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社会理想与罗贯中的“仁义”思想
2016-10-27任恣娴
任恣娴
【摘 要】《三国演义》要解决的是有志于天下者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它给出了王天下的政治良方——“三本”思想,以民心、人才、战略为本。并且,为明君贤臣良将树立了典范榜样。罗贯中的“仁义”思想使得《三国演义》实中有虚,改变了历史上刘备的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罗贯中;三本思想;仁义
中图分类号:I207.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279-01
一、《三国演义》的政治理想
(一)“三本”思想
《三国演义》是说给“有志图王”者听的英雄史诗,对明君贤臣良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它宣扬“忠义”思想,崇尚忠义是它对臣民人格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它还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于宣扬一种“三本思想”:民心为立国之本,人才为兴邦之本,战略为成败之本。[1]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对君主提出了以民心、人才、战略为本的要求,对臣民提出了忠义的要求。
首先是民心问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曹操深知民心的重要性,王霸相济,残忍与仁爱并存。他可以草木不留,“尽杀徐州所辖之民,并四下郡县百姓”,也会下令“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而真正以民为本的是刘备,他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宗旨信条。刘备初作安喜县尉,“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在徐州时,深为百姓拥戴。在新野,百姓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败走江陵,百姓十万相随,刘备宁可被曹军追上,也不抛弃百姓。其仁厚也若此,故民心归附。
其次是人才问题,能否知人善任,用者不疑,是一方军事力量能否强大的重要因素。袁绍“空留俊杰三千客,谩有英雄百万兵”,不能用才,只强盛得一时。曹操招贤纳士,知人善察,但他生性多疑,力统慑服,而非真诚以待。真正做到知人善任的是刘备,结义关羽、张飞,相惜赵云,更是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既得诸葛,如鱼得水,言听计从,完全信赖。明君贤相良臣,上下一心,故而能败曹操,得荆州,取西川,把蜀汉事业迅速推向高峰。最后,战略为成败之本,是兴衰强弱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有智谋,才会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袁绍尚力,“虽强必若”;曹操尚智,“虽弱必强”,官渡之战即是如此。
(二)理想典范
既然《三国演义》要解决的是有志于天下者应该如何做的问题,除了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三本思想”外,自然会为他们树立典范榜样。以这些典范的实践,来给出示范,同时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来影响有志于天下者和社会大众。刘备是“仁君”的典范,他施行仁政,爱民如子,与民同甘共苦。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待人以宽。诸葛亮是“贤臣”的典范,他足智多谋,明察天下大势,运筹帷幄。“奉命于危难之间”,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可贵的是他有统一天下的壮志与智谋,却没有个人野心,忠心辅佐刘氏。关羽是“良将”的典范,他义薄云天,重承诺,与兄弟共患难。身在曹营,不忘旧情,千里单骑,报主志坚。
二、罗贯中的“仁义”思想
《三国演义》“体现着现实和理想的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2],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这“三分虚构”里便有作者个人思想倾向和创作个性。《三国演义》与真实的历史和之前的三国作品相比较的不同之处,也就是作者的创作个性。这些不同和改动,正是罗贯中的个人之“心”的流露。
《三国演义》塑造了以某种道德品质为基本特征的人物形象,刘备是仁绝,诸葛亮是智绝,关羽是义绝,曹操是奸绝。通过这种绝好与绝坏式的极端,来展现作者的赞扬与批评,突显作者的爱憎喜恶。其中改动最大,着墨最多的当属刘备。历史中或者前代的作品中,刘备是一位平庸的君主,他戎马倥偬,基本没有真正的固定领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施行仁义主张。他同曹操一样,也是个心怀诡诈,不守信用之人,教杀吕布,夺刘璋益州。刘备对阻碍自己称王的从不手软,降职或处死。刘备不善用兵,缺乏军事才能。据统计刘备参与的战争有25次,其中失败16次,成功仅9次。他不善分析形势,易被感情左右。与孙尚香完婚后,曾在江东乐不思蜀。关羽被杀后,错误估计形式,为小义而损大义。三国鼎立,蜀汉先亡,刘备应当承担一定责任。而作者完全将刘备“德君”化,“以德及人”是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作者编造宗族世谱,抬高刘备身世。变假为真,篡改史实。虚构战役,夸大战功,虽败犹荣。特别是增加了对刘备哭和眼泪的改动,塑造了一个任绝的德君形象。对刘备形象的改造,与作者的“仁义”思想和对明君的渴慕紧密相关。“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的君道观,《三国演义》曾先后六次借五人之口侃侃而言之,可见罗贯中对这一君道观是如何倾心。[3]讴歌“仁义”之心,赞美“仁义”之举,颂扬“仁义”之人,而怅然于天道不公,蜀汉未有天下,这是罗贯中创作个性的鲜明特点。
参考文献:
[1]张锦池.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三本”思想[J].文学遗产,1992年(02).
[2]张锦池.论《三国志演绎》的创作原则和人物描写[J].明清小说研究,1993(01).
[3]张锦池.《水浒传》三纲观念识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