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成本核算下医院科室运营分析

2016-10-27张华

中国经贸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

张华

【摘 要】当前医疗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提高医院科室经济运营能力对医院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医院的全成本核算是现阶段各个医院普遍采取的核算方法,能不断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全成本核算为视角,分析医院科室经济运营流程,以不断提高医院科室的运营能力。

【关键词】全成本核算;医院科室;经济运营

一、引言

以卫生体制改革为背景的医院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当前医院运营的重要任务是如何提高自身科室的运营水平,获得较高的效益。各个医院均重视运营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并重视寻求实现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加强医院的全成本核算是实现成本有效管控的重要手段,科室作为医院运营的载体和较小单位,是医院成本控制的重要节点。医院在进行全成本核算时,以认识科室成本的变动规律为重要支点,寻找医院的成本控制点,能最终降低科室和医院的运营成本,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益。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概述

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即在了解医院决策、管理以及运营目标的基础上,对医院的医疗服务中产生医疗费用及耗费的项目,如药品及医药器械采购成本、人工服务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进行分类和记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集、分配和数据的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全成本核算应该包括各类科室成本、项目成本以及病种成本。在进行全成本核算时,要注意核算内容的全面性,要涵盖各个科室的运营成本,并且要将成本归集到门诊和临床各相关科室。

医院的全成本核算能将医院的成本状况清晰的反映出来,核算概念更丰富,核算内容更全面,核算方法更科学,和医院的价值补偿、制定医疗服务的付费标准、医院进行经营决策等相辅助,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营能力。

三、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现状

各大医院在认识到当前医疗环境竞争激烈的基础上,均积极采用了全成本核算的方式进行医院科室运营分析,对科室经济运营的能力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展了大量深入和细致的工作。最开始的医院全成本核算以手工作业为主,数据处理和对科室核算与内部考核问题的解决效率较低。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医院开始采用成本核算软件与会计核算软件,形成了科学的全成本核算系统,高度整合了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绩效管理、物料管理等数据,大大提高了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效率。

四、实行全成本核算进行科室经济运营分析的意义

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能将科室成本变动状况及时、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获得的数据能够帮助科室分析经济运营能力。医院的全成本核算是一种更加科学和现代化的核算方式,能够使得科室的经济核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提高科室人员的责任意识、成本管控意识,进而降低医院各个科室的服务成本,最大程度上节省开支。此外,应用全成本核算进行科室经济运营能力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科室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控制运营成本。当前社会提倡的是绿色、高效、低耗的发展观念,医院采用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控制与这一观念相契合,并且体现了较强的服务意识,能够保障人们享受到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

五、全成本核算下科室经济运营分析的具体流程

医院中,科室是其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基本构成单元,医院综合效益的提升和科室效益息息相关,因此,医院要加强科室内部的成本核算和管控,以提高管理水平。经营分析系统是全成本核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将全院的经营分析数据清晰的反映出来,并帮助医院找出科室运营时的业务薄弱环节。在全成本核算角度下的科室经济运营分析是从损益、构成、差异、保本等角度进行的,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具体流程。

1.划分科室成本核算单元,收集成本数据

(1)确定成本核算单元

各个医院在进行全成本核算下的科室经济运营分析时,首先要做的是对科室成本核算单元进行划分,医院要把握住科室成本等核算需要,根据规范成本对流程进行分摊。具体操作为:细分现有的一级科室(含一级医学学科)为合理数量的成本核算单元,核算单元细分为直接医疗、医疗技术、药品供应、医疗辅助、管理服务等,每一单元数量合理,为后续的核算工作提供便利。

(2)收集科室收入

各个医院在收集科室收入时,要根据省医疗收费项目的标准,归类整理好医院所有医疗收费项目,并建立HIS收费项目与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的对照关系,开发收入接口要有详细的标准,汇总数据时要按照会计科目逐级汇总,采集收入时可按照医生工号进行,确保数据采集完善、准确。

