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2016-10-31黎国林王云峰
黎国林 王云峰
(1、广州市商务委财务与运行分析处,广东 广州 510170;2、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广东 广州 510070)
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黎国林1王云峰2
(1、广州市商务委财务与运行分析处,广东广州510170;2、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70)
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既是巩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战略支点,又是广州从“千年商都”向“现代商都”跨越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城市全球化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趋势的客观需要。然而,对照世界先进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发展实践,广州在贸易方式、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发展动力等方面尚存在差距和不足。建议以“腹地型”国际贸易中心为主要模式,科学定位主要功能和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集聚全球高端要素,打造一批核心交易平台,培育广州外贸竞争新优势。
国际贸易中心;模式;路径
2015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三中心一体系”建设目标,这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国际贸易中心是广州建设“三中心一体系”的核心战略之一,笔者将围绕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一)承载国家战略使命——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巩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战略支点
自2010年国家提出广州为国家中心城市后,2016年2月国务院在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赋予广州更高的城市定位,即“广州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在本质上是由国家布局实施的国家战略,并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贸易中心是国家赋予广州的重要战略使命。而且,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在巩固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中发挥着基础与先导作用,因为只有汇聚商流和客流,才能带来物流、货币流、信息流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转和集聚。近年来,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强化,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81万亿元,已超越香港与新加坡,并连续27年居国内城市第3位;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521万人次,居全国第3位和世界第11位;广州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5.21亿吨和1762万标箱,分别居世界第5位和第8位。
表1 国际部分主要城市GDP和贸易规模比较单位:亿美元
(二)实现城市功能嬗变——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广州从“千年商都”向“现代商都”跨越的内在要求
广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对外通商口岸,享有“千年商都”美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州商贸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提升,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商贸城市。然而,传统商都正在向现代商都转变:贸易内容从单纯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的延伸;贸易网络从依赖实体贸易网络向虚拟贸易网络拓展;贸易主体从单一的商品批发和代理企业向跨国采购商、国际品牌商等多元发展;贸易功能从传统的商品集散为主向以配置资源和整合市场为主的方向提升。[1]但广州优势仍然停留在低层次商贸业、传统交易方式和浓厚商业气氛上,而商端商贸业态、现代交易形式和有全国影响力商贸企业发育不足,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推动“千年商都”向“现代商都”转型。
(三)站在经济全球化前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适应城市全球化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趋势的客观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深化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城市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市国际化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国际贸易中心则是实现一个城市国际化的前哨跳板。按照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GaWC)对全球200个城市2014年全球化指数(共五个梯队)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处在第三梯队第三等级,在大陆入选城市中排在第三位,且在第三梯队中从2010年的第二等级跃升到第一等级,反映了广州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地位稳步提升。而且,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重心东移速度加快,亚洲正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而世界每一次经济重心转移,都会催生和孕育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因此,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正好与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形成历史性交汇。
(四)抢占城市发展先机——国内许多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国贸易中心
上海于1992年就提出,并于2001年国务院审批上海城市规划时确立了“建立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宁波、青岛分别于2011年、2013年发布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纲要;2011年,北京发布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意见,深圳印发了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中西部城市也不甘落后,成都2014年提出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国际化消费目的地城市,郑州也提出依托国际陆港和航空港,加快由“国内商城”向“国际商都”战略转变。因此,国内主要城市纷纷抢占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发展先机,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自然也不能错失发展机会。
