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资助工作在高校大德育体系中的育人作用
2016-10-31曾少英何萍
曾少英 何萍
摘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大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根据资助育人的特点,对影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进行规避或消除,创新“多元化资助,精细化管理”的资助育人模式,创新资助育人融入大德育体系的“三助育人”思路,创新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高校大德育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66-03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注重思想引导和宣传教育,还要根据“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从思想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工作、就业创业等学生事务管理的德育功能,构建高校的“大德育”体系。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高校大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立德树人的任务,将学生德育工作与学生事务管理结合起来,构建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整体性强的大学生事务管理德育工作机制。具体来说,高校大德育的目标体系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多层次系统,其中,以奖助学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大德育体系和学生事务的重要内容,具有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因此,探索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形成大德育体系视阈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是增强高校大德育体系育人功能的要求。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功能的现实基础
(一)高校开发资助育人功能的可能性
第一,资助理念的引领性。我国对高校资助的理念从最早的基于“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到后来逐步发展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从单一的物质资助到“解困、育人 、成才”分层递进的资助育人理念,可谓育人理论引领功能逐步凸显。具体而言,当前资助理念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以及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资助工作体系的完善,正是得益于这一理论的引领;一是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期望和要求,即通过资助保障,为大学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这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所在,也体现了资助育人理论的指引。
第二,资助制度的导向性。制度是理念的实践化,是工作机制的具体指引。我国针对高校资助工作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奖学、助学和勤工奖学等系列规定,这些规章制度不仅规范了资助工作,实质上还蕴含着国家通过制度化建设,为资助育人工作提供导向的功能。例如国家的助学贷款制度,要求大学生诚信贷款,按时还贷,学会感恩,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责任教育和诚信感恩教育的导向。又例如,高校制定奖学金制度,通过制度引导贫困学生注重全面发展,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奖学金,解决自身经济困难的同时塑造更好的素质,体现了对优秀人才的认可与表彰。
第三,操作层面的推动性。高校学生资助通过大力宣传资助政策、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关注和帮扶大学生,实现资助专项工程,举办大学生奖学金颁发典礼,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进行模范引领宣传,以及签订助学贷款合同等等,体现了社会对高校资助工作的支持,以及高校对大学生资助的重视,更体现了困难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这些操作过程,不仅是人与物的互动,更是一种社会风气和教育精神的互动,高校资助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资助行为,更担负着隐性教育媒介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实现资助育人功能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变化发展,特别是贫困大学生资助诉求的多元化和资助层次的多样化,仅仅解决贫困生的物质和经济困难问题,已经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的高校资助工作的要求。因此,在物质资助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资助育人的范畴和内容显得尤为必要。
第一,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资助需求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十分活跃,容易受到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当前贫困生的思想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一些贫困生存在思想困惑,例如对自己未来感到迷茫和悲观,对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显得消极,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加强对这一类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引导。
第二,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资助诉求不断凸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部分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容易因为一些经济困难、学业压力及情感问题,引发一些心理问题,例如一些贫困生容易性格多疑敏感,较容易内心自卑,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及时整合资源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第三,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资助需求不断提升。贫困大学生由于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等相对于其他大学生处于下风,特别是受制于经济困境,在接受优质教育培训、参加社会实习等方面不尽人意,因此全面发展的资助需求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由于就业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相对薄弱,这就要求高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力帮扶。
二、大学生资助体系育人功能的特点
高校资助之所以也可以发挥育人功能,关键在于其具有隐性教育的特点,因此,要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必须要对其资助育人的特点进行深入挖掘。
(一)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双重育人的特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需要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特别是需要自我价值的满足与实现。大学生资助体系也体现了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资助。在大学生事务管理中,物质资助主要是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慰问金和慰问品等有形资助,从经济上帮助困难学生,为其完成学业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资助更多是指在物质和资金资助的基础上,通过一些仪式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对资助行为产生认同和感恩,并推动自身精神世界得到享受,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格。显然,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这两方面的激励和帮扶可谓相辅相成,是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的最好体现。
(二)普遍资助和个别资助统一育人的特点
大学生求学阶段只是阶段性的,因此资助也具有阶段性。因此,大学资助体系首先体现的是阶段性资助的特征,即每个学生受到资助都是一种具有期限性的行为,长则求学期间,短则一年甚至数月,有的资助是一次性如临时补贴,有的是长期性的如助学贷款,有的是年度的如国家奖学金等,但不管何种资助都是带有阶段性的。从期限来看,具有阶段性的大学资助行为所产生的德育影响及存在价值是否也仅有阶段性,或者说,对于离开高校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大学生资助体系育人功能产生的影响是否能持续存在和发挥作用?这就涉及到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长效性问题。大学生受资助阶段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对资助的本质及相关的资助仪式能有较好的认识,因此资助行为蕴含的思想教育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将发扬和传播诚信感恩、助人自助等精神,并对受资助的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这一点来说,资助行为虽有阶段性,但精神和思想受益却是长期甚至终身的。
