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教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下的分析

2016-10-29刘蓓

关键词:保护环境舞蹈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蓓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步充分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高校教学中是进行保护的重要形式之一,此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也可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其中高校舞蹈教学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任。本文分析了高校舞蹈教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并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实施途径,以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地传承。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92-2

0 引言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学术传承的重要基地,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艺术教育不仅仅只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条新路子。纵观我国古代舞蹈的发展历史,每个发展的鼎盛期都是在对前朝各地及各民族舞蹈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继承发展的,舞蹈等艺术事业的发展也昭示着国家的繁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并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以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在此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下,将其保护工作纳入高等舞蹈教学中,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化的保护系统。

1 高校舞蹈教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出自于民间,各地区众多的文化遗产,在形式及内容上尽管有着千差万别,看似毫无关联,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传递着中国的古文化。非物质文化传承不仅是政府及其传承人的重任,也应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向社会输送各类的人才,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中,可以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教材。其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高校舞蹈教学中,可促进传统舞蹈的传承,并且艺术人员对艺术的形式又很强的敏感性,他们可以从现代化的角度发现这些传统舞蹈的美感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对传统舞蹈的考察和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目前重庆市的传统舞蹈文化遗产有270余项,并且发现一些拥有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秉承着将知识与传承结合起来的优良传统,注重学生的学生的实践及理论知识的培养,开设了特色的民间舞的课程,使其学生增强了保护及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不仅如此还调查了解到,重庆市有10各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100余项,除了传统舞蹈之外,还包括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民俗,因此,无论从何种方面进行考虑都必要将其引入到高校教育中。

高校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基地,不仅有良好设施条件和网络条件等,还有大批的求知学子,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极大推动民族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播,并为整体的非物质文化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传承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教育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的途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仍然不规范,仍处于探索之中。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未列入学校的常规教学计划,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应景性,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性;二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大都教育落后,很多地方都缺少合格的教师,因没有教师,一些本应开设的课程无法开设,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三是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较少,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邀讲授传统技艺也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四是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和教学设备。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3.1 文化理论与舞蹈教学相结合

一直以来,高校舞蹈教学都是以传授专业舞蹈为主,而对民间舞蹈及乡土舞蹈是相对排斥的,这使得广大高校舞蹈学子只注重专业艺术舞蹈的提升,而忽视对舞蹈内涵及文化素养的提升,影响了舞蹈文化的传承及保护。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在舞蹈教学上要加强对相关文化知识传授,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提升对舞蹈深层文化的了解。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首先要提高舞蹈专业理论课程的数量,并采用言传身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民间舞蹈及专业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技能;其次,积极开展对授课教师的政策培训,让其能及时了解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便能更好地开展舞蹈传承工作;最后,加强机构建设,在教学机构改革中,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使得高校舞蹈教学理论课程的得以顺利实施。

3.2 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因此,培养舞蹈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尤为重要。为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就要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民间课堂,并在实际的民间课堂学习中,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渗透在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弥补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的不足。例如:

①实施民间舞蹈采风课程,组织学生到不同民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对民间舞蹈的有关形态、服饰、队形以及相关舞蹈方面的文化进行实地调研、记录。这种形式的课程,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对乡土舞蹈的学习,也可以拓展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②聘请不同民族的有关舞蹈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专家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丰富学生课堂的多样化,提升广大舞蹈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承担的责任感。以上为实施实践教学的部分形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依据其自身的特点不断完善其课程方案。

3.3 构建高校、政府,以及传承人的合作模式

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及传承的过程中,并不一定只依靠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可依据其发展的需求,可是让高校、政府、传承人共同合作,构建新型的保护及传承模式。在整个新的模式下,学校承担着基础的舞蹈教学作用,政府起着整合与协调实的作用,传承人起着核心的传承作用,他们三者各自发挥所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协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时代不同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地位,因此,在他的传播及传承上要运用多种保护措施,使得在科技发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有所增值。

4 结语

从古至今,舞蹈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程,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以及广大艺术工作者自觉采取实践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良好的保护环境下,高校舞蹈教育重要性和优势越发显现出来。因此,要想有效落实舞蹈文化到高校舞蹈教育行为中,必须让文化理论与舞蹈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课程的开设、构建新型传承模式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舞蹈教育与文化传承完美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学体制。

参 考 文 献

[1] 何永琳.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背景下广西瑶族长鼓舞的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5(9):239-239.

[2] 李洋,张宇.浅析高等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启示[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6):237-237.

[3] 陈春.湖北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的探索[J].才智,2013(24).

[4] 刘超,张庆松,马玉清,马波.地方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研究[J].智富时代,2015(2).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舞蹈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