二、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差距与制约因素
(一)交易方式方面,尚未形成具有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网络核心优势
现代贸易活动大多依靠信息网络进行,并可实现商流、物流、人流高度分离和远程交易,对信息网络、交易平台和客户关系的依赖性大大加强,这正好是广州的“痛处”。全市890个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超8000亿元,但仍停留在现货、现场、现金的原始交易模式,缺乏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
(二)市场主体方面,缺乏具有广泛资源配置能力的总部经济和商贸龙头企业
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凭借其完善、发达的综合功能体系,成为国内外跨国公司和总部经济首选地和孵化器。如美国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1/3以上将总部设在纽约;日本10亿日元以上资本金的大企业中,50%以上在东京设立了自己的运营设施。据2015年最新统计数据,在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广州仅有2家、12家和9家,与北京、上海差距大;在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数量上,也落后于天津(15家)、深圳(11家)和重庆(10家)。虽然广州商贸经济总量大、主体多,但缺乏全国性商贸龙头企业,更无全球性商贸跨国公司。2015年中国有14家企业入榜全球零售企业250强,其中香港、上海和北京分别有5家、2家和2家,而广州无一家(见表2)。
表2 世界、中国500强和世界零售250强企业分布情况
(三)市场体系方面,要素市场和价格话语权发育不足
拥有全球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不仅是一个城市作为国际交易中心地位的体现,也是城市战略资源配置能力和价格话语权的反映。如纽约是石油、有色金属、黄金、天然橡胶、棉花等商品国际交易中心,伦敦是石油、有色金属、金融、黄金、谷物等商品国际交易中心,东京和新加坡是石油交易中心,香港是黄金交易中心。上海拥有商品期货交易所(SHFE)、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等国内唯一或为数不多的要素市场交易平台,并在上海自贸区设立8个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其中铜的“上海价格”、螺纹钢价格指数已成为国际市场重要风向标。截至2014年底,广州已建成14家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除广东塑料交易所、鱼珠木材交易中心的塑料和木材等大宗商品及其价格指数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外,其它大宗商品的交易规模、影响力和话语权都有待提升。2013年广州14家大宗商品交易额约3300亿元,而上海大宗钢铁交易中心(SSEC)电子交易平台2010年交易额就达4707亿元。
(四)在发展动力方面,商贸吸引力、辐射力和创新力不强
国际贸易中心都是全球顶级零售商和一线品牌的首先地,均是享誉全球的购物天堂,但广州对全球顶级商家和世界知名品牌吸引力不够。如从全球顶级零售商入驻来看,广州只有区区的8.7%,而上海、北京分别达到38%和34%,最高的是伦敦达到56%;在全球一线品牌入驻比例方面,广州为48%,上海、北京分别为74%和67%,最高的香港达到84%。在流通成本不断上升和电子商务冲击下,传统商业创新乏力和转型缓慢,导致全行业经营困难和收缩阶段。而且,由于内外贸体制长期分立造成国内外市场、内外贸流通网络脱节,商品流通国际化不足。目前,在广州零售市场上销售90%以上是中国本土产品,国际商品所占比重偏小。
而且,广州进出口集聚和辐射力不强。2014年广州市579亿美元进口额中89%供应本地,只有11%供应外地,对外辐射力偏弱;当年由异地企业净收购我市出口额达394亿美元,出口集营运和集聚能力也显不足。服务贸易不仅滞后于货物贸易,而且与上海、北京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广州服务贸易为357亿美元,占全市对外贸易比重仅为21%,只有上海、香港和新加坡服务贸易额的20%、19%和14%。此外,贸易与金融是一对孪生姊妹,金融服务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贸易发展水平。然而,广州金融产业和金融创新与国内先进城市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2888亿元、2861亿元,而广州仅为1629亿元。
表3 入驻知名零售商和品牌的比较
三、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模式选择
(一)在贸易模式构成上,以建立具备内贸和外贸双重属性的“腹地型”国际贸易中心为主要模式
“腹地型”国际贸易中心(又称加工贸易主导型)是指依托国内广阔的腹地,以国内完整而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为支撑形成的国际贸易中心,兼具国内贸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双重功能。[2]如纽约、东京和伦敦。“转口型”国际贸易中心(又称转口贸易主导型)是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配套的设施条件和人才优势,但由于当地市场狭小、资源贫乏,生产力受客观条件制约难以充分发展而形成的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中心。如新加坡和香港等。从广州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区域经济地位来看,广州应选择具备内贸和外贸双重功能的“腹地型”国际贸易中心为主要模式,形成立足珠三角,辐射泛珠三角和全国,联通“一带一路”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
(二)在主要功能上,具备“商品与货物集散型”和“综合资源配置与高端贸易型”双重功能
“商品与货物集散型”国际贸易中心功能比较单一,主要体现在商品与货物集散方面。它主要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港口设施和贸易便利化环境,以主要提供交易大宗商品和相关交易服务为其基本功能和形式,将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紧密融为一体,成为集合零售批发、口岸贸易、物流配送等项实体功能的国际性贸易枢纽。“综合资源配置与高端贸易型”是国际贸易中心的高级形态,具有“信息港”、“服务港”、“自由港”等特征,具备对全球性一体化综合资源配置的营运和控制能力,在高端贸易、金融、创新创意、航运、法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全球支配地位。广州正处在“商品货物与集散型”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同时兼具“综合资源配置与高端贸易型”功能雏形的国际贸易中心发展阶段,因此需要两种功能同步推进、统筹实施。这就要求广州在进一步强化口岸贸易、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打造购物天堂等功能基础上,大力培育贸易营运与控制、总经济集聚和生产服务等功能,从而形成对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对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国际贸易中心。