三、影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一)资助育人意识淡薄不利于资助育人功能的开发
在当前高校的实际资助工作中,资助工作机构和管理者更多地把资助大学工作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或者管理行为,观念仍主要停留在解决大学生实际经济困难阶段,未从育人角度理解和推动资助工作。这表现为:一方面,资助工作者缺乏对资助育人功能的挖掘。一些高校负责资助工作者片面理解资助工作,仅仅将其作为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单一渠道,忽视资助工作中应有的育人功能,使得资助工作未能实现其完整意义上的功能。另一方面,资助工作者也缺乏对资助育人功能的运用。资助工作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一部分,同样担负着育人的任务,高校资助工作者同样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工作人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习惯运用传统的理论灌输、思想引导等德育渠道,对在资助工作中利用有效的抓手开展德育工作不够重视,未能充分通过资助工作的具体事务进行育人工作。
(二)资助育人制度不完善制约育人功能的发挥
制度建设是机制运行的保障,高校资助育人制度不完善会制约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资助过程中的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的分类实施和操作等内容,均为资助工作中关注度较高的内容,也是资助制度建设的难点,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关于资助育人的专门性规定还不够明确。一些高校对贫困生受资助后的社会回馈,以及学生违规申请的处罚等没有作出详细规定,从而出现了贫困学生享有权利多,却不一定兑现相应的义务等情况,资助育人无轨可循。三是对资助育人的评价制度不够重视,当前对高校资助育人评价的指标主要看资助额度,对资助对象的遴选主要看经济状况或学业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心理、思想等问题的综合考量。此外,对资助工作的评价更多是管理者自我评价,缺乏外部评价和过程评价。
(三)资助工作机制未能体现育人的导向性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通过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工作机制,将政府、社会和高校的资助传递给受资助学生。在实施资助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高校资助工作机制显得过于简单,更多的是由资助工作者单向组织和开展,受资助者主要是被动申请和获批,这种资助机制虽然有利于提高效率,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沟通,无法让学生在资助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关怀,更无法开展诚信感恩教育,也缺乏后期的资助反馈和宣传教育,这种纯工作性质的资助过程忽视了资助德育功能的挖掘与运用,未能体现育人的导向性。
四、创新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多元化资助,精细化管理”的资助育人模式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资助育人体系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资助工作提供的经济和物质保障,是资助育人的基础,因此,要继续花大力气丰富资助工作手段,提高资助覆盖面和资助力度。
一是创新资助模式,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勤工助学为内容的资助体系,但在资助面、资助力度方面还不够,未能做到对贫困生的全方位帮扶。因此,要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特别是争取社会资助的支持,借助产学研机制,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奖励。同时,要规范资助标准,明确不同类型资助的不同要求,对资助对象身份进行动态管理。要与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拓宽勤工助学和实习见习的覆盖面,以发挥资助的价值导向功能。例如,开展校企合作,发挥企业的资助育人的主体作用,探索预分配资助。贫困生与企业提前签订就业协议,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在校学费和生活费,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的方式。[1]
二是创新资助服务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资助育人不仅是政策引导,更是在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因此,要通过精细化的资助服务,将资助育人功能发挥出来。例如,将新生“绿色通道”做得更细致,通过一站式申报,规范档案管理,减少申报琐碎环节和审核环节;对于贫困生经济状况调研,可通过学生在饭堂就餐的校园卡查询功能,动态掌握,建立科学的计算模型,了解不同学生的消费指数;运用大数据库,建起“奖、助、贷、勤、补、减、免”资助管理信息平台,同时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个性化帮扶,充分掌握学生思想心理状况等。总之,精细化管理要贯穿整个资助工作体系,使资助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创新资助育人融入大德育体系的“三助育人”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资助工作是大德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也指向同样的目标。因此,在资助工作中,要通过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推动物资资助、能力资助和精神资助的协同发展。具体地说,资助育人工作要围绕“他助、自助和助人”开展“三助育人”。所谓“他助”,就是传统模式的经济资助,包括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而“自助”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校园创业创新活动、实习见习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自立自强,为根本上解决经济困境打下良好基础;而“助人”主要是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营造良好的感恩互助社会风气。在“三助育人”思路中,“他助”是保障,体现了政府、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怀,是解决实际问题;“自助”是根本,体现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根本脱贫的关注;“助人”是精神境界的提升,体现了资助育人精神的升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今后的高校资助工作,要根据“三助育人”,进一步改变资助方式,实现从单一的经济资助向促进贫困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资助的转变。[2]
(三)创新高校学生资助的工作机制
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教育主体的联动参与,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第一,健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要成立专门负责资助工作的领导小组,特别是明确职能部门和基层党委、学生工作队伍的职责,对资助工作进行研讨,对不同阶段不同资助要求进行分工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机制。此外,要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对如何将资助育人纳入到大德育工作中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谋划。如探索动态化、多元化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标准,以及受资助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等。第二,构建高校、社会与家庭的资助联动机制。大学生资助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行为,是落实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现。高校资助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和社会,因此,高校要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的联系,筹集更多的资助金,并且要通过常态化的联系,确保每一笔资助的合理使用,并通过高校搭建的桥梁,让受资助学生与资助方进行沟通交流,弘扬感恩诚信与乐于助人的社会风气。同时,受资助大学生所在家庭既是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要通过高校与家庭的联动,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共同做好受资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创新资助育人的德育方法。除了传统的宣传教育方法,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还需要积极运用情感的、心理的、隐性的方法和新媒体手段,推动资助德育工作手段的多元化,将资助育人的隐性德育功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同果.贫困生教育援助一体化[J].教育评论,2005, (3).
[2]朱松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江西农业大学,2014.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