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慢生活”态度及其塑造研究
2016-10-29孙思琪
孙思琪
摘要:教育的“麦当劳化”在实现了高效、全面控制、确定性及数字化程度增加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个性的逐渐丧失、个体思考能力的缺失以及社会关怀意识的匮乏。我国高等教育相关功能的缺失不应仅从宏观政策角度给出答案,个体的态度及相关行为的改变也能够使得个体更好地进行社会化,从而弥补主体结构与行为之间的偏差。而本文关于“慢生活”的态度塑造研究正是成型于此背景及需求之中,通过分析大学生群体在塑造过程中的类型化特征差异,进而探究相应的路径解决对策。
关键词:教育的麦当劳化;“慢生活”态度塑造
一、研究背景
高校教育的“麦当劳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渗透进高校教育,传统高校教育中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一是日益追求高效率而导致高校教育流于形式化;其二是对数字化指标的苛求程度逐渐增强而导致等级、得分、评分以及排名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其三是随着教育日益强调确定性而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日益遵循脚本设定、学术成果批量化生产等反常现象频繁出现;其四是随着教育系统对学生的控制逐渐增强,导致严格的时间规划以及教育计划被强加于学生身上。
(一)高效率
首先网络化、计算机化的教学系统使得在线考试成为可能,同时教学系统还能够给测试打分,帮助教师把测试成绩输入系统并自动统计出每个学生最后的得分[1],利用计算机给学生阅卷打分在简化考核过程的同时,由于过于注重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忽视了教学本身的目的所在,学生结束一门课程的标志不应该仅仅是一组代表其考试成绩的冷冰冰的数字,而更应该是更有价值的自身深入思考的结果呈现及最终汇报。
其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过使用大量的图片以及提纲式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将知识充分精简压缩而使得上课信息量剧增成为可能,但是图片式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接受知识只是形成了表层化、联想性的记忆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性思考,提纲式的内容在使得教学效率提高、教学内容的增加的同时也排除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极限的预先设定。
(二)可计算性
首先对于学生而言,之所以选择在某所高校就读,主要是依靠一些数字化的量化指标以及学校的等级排名来考虑并选择自己将要就读的大学而甚少有人真正遵从自身的兴趣及特长。
其次对于雇主来说,在招聘毕业生时,也只是根据学生所就读的高校的背景、评分以及排名来确定淘汰的指标,同时也会根据毕业生的成绩、在年级中的排名来判断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学生为了使自己在社会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便会寻求积累更多的证书、学位。但是事实证明,一个人拥有证书的多少、学位的长短、成绩的高低也只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并不能代表全部,而且这些对其真正的工作过程本身并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最后量的因素最为突出的体现是教师职称等级与发表论文的数量直接挂钩。对学术成果数量的强调使得其放松对学术质量的要求,这种彻底量化的评价方式造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彻底扭曲,纯粹的为学术而学术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而功利化、高度计算性的“麦当劳式”的教育却在大行其道。
(三)可预测性
首先教育环境的可预测性在于僵化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群体不得不被环境所压制并且根本不允许反抗,甚至连反抗的念头都不许存在。
其次当整个教育大环境并不允许个性鲜明的学生出现的时候,当老师并不会将激发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所向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的时候,当学生认为学习并不是为了真正获取知识而只是认为这是自己的一个任务的时候,遵循着相同套路而不断复制出相同的学术成果的现象大量出现便也不足为奇。
(四)全面控制
首先高校教育对学生的控制体现在学校不仅教育学生要遵守权威,还要求他们支持那种理性化的机械的学习程序以及客观的测试程序。
其次严格的时间以及教育计划被强行加诸于学生身上,时间的控制体现在学校从来不会考虑一门课程到底真正让学生接受需要多长时间而只是会根据设定好的课时安排而决定讲课进度,而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接受效果则完全被排斥在这种时间控制之外。此外,一些隐藏的、已经内化于人心的“规矩”也早已控制了学生的思维。
二、研究意义
高校教育功能性缺失的消极影响。教育的“麦当劳化”透视出我国高校教育系统本身相关功能的缺失。这种功能性缺失导致大学生群体普遍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并进一步导致个体的社会问题关怀意识下降,态度凸显性能力显著不足,久而久之,个体逐渐退化为一个“冷漠自私、丧失个性”的“单向度”的人。
