边,十三行夷馆乃风靡全球的一道海丝文化水景风光。沿江临海100多座炮台,更是中国近代史上挥之不去的悲壮之景。
5.天象,广州亚热带的气候和岭南风物,全球北回归线独存绿洲的景观现象。这能带来天象时令独特景观的变幻之美。当中国北方地区正遭寒冷季风侵袭之时,南国广州却是一片风和、气暖、花芳袭人的景象。这种季节差异之美以及与此相关的“避寒旅游”活动、南亚冬至日的节庆典礼、习俗风情,正好与北方的“避暑旅游”遥相呼应。
(二)人文历史景观要素构成特色。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保持城市文化景观的连续性特征是十分重要的。人类本来就有从历史文化中直观自身和周围景观环境的天性,而这种天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表现得尤为强烈[7](P32)。广州名城历史人文景观,是千百年来的创造成果,它反映了市民人员的行为准则、伦理观念、道德风范、理想意志、精神品格和价值观念。
1.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形态特色传承较好。现代城市文化景观形态都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改造形成的。广州商家的“西关小姐”、华侨风度的“东山少爷”,“乞巧节”、“扒龙舟”等动态景观,可发挥世界名城地域性特色文化的传播作用。
2.海外文化对广州建筑文化景观的影响较大,开放、吸纳海洋文化要素是其特色。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积极开放的精神呼唤海洋文化的发扬光大,由此并滋润了广州城市景观近现代化变革而成为岭南地区的模范市。
3.广州是全国采用地方语言最为典型的地区。广州乃华侨之乡,粤语文化也是流传全球的一道风景。广州的世界元素应该有“粤语及其各种文化景观”,这有利于广州构建“世界名城”的特色形象,应该专门抓。
4.拥有广泛群众社会基础的集称“八景”文化景观,富含城市美学、经典哲学内涵。它对充满“儒、道、释”三元文化精神进行了由衷的歌颂,寄托了广大市民的美好理想。自宋代至今,“羊城八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总的思路和审美特征变化不大,多以特色水景为推举对象,符合粤人的“亲水特性”,并带来大量与水相关的纪念性建筑。
四、广州世界名城历史文化景观发展战略
为保证持久性、常规化地培育和建设广州名城,发展21世纪海丝文化,须成立“专门的立法机构”,开展内涵丰富的制度研究,为“规划建设施工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规范,实施科学管理。同时成立有民主性的“学术研究性监督机构”,开展名城文化景观的研究、宣传,并对开发管理部门、规划设计部门、施工单位的行为进行监督。民国时期广州分布全城的骑楼文化景观,就是因依法行事而取得的好成果[8](P36)。针对广州的现况,可否从发展历史景观入手,构建世界名城的文化景观特色。
(一)城市新型项目,必须维系城市历史景观形态的延续性。进入21世纪,广州以城市外围扩展和城市内部重组作为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特征,并导致城市景观的巨大变化。迫切需要如何恰当地把城市拥有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因素和具有历史意义的人文景观因素组织到不断变化、发展的城市工程体系中去,使各种城市组成部件——生活区、文化区、旅游区、生产区等,都成为完美健全的,可居、可游、可赏的风景园林区。用千年不衰的传统集成文化景观,塑造世界名城形象。维系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不是拖现代化建设的后腿,而是促进名城优质快速健康发展。
(二)用“四地”基本要素,构筑广州文化景观深层次的美。“四地”之中,“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影响其他“三地”,最体现广州的本质根源。无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历史文化名城景观资源,都能在现实生活中,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找到造景的结合点。比如,十三行遗址的开发和利用,借此可使衰落的古城区改善复兴,形成一个大型商埠文化旅游区。不但有利于开展商贸旅游活动,而且还有利于加强同世界各国文化交往,使历史街区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历史文化名城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应以拥有众多优美的名城文化景观而增添自豪感、荣誉感。比如,岭南园林集大成者——海山仙馆,可谓涉外贸易活动的场所。广州有200多处文物古迹,文物古迹跟园林结合,既能有效地保护文物价值,又能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推动社会精神文明。