(3)科室成本的内容和采集

医院内部科室在提供医疗服务时会产生相关费用,即科室成本,结合医院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可将科室成本的内容设定为:人力资源费、专属卫生材料、一般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业务费、公用经费以及折旧及修缮费这七大类。科室成本原始数据的采集方式可采取接口采集、表格导入、台账录入三种方式进行,在进行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时要注意对各成本核算单元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医务成本和医疗成本、药事成本和药品成本进行全面的核算。

2.全成本核算下科室经济的分析方法

医院在选择全成本核算下的科室经济的分析方法时要根据自身管理需要以及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接下来介绍4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1)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是一种收支平衡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医疗成本、医疗服务量和收益三者间的关系得出医院科室运营状况。此种分析方法可确定科室的保本工作量及实现一定目标收益的前提。具体的才做方法为:将医院某项或全部医疗服务项目的收支平衡点找出,对目标受益进行规划,实现医院大额投资风险的最低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2)差异分析法

采用差异分析的方法能够反映出科室收入、成本和工作量与目标收入、成本和工作量之间的差异,对比得出科室运营的实际效益。差异分析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将形成差异的原因找出,为寻求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比较分析法

比较科室实际收入、成本、工作量和目标收入、成本、工作量之间的差异,并计算出来,其公式为:差异=实际收入、成本和工作量-目标收入、成本和工作量。

(4)比率分析法

以比较分析法得出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其收入、成本和工作量的增减幅度即比率,进而分析科室运营的实际水平。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能够帮助科室有针对性的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因素分析法中的构成因素包括科室收入、成本及工作量构成中的各种因素,根据因素找出差异即可为调整成本构成、降低费用、提高效益寻求有指向性的解决措施。接下来将具体分析成本构成中各种因素:

(1)分析成本项目时要分析的内容包括人员经费 、药品 、专属卫生材料 、修购费等占成本的构成比。

(2)分析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要分析管理费用 、辅助费用占成本构成。

(3)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成进行分析,要掌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范围。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投资理财范围内相对固定的成本,业务量的变动不影响固定成本数目。具体包括固定资产原值计提的修购基金、人员经费等;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药品费、材料费、业务费等属此类范围。

(4)对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构成进行分析,要掌握其范围和规律。可控成本是指药品费、卫生材料费等能够直接确定和控制的成本;不可控成本是指如上级分摊的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难以掌控或不受某一特定部门服务量直接影响的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构成分析要结合因素分析法和差异分析法进行。

4.分析各项考核指标

(1)经济核算指标:是指材料耗费、药品消耗、人员费用等和经济直接相关的指标,具体包括科室医疗收入成本率、科室药占比、成本费用收益率等。

(2)质量效益指标:是指病床使用率、单病种病人收入水平升降等反映医院质量效益的指标,具体包括病人实际住院床日升降率、人均业务量、病床周转率等。

(3)完善分析评价,实行绩效考核

在计算科室收入、成本等方面指标的基础上,对计划的完成情况及科室经济运营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积极制定相应的增收节支措施,最大程度上控制科室成本。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系统,采取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院科室运营中,采取全成本核算方法要求院方应用科学的经济运营情况的分析方法,确保选用的方法一致,以得出科学、准确的医院科室经济运营的数据,反映医院科室运营的实际效益。在全成本核算下进项医院科室经济运营的分析,符合新医改对医院运营的要求,对财政补偿、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医院经营决策以及控制运营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医院经济运营中的全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推动医院效益的提升,并为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王燕.全成本核算下医院科室经济运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11:73-74.

[2]江再全.全成本核算下医院科室经济运营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9:25-26.

[3]戴淑杰,李晓坤,袁晶,邵菲.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具体措施[J].绿色财会,2011,08:53-54.

[4]许建秦,夏军,石卫东.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探索与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4,04:50-53.

猜你喜欢

全成本核算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探讨
医院加强全成本核算研究
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
医院全成本核算推行工作中的思考
完善全成本核算 实行公立医院“阳光财务”
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实施难点及对策
新形势下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
军队医院经费预算管理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