(三)在发展形态上,逐步推动“实体型”向“虚拟型”国际贸易中心转型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正在改革传统贸易和商业模式,大量的贸易流量不再经过传统交易场所而是经由虚拟平台实现,世界各地企业和消费者只要通过B2B、B2C、C2C等平台就能顺利完成从信息搜寻、贸易谈判、合同签订、产品报关到物流运输的贸易全过程,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大提高。因此,在电子商务和网络平台基础上建立的虚拟国际贸易中心,是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这要求广州依托现有的海港、空港、专业市场等良好贸易基础设施,加快信息港建设,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强大的发展潜力,建设立体式贸易平台,将广州建设成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一个虚拟型国际贸易中心,实现全方位扩张和跨跃式发展。
四、加快建设广州国际贸易中心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国际贸易中心体制机制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以南沙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为引领,对接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积极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构建进一步扩大开放、公平竞争、进出便利的开放型经济制度框架。深化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着力破解制约批发、零售、餐饮、会展、电商和物流等发展体制机制问题。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深化线上与线下(O2O)、虚拟与实体、平台与终端相互融合,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核心,在全市打造若干个集聚发展、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大力发展市场采购、国际中转、离岸贸易、融资租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保税贸易、检测维修等新型贸易。
(二)集聚全球高端要素,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营运和控制能力的跨国公司和商贸龙头企业
实施总部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本土总部企业,吸引更多企业在穗设立总部、区域总部、跨国运营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共享服务中心,构筑总部经济高地。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协调发展,支持企业以并购投资、股权投资、绿地投资、联合投资等方式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合作,逐步培育全球价值链上整合资源要素能力的领导型跨国公司。尤其要培育对整个贸易过程、贸易收益控制和提供贸易相关服务的商贸龙头企业。一是组建一批真正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具有很强网络控制能力的本市商贸企业集团;二是培育和吸引一批以订单承接和分拨为主要业务的中介型贸易企业,在广州形成订单处理和发包中心;三是依托跨国公司内部产业链整合,吸引跨国采购商、供应链集成商和跨国公司销售中心,形成跨国公司贸易营运和资源配置中心。
(三)打造一批核心交易平台,提升“广州价格”影响力
发挥专业市场集群优势,重点支持服装、茶叶、玉器、花卉、生鲜、水产干货、家居建材等专业市场发展发展成为电子化交易、展贸式结合和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交易中心。建设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商品交易,力争形成辐射海内外的塑料、煤炭、金属材料、粮食、木材、化工、汽车及零配件、机械、珠宝玉石、医药等重点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立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指数编制与发布机制,打造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力、辐射力的“广州价格”。
(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打造“购物天堂”
鼓励大型实体店不断丰富消费体验,向智能化、多样化商业服务综合体转型,增加餐饮、休闲、娱乐、文化等设施,由商品销售为主转向“商品+服务”并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优势流通企业利用参股、控股、联合、兼并、合资、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有序推进天河路、北京路、上下九、白云新城、番禺万博等重点商圈建设,重点将天河路商圈打造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圈。着力引进全球顶级零售商和国际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和品牌旗舰店,逐步完善高端时尚消费产业链条,努力成为知名品牌集聚地和潮流时尚传播地。
(五)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鼓励企业从引进、模仿技术阶段向自主创新驱动阶段升级,逐步实现从“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转变。实施国际品牌化战略,提升“三自三高”产品出口比重。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并购和联合等方式,在海外设立批发展示中心、商品市场、专卖店、“海外仓”等国际营销网络。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把广州建设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示范引领城市。壮大会展产业链,建设会展集聚区,形成以广交会为龙头、专业品牌展会为支撑的国际会展之都。
(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国际贸易中心支撑体系建设
按照“一窗式服务”、“一站式作业”、“一支队伍执法”等模式,建立便利化的政务环境。率先建立个人和企业诚信体系,强化政府事中事后监管职能,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强化国际贸易中心与航运、物流中心以及区域金融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加强金融、人才、航运、物流、专业服务、政策促进等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相适应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1]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新一轮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框架及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09,(11).
[2]上海市商务委.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J].国际商务财会,2010,(1).
责任编辑:周权雄
F740
A
1003—8744(2016)05—0005—06
2016—8—6
黎国林(1973—),男,广州市商务委财务与运行分析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实经济问题;王云峰(1982—),男,经济学博士,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