(一)个体个性的丧失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提到:“逃避自由的另一种表现是人变成一架自动机,这种人格的主要特征就是按照他人的期望做人,所谓的自我不过是外部世界对自己的期望的直接表现罢了。”中国的学生往往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我们从儿时起个人的感觉就不断地受到压抑,大量自发的感情被感觉的赝品所取代,一切创造性的思想和创造性的活动无不受到社会规范的压制,我们逐渐变得不会激动,变得既平静而又对一切失去感觉,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学生的悲哀,也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二)个体思考能力的退化以及自主意识的麻木
萨那姆在《习俗》一书中曾说过:“社会规范的神奇力量就在于它能够使任何事情变成正确的事情,又能够使得任何事情不成其为罪恶。”教育规范对于中国大学生的压制在于这种规范使得学生群体的主体性缺失而只剩下了对规范的依赖性,这种依赖进而导致学生群体怠于依靠自身的思考能力来应付生活世界的变化,也导致学生群体对于“社会的主人”这一主体性角色身份构造过程中的缺位。
当教育的“麦当劳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高度现代性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逐渐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对自身的反思能力以及个体本身鲜明的个性,学生如教育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一样,逐渐成长为“同质同性”的“现代化教育产品”。
三、研究结果
弥补高校教育功能性缺失的路径探究——“慢生活”态度塑造。当以往的研究多从宏观以及中观角度给出答案时,譬如调整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推进高校类型化定位、推进创新型教育以及参与式治理,笔者发现较少的研究成果是从微观的个体层面给予对策支持,即缺少作为当事人的学生群体的发声。而本文有关于“慢生活”的生活态度塑造研究正是成型于此背景之中。“慢生活”强调一种效率与休闲的平衡[2],它主张个体通过增强对自身以及对社会的反思能力,进而主观性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现状,从而使个体生活的更加平衡、更加自然、更加轻便、更加健康。大学生群体塑造起“慢生活”的生活态度不仅有助于其自身重新建构起群体遗失的个性、促进个体思考能力以及反思能力的再发展,而且有助于弥补社会结构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偏差。
(一)“慢生活”概念详析
“慢生活”是指一种健康合理的生活态度,它主张人们可以自主掌控时间,在生活中找到忙碌与休息的平衡,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自由、合理的安排[3]。同时它还主张人们时刻以一种批判性以及反思性的眼光看待自身以及看待我们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及时的反身性思考。当此理念作用于学生群体时,则主要强调时间的合理规划、学习行为的高效安排、健康合理的日常休闲等多方面内容,但最为重要的是它强调个人心态的平和与闲适,具体表现为以自信的心态面对未来、以清晰的思路规划生活、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得失。
(二)研究对象选取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首先处于高校教育系统的严密控制以及监督之下,对高校教育的日常生活实践有充分的个体性体验;其次大学生群体处于“学生”以及“社会人”两种角色身份的转折点,角色身份的固有性冲突使其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充满了迷茫与不安全感,冲突性的角色困境更有利于激发对象本身的反思;最后此群体自身素质较高,不仅能够对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功能缺失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也能够反思自身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慢生活”理念。
(三)主体群体类型化特征分析
1、认知-解释层次
认知-解释层次是基础层面,它是改变自身生活态度以及生活方式的前提,有了前提,对慢生活的价值层次以及策略层次才会有根可循,如果没有认知层次的转变,行动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认知-解释层次上的改变可以增强慢生活方式的说服力度,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认知-解释层面上的群体差异着重体现在“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生活态度的划分上。
功利主义意在强调这是一种强烈的结果导向和强烈的目标导向的态度认知,持有这种认知态度的学生群体往往在进入大学之前就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生活与学习目标,他们往往会趋之若鹜地追求自身竞争力砝码的增加,这一类群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的积极且活跃,会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而且即使有的人并不是出于真心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甚至有的人十分厌烦自己目前的生活,但是他们也会明确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追求个体竞争力的增强、确保自己不会被社会淘汰。这一类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得极具计划性,而且这种计划性更多地体现在一种长远的目标规划上,体现在对未来理想的生活状态的追求过程之中。
而与之相对的理想主义则更加强调一种现阶段生活的满足,这是一种强烈的阶段导向、强烈的兴趣导向的态度认知。持有这种认知态度的学生群体会表现出一种对规范的反抗以及对个性的需求,他们往往会成全自身的兴趣之所在,无论这种兴趣是否与学习相关,他们往往向往一种随心而欲、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类群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会根据兴趣方向而改变自己的表现,他们往往会强调现实现在的满足而不对未发生的未来而考虑过多。
