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推进作用
2016-10-29郭智群韩继光
郭智群 韩继光
摘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专业课具有学时长、占比大和载体资源丰富等特点,可以开辟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园地。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发掘核心价值观教育潜力进行教学引导,提升职业道德做出行为表率,注重实践养成指导实习实验,严肃学风考风强化诚信意识几个方面来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110-2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对公民个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主力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学生个人价值准则构建还不完善,根基不够扎实,同时受到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形式主义等意识的冲击变得飘摇不定。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只有在坚定正确、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个人价值观基础上才能自觉自愿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浪潮中,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系统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主阵地,专业课是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课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在理论教育上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其机械性和浓厚的政治化色彩常为学生所诟病。专业课为大学生将来就业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专业理论基础,与学生利益息息相关,能更多吸引学生关注度。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应将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有机统一起来,利用专业课优势多方位多角度提升培育质量。
2 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2.1 专业课具有巨大潜力
一般而言,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课的学习时间较长,通常需要花三至四年时间来逐步完成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能够通过长期点滴积累巩固培育成果。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体系中专业课占比大于基础课程,利用专业课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较为广阔的阵地。专业课程的开设在一段时间内较为稳定,其载体资源丰富,核心价值观培育素材众多。专业课程常常伴随相应的实验、实习,能够为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平台。因此,专业课开辟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园地具有巨大潜力。
2.2 核心价值观反作用于专业课程学习
在专业课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有利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而且不断内化的核心价值观将反作用于专业课教学。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精神的培养能够提升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肩负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责任意识,形成学习专业知识的内部驱动力。“敬业”意识的养成,可以滋养大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认知需求和兴趣。“诚信”品质的培育不只是杜绝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弄虚作假、不剽窃抄袭、不挂羊头卖狗肉的有力法宝,也是大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承担社会角色,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思想精神基石。马克思曾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指人必然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学生之间关系以及师生关系是大学生面对的基本社会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友善”是前提条件,更是处理复杂社会关系的目标和方向。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更加客观设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友善。
3 专业课教师如何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的价值标杆,专业课教师从自身进步需要出发应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师德修养;另一方面,教师为人师表,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甚至有可能成为学生模仿对象。所以,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的前提下,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3.1 发掘教育潜力进行教学引导
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专业课教师,应积极探索怎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使之转化为专业课的教学目标,贯彻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因素,坚持改革创新,从课程的发展历程、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多方位对所授课程进行讲解,增强专业课吸引力和感染力,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例如,通过介绍学科领域中杰出先驱的科学研究事例,归纳所传递的社会价值准则,鼓舞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使命感。专业课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多数指向大学生将来就业方向,认识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但可以开阔大学生视野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立体网络模式,还能促进学生逐步理清职业方向明确职业追求,提升大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加强开发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而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和创新研究,体验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3.2 提升职业道德做出行为表率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其价值观、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都对自身发展和学生成长产生直接影响。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公民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专业课教师应该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教学中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奉行和谐友善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客观评价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以明礼诚信的态度处事,友善团结的作风待人。教师用优良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学生耳濡目染,逐渐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提高综合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3.3 注重实践养成指导实习实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依靠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教学素材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验证理论,提升和固化核心价值观。实习、实验是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认识自然科学规律,创新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专业课教师应充分把握实验实习的教学资源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部分实验中需要学生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教师要适时指导并提倡和谐友善的价值观念,要求学生注重协调配合团结一致。既增强了学生友爱互助观念和动手能力,又有效利用了实验设施设备,为实验的有序开展奠定了牢固基础。实习过程亦是如此,合格的产品都是经由设计研发、投入生产和检验出厂等流程顺序加工完善的,无论参与其中任一环节都需要与上、下游工艺协作一致,讲团结、讲友善、能吃苦耐劳才能通力合作使生产线准确高效。因此,专业课教师要在实验、实习的指导过程中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发挥实践的养成作用,切实加强实践育人建设。
参 考 文 献
[1] 喻慧.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探析——以多元文化态势为视角[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3:263-264.
[2] 韦莉明.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J].高教论坛,2011,10:13-15.
[3] 金国峰.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前沿,2014,9: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