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2016-10-27刘浩旻
刘浩旻
摘 要:受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影响,中国加大了对页岩气产业的开发力度。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页岩气产业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对策:规范页岩气市场监管;完善页岩气市场体制;加强页岩气支持政策的多样化;加大对页岩气技术开发力度;构建页岩气开采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关键词:页岩气;问题;对策
一、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
(一)政府政策层面
2011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准页岩气作为独立矿种成为我国第172种矿种。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成果》;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该规划计划在全国建立19个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域,到2020年产量争取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紧接着国土资源部又发布了《关于做好中外合作开采石油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的通知》,对页岩气资源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并且中外合作开采矿产资源的补偿费实行属地化征收,这样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收入,促进了地方政府引入外资开采矿产资源的积极性。之后,中国陆续向外公布了《页岩气利用补贴政策》、《页岩气产业政策》、《页岩气资源/储量计算与评价技术规范》等相关文件,继续加强对页岩气开发的支持。
(二)勘探储量层面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成果》,将我国陆域划分为:上扬子及滇黔桂区、中下扬子及东南区、华北及东北区、西北区、青藏区五大区,范围涵盖了41个盆地和地区、87个评价单元、57个含气页岩层段,有利页岩气勘探面积为150万平方千米,地质资源量为134万亿立方米,可采页岩气储量高达25万亿立方米。这是中国首次评价了中国页岩气产量的潜力,并指出目前页岩气开发的有利区域及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地区的一次突破性进展[1]。
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展开,我国勘探到的技术可采储量也一直在增加,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2014年公布的世界页岩气技术开采储量排名中,看出中国以1115亿立方英尺,相当于32万亿立方米的技术可采储量排名第一(见表1)。
(三)开采产量层面
截止到2015年底,中国页岩气产业累计投资达200多亿人民币,钻探页岩气井400多口,累计生产页岩气约13亿立方米,平均单井产量可达10万立方米每天,2015年页岩气产量为65亿,见表2。
2015年英国石油公司(BP)在北京连续第二年发布的《2035世界能源展望》中提到,根据现在中国页岩气的勘探进程、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参考因素,预计在203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将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13%。《2035世界能源展望》的编撰者、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 Dale)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的时候,提到他认为页岩气将成为未来中国天然气增产的重要推动因素,中国也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页岩气第二大供应国[2]。
(四)开发技术层面
开发技术方面,目前已基本形成页岩气有利区带/层系优选与地质的评价技术,建立起了页岩气资源评价和选区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技术方法;已形成了页岩气井压裂改造设计、体积压裂滑溜水液体配置、水平井分段压裂等储层大型水力压裂改造技术体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水平井固井、水平井钻井液、水平井安全钻井等长水平井段水平井钻井、完井的关键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了水平井分簇射孔、可钻式桥塞分段、连续油管泵送桥塞、钻塞等配套工艺技术体系;基本形成了“工厂化”页岩气平台井组钻完水平井段的技术体系。并且,基本形成了页岩气开发配套工具与工艺流程和完备的压裂液体系;自主研发的3000型压裂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基本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配套装备体系[3]。
(五)区域发展层面
自2011年以来,我国页岩气的探矿权已经发起两轮招标,两轮招标共有24块区块,其中部分区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众多页岩气开发项目中,中石化涪陵区块、中石油长宁-威远区块所取得成就最为瞩目,尤其是重庆的涪陵区块,它是现今我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典范。
涪陵页岩气田是首个千亿方大型页岩气田,具有地质资源潜力13万亿立方木,可采资源潜力为2万亿立方米。已经吸引中石化、中石油等5家企业先后投资,先后完成气井162口,建立产能25亿立方米/年。根据《重庆市页岩气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按照勘探开发、管网建设、综合利用、装备制造等页岩气全产链集群式发展模式,到2020年累计投资将达1300多亿元,实现页岩气产能达300亿立方米/年,产量200亿立方米,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300亿元。重庆市政府还计划,延伸页岩气产业链,逐步扩大页岩气在全市民用、工业、商业、CNG、LNG和分布式能源等行业的综合利用,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及华南地区的页岩气资源输出地[4]。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开发之路[5]。
二、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地理条件较差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采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在于中国的地质条件与美国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美国本土作为陆相地层,其北美大陆本身是一个整体板块,地形特征比较平稳,且页岩气矿藏主要位于平原地带,一般距离地面800—2600米之间。而中国主要是海相地层,其所蕴藏的页岩气矿藏注定要比陆相地层丰富,但中国由于海相地层的运动过于剧烈,整体板块破碎成数个小版块,地层结构比较复杂,同时我国页岩气矿藏主要位于山区和沙漠,一般距离地面1500-4000米。因此中国与美国地质差异之大可能使美国的开采技术无法应用到中国页岩气开采上,所以中国开采页岩气的难度非常的大,成本也非常的高。
(二)油气开发制度不完善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在我国油气产业发展早期起到了试验、模范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油气产业以及油气市场的建立。但从目前来看,三大石油公司几乎垄断了所有的有利于勘探或者开发的区块,这一行为不仅使得页岩油气等能源的开发在过程中受到了阻碍,而且遏制了中国能源整体的发展。
页岩气的探矿权自2011年以来已经发起了两轮招标,两轮招标共有24块区块,但这24块区块几乎都位于油气保存条件不够好的地方,大部分还位于省市交界高山缺水的位置,初期探矿就将这些极差的区块拿出来招标,不仅违反了正常的探矿开采顺序,还使得民营及中小企业无法参与其中。第一轮招标共有4块区块探矿权,由三桶油、延长油矿管理局、中联煤层气和河南煤层气6家企业来竞标,结果一半流标;第二轮招标共有20块区块探矿权,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依然不高,只有少量的民营企业参与了竞标,结果有一块流标。页岩气招标的情况说明我国现有的能源制度阻碍了我国油气产业的发展急需改革。
(三)开发技术局限性较大