2、信仰-价值层次
信仰-价值层次是核心层面。它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也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追求,体现着高度伦理的理想以及人们不惜为之献身的伦理精神,这是最能引诱人心的一个层面,是进行价值评判的尺度。在信仰-价值层次上的群体差异着重体现在“有限自由与无限自由”的信仰-价值的划分上。
无限自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自由与放纵,慢生活不是毫无理由的单纯放纵,更不是不负责任将自己推向毁灭的深渊。这是一种强调休闲与效率的平衡的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一种不加前提、不加节制的放纵,那并不是平衡,而只是彻底将生活导向休闲的一边,彻底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以学生群体为例,身为学生如果没有扮演好学生的角色,履行身为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完成作为学生的必需任务,而是天天沉浸在所谓释放自由与个性的各种兴趣活动与休闲方式之中,就必然会是一种无限的不负责任的自由。
而与之相反的有限自由则是真正在追求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真正在找寻自己的心之所向,真正在寻求心灵的彻底放松,这是一种以更加自信以及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未来、面对挑战的价值观念,持有这种信仰-价值的学生群体并不惧怕未来,他们相信在社会异质性程度增加、生活复杂性增加的今天,如果不从深层次的信仰-价值方面转变,那么即使外在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性再强,心灵也终究会有不堪重负的一天。
3、策略-筹措层次
策略-筹措层次是重要的结构层面。它包含着中长期的目标,以期把自己的价值信仰落到实处,是向现实生活迈进的关键层面,是最具实践性的层面,使得信仰脱离绝对而纯粹的观念性质并转化为现实的实践活动。在策略-筹措层次上的群体差异表现在“兴趣多元-兴趣单一”的划分上。
真正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人一定是善于培养与挖掘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逐渐将自己的兴趣发展成自己的特长的人,这一类群体在学生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根据访谈结果显示,这一类人的综合素质十分突出,拥有众多特长以及兴趣爱好,能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日常休闲规划的十分合理且高效。
而与之相反的是现在中国众多的大学生已经没了兴趣与特长,日常的休闲即为沉溺于网络,在虚拟化的世界中妄想着追求心灵的安憩与思想的放松,没有了兴趣,便失去了发现生活的美好的眼睛,也失去了追寻更有意义的生活的动力,更失去了充实与增进自己能力的机会,对于同你我一样的中国大学生来说,这不能不说是可悲的。
(四)“慢生活”态度塑造的对策探究
1、从规则向主体的转向
福柯曾述,在现代社会中,主体是规则得以实现的躯体,规则通过主体而得以实现。在传统的教育语境之下,教育规则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只能服从于社会规范。因此在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与发展过程中,实现由规则向主体的转向实则反映出主体意识的觉醒,反映出主体主动寻求能够更好地为个体的行动选择提供意义解释的文化符号与道德范式。
2、建构合理的主体话语体系
海德尔的文化科学的核心观点即认为人们日常的话语体系反映着人们的思考方式与情感方式,具有道德性的人的核心要素即为话语结构,话语结构是指强调主体的一种至高无上性,强调主体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与事件中建构合理的话语体系并通过这种话语体系不断加强新生的生活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构建。
3、时空秩序的合理安排
时间秩序与空间秩序从本质上来讲实则是一种道德秩序,一种情感秩序。合理的时空秩序的安排能够使主体自身的社会资本、道德信仰与外在的社会规范处于和谐的互动关系之中,明确划分主体与规则之间的明确界限,既有利于增强主体对自身的一种认同感,同时也为主体提供一种温情与意义。
四、小结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催促着学生群体反思现实、反思自身。正在逐渐成长起来的这一批同期群正是在社会转型期与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对个性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自信是这一同期群典型的人口特征。因此大学生群体一时的迷失只是其个性受到长期压抑的结果,一旦找寻到突破口,必然会迅速发生改变。
学生时代塑造的“慢”理念将会伴随我们一生,它会使得我们时刻保持心灵的平和与安憩,它会使得我们淡然面对得失,它会使得我们高效工作、健康休闲,它会使得你我这样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群体更好的进行个人的社会化并进一步促进自我的全面均衡发展。
我们应该谨记,生活不是仅有面包,更有诗和远方!(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乔治·瑞泽尔.社会的麦当劳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2] 卡罗·佩屈尼.慢食运动——为什么食品要讲究优良、情结与公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3] 卡箩·奥诺德.放慢生活脚步——全球化的减速运动如何挑战对速度的崇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