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几点探讨

2016-10-27陶红霞

中国经贸 2016年16期
关键词:会计现状对策

陶红霞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制度各项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会计准则中留给会计职业判断的领域和内容越来越多,会计职业判断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会计职业判断发展历程较短,整体水平还亟待提升。本文主要从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进行切入分析,并就提升会计职业判断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现状;对策

一、引言

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凭借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惯例等一系列会计从业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发展特点,利用自身对会计专业理论的理解和实际工作经验,对日常财务事项处理、财务报告编制等所应依据的原则、流程等内容进行客观、科学的选择和判断。从宏观方面来说,也就是对企业选择何种会计原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进行把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也产生了大量新兴的、复杂的会计业务,财务会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目前,存在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层出不穷,虽然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客观上给予了会计从业人员相应的执业指导,但是并不代表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准则中找到完美的答案,很多交易和事项在准则中都没有所谓规定的处理流程,而是给出会计人员可供选择的内容和基本判断标准。由此可见,会计人员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复杂业务时,需要具备合理决策的素质。

二、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分析

1.会计从业人员尚未建立起职业判断的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会计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一直通过企业会计制度来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并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相应的会计科目,并对每一个科目的核算范围、核算要求进行较为详尽的解释说明,以便从业人员遵循处理。因此,广大财会人员往往都只需要根据准则的具体要求进行简单的判断,很少能够涉及到在会计计量、会计确认方面的实质性判断。记录和报告仍旧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额,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都已经由国家财务制度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财会人员要做的仅仅是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合规的账务处理。长此以往,广大财会人员已经养成了套路化的思维模式,通过职业判断的方式来分析经济事项中的会计处理理念和流程的程度越来越低,一旦遇到新型业务或者是复杂业务,会计从业人员很难首先从自身积累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判断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而是希望再次从已有的会计制度中找到明确答案。有些单位和个人甚至不经思考,就直接借用其他单位处理类似业务的流程,未有独立思考,更谈不上财会人员应有的职业判断了。

2.会计职业判断被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于受到有关利益的影响,会计职业判断可能出现滥用的情况。新的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之后,企业的选择空间更加广阔,最根本的目标还是为了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会计信息的真实,但不可回避的是,这同样也给别有用心的企业提供了造假的机会。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出现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时,往往要求会计人员利用职业判断进行不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选择判断造成不利影响。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例,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其首席财务官指使会计人员将收益性支出的经营费用,利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强行转变到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科目,以达到降低费用,提高利润的目的,也使当年通用电器在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形下仍旧保持了高额利润。

3.会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成为制约职业判断发展的阻力

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较为简单,对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会计理论也就发展得相对较慢,不利于培养素质优秀的专业会计人才,制约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在一些地区,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还很低,甚至一些地区财会人员的平均学历仅仅为初级文化水平,由此可见,财会人员队伍的文化水平还亟待提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会计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会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也受到了重视,会计人员的整体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然而,会计人员队伍的建立和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同新制度不断适应。同时,会计职业判断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需要大量的实务操作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才能实现。

三、提高会计职业判断水平的对策

1.及时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培养职业判断的意识

在会计工作的发展历程中,会计人员只需要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简单的判断,对于某项经济事项的处理,要么根据以往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要么根据领导的意图和指示进行办理,缺少自我判断能力。因此,随着经济业务的创新,会计人员应当尽快转变观念,主动去适应会计改革产生的变化和需要,提高培养职业判断的意识,改变过去的思维惰性。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对一些会计处理只做出了大方向型的要求,客观上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给予会计人员较大的选择空间,这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优化经济环境

可以说,一个健全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是会计人员进行科学职业判断的首要标准和基本依据,一个完善健全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会计职业判断的合理性,否则,会计职业判断质量就难以保证。鉴于此,根据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补充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不完整的部分,减少漏洞,降低会计职业判断中可能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提高会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梳理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的不一致之处,尽快使之统一协调,促进会计职业判断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我国还需重视对经济环境的优化。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有很多,经济环境其中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经济环境良好,市场信息对称,那么会计职业判断才有健康发展的土壤。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经济环境中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缺乏专业知识、信息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企事业单位滥用会计职业判断为自身谋取利益。鉴于此,我国需要不断强化市场经济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提高市场透明度,优化会计职业判断所需面对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会计职业判断的发展创造条件。

3.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会计人员职业操守

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合规意识是培养会计人员高质量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前提条件,唯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促进会计人员做出科学、客观的有效判断。否则,如果会计人员思想一旦出现偏差,仅仅根据个人利益或者被相关人员操纵,做出不客观,有失公允的职业判断,将会给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极大的损失。鉴于此,会计人员应当有意识地强化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合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准则要求处理经济业务,客观公正的做好会计工作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准则对很多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只做了原则性、方向性的要求,给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留下了空间。会计人员从事经济领域工作,如果一点道德的天平出现失衡,就容易滥用自己的职业判断,引发一系列会计舞弊、财务欺诈案件,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财务会计体系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会计人员过去较少运用职业判断的情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想提升会计人员合理运用会计准则进行职业判断的能力,就必须鼓励广大财会工作人员积极提升业务水平,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以便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断,尽可能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提高职业判断水平的同时,有关监管部门也需及时出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辛艳红.浅谈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J].价值工程,2013,13:269-270.

[2]宋海红.从会计职业判断看会计信息质量[J].商业会计,2014,1:91-93.

[3]王晓霞.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134-135.

猜你喜欢

会计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