目前页岩气开采过程,主要使用的水力压裂技术是将以百万升计的水、沙子和化学药剂一起注入页岩井下,压裂岩层,使页岩气溢出。在钻井和水力压裂过程中,将有十分之一至四分之三的水会回流到地表,而这些回流水中都包含有毒化学药品。因此如果回流水没有被妥当处理,就有可能污染当地地下水。若处理不当,开采页岩油气资源将酿成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双重灾难。这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对水资源以及占地面积都有较高的要求,使我国其他大量的页岩气区块很难满足要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三、促进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规范页岩气市场监管
第一,改善中国的能源监管体制,让更多的相关部门(例如环境保护部门)介入到油气得开发开采中,打破“三桶油”对油气开发链的垂直垄断。油气开发所在当地省级、市级政府在油气开发的实际过程中也应参与到监管中,并发挥主要作用,能够及时了解发现油气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问题得到有效快速的解决或者把问题及时上交给上级部门,防止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产生更大的危害。那么,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监管体系。
第二,监管部门对油气开发进行监管,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加重了油气开发商的负担或者复杂了开发审批手续或者增加了前期时间成本,多重监管的重点在于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在不同的领域对油气开发形成专业的监管,而各个部门之间又不互相统属,可以有效的针对油气开发形成从生产到运输的各个环节形成系统性监管。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监管部门要责任明确,防止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
第三,部门之间应该形成有效的联系,能够对油气的监管工作信息共享,形成高效监管,避免拖延油气开发进度,给予企业寻租的机会;当然部门之间出现冲突,无法自身调和,应有上级管理者依照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次序化解矛盾。
第四,在监管内容上,监管部门要保证大型油气企业对油气开采和油气储运流程的垂直性分离,避免垂直型垄断产业链的产生,让所有的运输管道向供应商和民众开放。
(二)完善页岩气市场体制
第一,中国以页岩气为首的天然气大开发需要天然气市场的开放,将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吸纳到其中,给天然气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打破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让中国天然气市场具备开放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使中小企业能够在大型油气企业的引导下,在天然气开发的各个环节(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勘探开采机械等方面)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提高天然气的开采效率。
第二,众多环节中,管气运输环节的准入标准应该较为放松,并且应该规定管气运输环节企业不能从事天然气的开发工作,这样做主要是让更多的企业公平地从事管气运输中而不能对其具有价格优势而逐渐形成垄断,同时使得输气管道的铺设进程在竞争中得到加快,从而提高天然气的输气效率,进而对能源结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完善市场体制要求中国积极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同时寻求天然气替代煤炭作为发电燃料的可能性。积极实施油气价税费联动改革,运用税收手段合理引导能源消费;不断完善理顺油气价格形成机制,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发展现货、期货、长期合约等交易形式。
(三)加强页岩气支持政策的多样化
第一,政府政策中应体现出对中小油气企业的扶持,例如减免新兴油气公司在设立初期的税收,或者减少或免除开发初期时政府所附加在页岩气项目上的费用等等。
第二,中小企业的加入,不免将会与大型油气公司产生冲突,中国政府政策应尽量化解两者之间的冲突,使得中小油气公司和大型公司之间产生合作共赢,例如“三桶油”占有很多区块而资金不足,中小企业在政策的引导下介入,实现多种所有制企业合作经营的形式,可以实现两者的互利共赢。
第三,在法律法规方面,中国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规范也很重要,在不断的油气开发过程中,中国政府政策上应该注意到制度或者现行规定对于油气开发所产生的局限性或者错误的引导,及时的发现问题所在,通过实践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加以规范,形成书面文件的形式加以督导。
(四)加大对页岩气技术开发力度
第一,中国最需要的是自身技术的突破,不然技术上受制于人。中国应该效仿美国设立专门的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的研究基金和机构,对于具有开发页岩气可能性的技术要予以重视,对于具有页岩气开发潜力的技术人才要予以培养。同时要开展针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项目,项目的工作量固然庞大,但不能因此缺乏研究深度和广度。投入资金用于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发,使得中国页岩气技术发展进程得到保证。美国花费了30多年,消耗了美国民众的60多亿美元所得税终于开发出适合美国本土的勘探开发技术,中国在现有基础上将花费更少的时间、更少的资金来获得所需的研发技术,而前提是中国能够将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开发作为油气工作的重心。
第二,中国应该加强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的合作,促进ICP技术的研发进程,使得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试验,投入到页岩气开发进程中,进一步提高页岩气产量。
(五)建立页岩气开采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中国对于环境的保护不能依靠开发商的自觉,更多的是需要国家出台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规范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开发商的行为。美国与加拿大针对页岩气的开发在废弃物管理、气体排放、水资源利用和排放、地方物种保护以及土地管理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文件,形成了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应该针对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尽早的建立起一套法律法规体系。此外,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环境有一定程度上的污染,所以在研发和选择勘探开发技术上,要注意对环境的污染情况,通过减排措施,尽量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小。需要强调的是,在众多尚未成熟的勘探开发页岩气技术中,ICP技术可以说是最符合我国开采条件的,在污染较少的同时其占地少,适合于山地开采,我国应注意此技术的开发情况,在技术完善并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优先将该技术引进我国。(作者单位: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邹蕴涵,对促进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考,中国能源[J].2016.3。
[2] 陆争光,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国际石油经济[J].2016.4。
[3] 耿小烬等,页岩气产业发展初期扶持政策研究,开发研究[J].2015.2。
[4] 殷诚等,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天然气工业[J].2015.4。
[5] 杨娜曼等,促进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对策,经济纵横[J].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