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与人性的多重追问
——对电影《冰河追凶》的解读
2016-10-28刘长亮
刘长亮
正义与人性的多重追问
——对电影《冰河追凶》的解读
刘长亮
人为何而犯罪?又为何忏悔?自新本格派推理兴起以来,犯罪故事的悬念逐渐由精妙绝伦的犯罪过程的设置转移到了对犯罪动机的深度追问。每个人的犯罪都有所缘由,人性之恶与命运压迫在此交汇,并绘出了深沉的伤悲——无论对犯罪者抑或受害者。2015年上映的国产悬疑电影《冰河追凶》,以多重叙事结构并进的剧本手法,冷酷寒峻的北国背景,辅以众多大咖明星的精彩演技,在悬疑犯罪片的类型包装下,向我们追问人性与正义。
该片由徐伟执导,亦是徐伟作为导演的出道之作,其先前的作品如《哭泣的女人》《秘语十七小时》已向我们展示了其精湛的实力。同时,梁家辉、佟大为等实力影星的加盟,则使《冰河追凶》的故事得到完美演绎;而周冬雨、魏晨等偶像明星的参与,亦为这孤冷的北国背景增添几分鲜艳。该片讲述了在零下四十度极寒之地,以周鹏(梁家辉饰),汪豪(佟大为饰)为首的两名警察,深入冰河之中,追寻凶手的故事。
电影《冰河追凶》海报
一、 多重叙事下的悬念制造
对于一部成功的电影而言,悬念的设置与揭晓向来是情节设置与故事逻辑的重中之重。悬念即是一种引导术,它引导观众逐渐脱离自己在观看的“事实”而进入影片的“事实”中。而不同的悬念,则构成不同的“注意中心”,在影片中,交替的表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注意中心,构成了剪辑与叙事的基本原则。从基本的叙事结构上来说,《冰河追凶》由冰河追凶案与王建设失踪案两条线索所构成,而从多重叙事结构来说,则包含了亲情主题,环保主题以及经典的复仇主题。在下文中,将探讨影片中多重叙事下的不同主题的悬念制造。
(一)以矛盾冲突深化思想内核
在影片开场,无限宽旷的冰河世界里,凶手李永胜(魏晨饰)冷漠而又残忍的将自己的仇人丢入了冰河之中,任凭河中食人鱼将其吞噬而尽。随后,镜头转向繁华的上海都市,影片以一场出色的追逐戏,刻画了警察汪豪在勇敢带些鲁莽的冲动形象之余,更点出了这起发生于上海的欺诈案与北国凶杀案之间千条万缕之联系。至此,一个发生于寒冷北方的恐怖凶杀案与上海的失踪案合流,并使观众禁不住疑惑,企图找出两起案件之间的联系,成为影片一个重要的悬念设置,为全片更深层次的探讨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影片关于亲情的表现,尽管有些老梗重发,但也可圈可点。该片不单运用了一对简单的亲情关系,而是运用了三重的亲情关系来作为悬念设置,这三重的亲情矛盾构成了一个相互回转相应的三重奏。第一重亲情矛盾是,周鹏以及其女儿周欣怡的亲情关系。周鹏在不工作的时候,是一个尽心尽力,记得女儿每一个生日和纪念日的模范父亲,他温柔,他体贴,细致入心,从不发火。但是有案子时,则仿佛把女儿放置一边,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周欣怡对此非常不理解以至于打算和母亲到美国生活,这构成了第一重矛盾,观众不时的注目着父女之间的关系进展。
第二重矛盾是警察汪豪与父亲的矛盾。父亲是一个好警察,成功的履行了警察职责,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于汪豪来说,他常认为父亲是个傻警察。其实,他内心更认为父亲是个坏父亲。然则,汪豪却又继续选择当了一名警察,他说:“我是为了少死几个傻警察。”汪豪内心对于亲情与职业的矛盾,又构成了第二重的看点。
第三重的矛盾,则是当年杀死了李永胜全家的韩明与李永胜之间的亲情关系,为了补偿,韩明多年来一直匿名资助李永胜,并且在生活上多番帮助他。而李永胜也因为韩明的原因,立志做个好人。这一扭曲的亲情关系,构成了第三重的矛盾。综合而言,在影片中,爱与恨,仇恨与帮助,自我与责任的表达,深化了影片的思想内核。
(二)复仇和追凶共同推进剧情
追溯影片故事的缘起,其实是一个炼化厂的故事。在警匪片的题材下,影片又抛出了近年来颇为时髦的环保元素。然而,并不像很多影片哭天抢地似的煽情环保,亦没有过分的重口味画面直击观众的感官。炼化厂看似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故事的引子摆在了那里,但是它又不仅仅如此,其贯穿了整部作品——村中近十年来出生的先天残疾婴儿;被害者原先都是炼化厂的老板;金钱与他人生命的紧张冲突,都在这一引子下层层分明,精细无遗的串联起来,展现了充分的悬念制造。而观众在追逐这个故事之余,不仅会停下来对自己生活的世界进行深度反思:究竟金钱与环境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需要的是什么?这使得影片的环保元素不但是一种呼吁,更像是一把利剑,指向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人性。
而最为重要的,就是作为本片故事结构的暗流主题——复仇。仇恨是人类历史中经久不息,亘古流传的最为原始的情感。仇恨,亦是许多悲剧的发生的开端。全片基本上都在寒冷的北国拍摄,白雪覆盖,银霜素裹,这本应该是一个安宁而平静的地方,却流淌着鲜红色的仇恨。正如结成冰面的河水一般,在表面的纯粹之下,暗流汹涌。耐人寻味的是,这部名为《冰河追凶》的影片,却因为复仇的主题,有了双重的解释。一重是全片所构建的警察对凶杀案凶手的追索,而另一重则是当年被无辜烧死的人向炼化厂的复仇。在这里,“凶”这一字变得复杂而诡异了,仿佛成了一个钻子,钻开了对于人性与正义的拷问。追凶成了一个隐喻,又成了一个悬念。