(三)应对城市的恶性膨胀,构建世界级风景园林或湿地公园。广州的生态敏感地带,无论是山脉还是水体,无论是岛屿还是岸线,无论是森林还是湖泊,都应该优先构建风景园林,不能毫无生态伦理精神去搞商品房开发。学习扬州、杭州、苏州等城市本来园林就非常丰富,还依然注重大规模的风景园林开拓建设经验。广州的白云湖、海珠湖、南湖等,应进一步完善成为类似西湖、瘦西湖那样闻名千年的城市湖泊风景区,让园林在城中,城在园林中。官员应以苏轼、白居易、柳宗元等为榜样。
(四)利用高格调的传统艺术小品,提升名城文化景观的品味。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体现在城市的外观形象上。特别是用美学的观点,指导城市规划、旧城更新、园林绿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显得特别重要。城市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城市的道路、广场、公园等等,都应有文化个性和艺术感。城市雕塑是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重要着力点,是城市共有空间中“最传神的眼睛”,是“青铜和石头等材料写成的编年史”[9](P124)。广州大力发展具有“四地”特色的城市雕塑,可提升广州的文化品味,塑造世界名城的景观,使人们自然而然涌起一种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精神与追求相映照的文化厚重感。但这与非人性化、超常规尺度的做法是无缘的。
(五)利用各种市政设施要素和历史遗存,整合城市文化景观。广州古城区有不少城市公园、宗教古迹和革命纪念性建筑景点景区,给人印象是“只有星星不见月亮”,难以形成大气候,难以勾画出城市历史文化形态的整体概念。我们应采取串联景区景点的手法,集点为串、集串成面,用连续性的景观要素构筑古城商都的整体形象,开展连续性的观赏活动。比如,用景观视廊联系景点景区,能使人们在视线上控制文化景观的整体(起码也是某一街区)格局,减少景区景点孤立感,增加网络效应;用动、植物绿色生态通道,加强景观间的联系;用传统骑楼街或历史名街名巷联系风景点(区),为游人增大历史空间感;利用山脉、水系,建立城市山水生态文化景观的整体形象;利用废弃的铁路,加以绿化,联系各主题景观。
(六)松绑文艺创作演出交流的管制制度,活化名城动态景观。在南粤特定物质文化景观空间中,鼓励百姓自办民间艺术团体,构成名城动态旅游景观[10](P297-306)。广州地区民间崇奉的南海神(菠萝诞)、妈祖(天后)、龙母、何仙姑、金花夫人、黄大仙等,以及围绕这些神祗开展的各种民俗活动,多与海洋、与水有关。民间游艺如“鳌鱼舞”、“醉龙舞”、“鲤鱼灯舞”、“赛龙舟”、市桥的水色、沙湾飘色等;民间戏曲如“粤剧”、“粤曲”,“咸水歌”、“龙舟歌”、“摸鱼(木鱼)歌”、“南音”等;民间工艺如广绣、广彩、广雕等,亦与海洋文化息息相关。对广州而言,应该让这些民间艺术,更加集中地展示世界名城的生机魅力。
[1]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产生的作用和战略意义[EB/OL].http://www.zgghw.org/html/ dongmanchanye/guonadongman/20131020/24302.html.2013—10—20.
[2]甄人.岭海长风,气贯长虹——广州“四地”概述[M].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
[3]周霞.广州城市形态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刘永德、三村翰弘、川西利昌等.建筑外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马克思著,朱光潜译.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6]杨苗青、刘小刚.文化都市——大城市以文化论输赢[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7]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8]黄俊铭.清末留学生与广州市政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9]顾涧清、陆穗岗.广州城市雕塑规划的美学构想[C].广州市第六次文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1.
[10]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李三虎
Z320
A
1003—8744(2016)05—0016—07
*本文系广东省科协“广州世界名城文化景观发展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2016—9—1
杨宏烈(1946—),男,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旅游文化研究所所长,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