综上所述,影片在开场半小时内便设置了这般纠缠但又相互契合的主题与悬念,这归功于剧本对“悬念是引导术”这一理念的深刻理解。尽管在后续的发展上,未免稍嫌太早破局之处,但就运用多重叙事下的悬念制造而言,确是教科书般的漂亮。而在这一基础上,影片便可借由悬念的推进,而以外部情节来表达自己对于人性与正义的看法。
二、 挣扎于人性与正义的旋涡
人性与正义是这类悬疑犯罪片经常探讨的话题。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典警匪片《洛城机密》就成功的向我们展示了警察在追捕犯罪者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爱欲纠葛。比之于《洛城机密》,本片的爱情毫无疑问是清爽的,汪豪与周欣怡之间的朦胧爱意,只是单纯的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但是本片对于人性与正义的讨论却在其他层面上具备了相当的深度。
(一)辛酸而无奈的人性维度
人性是简单的,在影片中,李永胜的行为,只是为了替自己的父母和兄长复仇。人性也是复杂的,村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凶手是谁,但是因为有人替他们复仇,替他们这十年间无辜受害的婴儿讨回公道,村民们便装聋作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难去指责李永胜与村民的行为,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但是,在李永胜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他却又成了一个加害者。而他所追杀的韩明,本来是一个炼化厂排污的帮凶,却因为自己内心的愧疚而想做个好人,长年累月的资助着当地的孤儿。如电影《无间道》中,那一句“我想做个好人”道尽了多少的辛酸与无奈。
这并非是为犯人洗白,对于犯人的犯罪行为,理应得到惩戒。但是,犯罪动机背后所透露出来的无奈,却又体现了复杂的人性构成。李永胜一直认为自己的复仇是正义的,哪怕复仇是以怨报怨。而在影片最后,韩明透露李永胜的哥哥利用他们的把柄进行勒索,这才杀害了他时,李永胜复仇的正义度似乎又显得没有那么充分了。这之中所体现的人性的多层维度,又通过正义的问题继续深化了。
(二)对正义的无限追逐和询问
正义是简单的,警察的职责就是追捕坏人,拯救无辜的人,在影片中周鹏与汪豪的父亲,都是这类影片中典型的职业老警察形象。正义也是复杂的,尽管周鹏与汪豪的父亲都遵守着警察的职业要求,前者因为这一职业要求,差点错失自己的女儿;后者则牺牲了自己,而救了一个人渣。什么是正义呢?这一问题是许多哲人所追索的,可惜的是,我们也许将永远追索下去。因为这个问题仿若一个漩涡,把人往里吞噬,直到我们能够厘清自身的责任与价值,才能够去谈论正义。正义是社会秩序的体现,正义是人们对于光明的追求,正义亦是人性中崇高美好的一面。然则,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之中,对于正义的探寻,则成了一个永恒的愿景。影片出色的使用了复仇与警察的题材,来带领观众进行这一无限的追问。
影片通过人性与正义的双重漩涡,使故事的逻辑得到了进一步的完美表达。而配合以梁家辉和佟大为的出色演出,更是让人高呼精彩。尽管在悬疑片的角度下,这部影片略显老套,因为其破案手法,人物设置都难免让人感觉似曾相识。而片中不经意暴露的拍摄失误,则多少有些扼腕。可是,这部影片的价值所在,恰恰是其脱离了寻常的悬疑作品以破案手法为中心的拍摄方法,而转向于讨论在这么一个经典故事下所体现的人性黑白、光暗、美丑。并且,再在此基础上,引导观众开始思索正义。从这一点上来说,影片无疑是成功的,也是值得一看的。
结语
《冰河追凶》这部作品,在北国的清冷小城展开,红与白的雪交错而起,让人想起了古龙先生著名的《边城浪子》中的傅红雪。雪应当是纯洁的,但是当雪染上了血之后,便仿佛成了世间最坚固,最可怕的东西。在大片的雪国背景下,冰河、树木、行人都让人不由得想起了《雪国》,只是川端康成的笔下是美丽的雪,而《冰河追凶》所关涉的则是潜藏于背后的人性暗流。在叙事上,影片运用了多重叙事的手法,并辅以多个主题的悬念制造,将一出经典的悬疑犯罪片略加改造。该片所着重探讨的,并非是警察如何追凶与破案的过程,或者说,该片并未将这一过程表现得足够刺激与有新意。但是,在探讨人性的角度上而言,这部作品却借助这样的老瓶调制出了关于人性与正义的终极询问,是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的。
为了更为突出的表达人性与正义的主题,该片在影像的控制上尽可能做到节制,这是导演技术高超的体现。无论是杀人抛尸,还是电锯、风雪,哪怕是必备的追逐桥段,影片都以点到为止的态度,并未在这之中过多的投入,而这也与影片背景的东北朴素风光交相辉映,相得其成。不得不说的是,影片确实是有些遗憾的。最大的遗憾在于对其所设置的谜题与悬念,在开场一小时之后,就几乎全部解密,剩下的半个小时仅仅只能以某种过于激烈的方式来完成整个故事。其次,年轻演员的演技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略显单薄。但无论如何,《冰河追凶》所处理的理念与主题,确乎有某种现实意义。
刘长亮,男,山东菏泽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