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的艺术分析

2016-10-27杨育玲

人间 2016年25期
关键词:音乐特点

杨育玲

摘要:在西欧歌剧史上,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大师。他所创作的真实主义歌剧一直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并影响至今,如《曼侬》、《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等在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中选自《托斯卡》中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是歌剧舞台上最为经典的唱段之一。

关键词:为艺术为爱情;音乐特点;艺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J6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5-01

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是歌剧《托斯卡》中的精美之作,也是意大利现代歌剧艺术中最为优美的咏叹调。在这首咏叹调中,歌剧大师普契尼一方面传承了民族音乐的传统创作手法,使咏叹调与宣叙调交替出现,把歌剧抒情传统和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另一方面积极借鉴新的音乐创作手法,推动了浪漫主义手法向“真实主义”转变。

一、演绎背景

从19世纪末至欧战前,随着民主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浪漫主义风格为主的艺术发展潮流逐步被以“真实主义”流派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潮流所替代,普契尼的歌剧创作有着真实主义的倾向。《托斯卡》是普契尼创作成熟期的巨作,被认定是真实主义风格的典范作,而《为艺术,为爱情》则是其中最最著名的“冲突性咏叹调”。

在该剧中,作曲家从人物设计到戏剧情节都是围绕社会下层的普通人物铺展的,“把描写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视为己任,力求真实地反映他们的贫苦生活和他们的悲欢离合,以此暴露社会的黑暗面”。作品以意大利大革命为背景,以歌颂爱情与正义为主题,以托斯卡追求幸福与爱情为主线,有力鞭挞了社会黑暗,深刻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同情。

从歌剧《托斯卡》来看,作品记叙了托斯卡的恋人因帮助政治犯安格罗蒂逃跑而被警察逮捕入狱,托斯卡因救助恋人妥协让步,最后跳崖自杀的悲剧故事。该作品把音乐与剧情紧密结合起来,打破了宣叙调与咏叹调泾渭分明的惯例,创造性地把抒情色彩融入宣叙调之中,把对白般的旋律融入咏叹调之中,并使二者自由转换,形成了独特的宣叙调、咏叹调融合交替的音乐风格。

二、音乐特点

《为艺术为爱情》的曲式结构分为A、B两个乐段,其调性布局、节奏变化、伴奏织体、旋律发展等颇具匠心。

A段主要由a、b、c等3个风格不同的乐句构成。a乐句的旋律动机呈4个音下行,发出两个平静而压抑的低沉的长音,仿佛两声长叹抑或死亡的钟声,起句不借助前奏做过多的渲染,只以简洁的器乐演奏背景略加引导,歌唱几乎是立即进入。歌词第一个字起唱是在有一定高度的两个元音“i”上,并以P(弱)的力度出现,因此演唱时应深掘曲作者独具匠心的音乐构思,发音之前就要作好情感上、技术上的充分酝酿,深入了解曲作者的音乐构思,捕捉到与人物此时此刻相一致的心态,运用声音控制技巧发出柔和、细腻的音色。

b乐句的旋律仍然以下行的方式前进,但作者在此连续使用了3个三连音,同时采用了单独的柱式和弦伴奏,使女主人公的唱腔有一种顿挫的感觉,仿佛是其在默默向上帝诉说着心中的委屈和凄苦;之后,加入1个重复a乐句的乐句,其目的在于与之后的c乐句形成对比,或者促使c乐句以8度大跳的形式步入高音区,使得悲苦的情绪经过a、b两个乐句的积蓄欲要爆发出来,揭示了女主人公异常愤懑而又不得不竭力控制的矛盾心态。

B段的调式由降e小调转换成降E大调,旋律线条逐渐拉长并舒展开来,反映了女人公愈演愈烈的愤懑与愁苦情绪。该乐段主要由带有前奏的两个乐节构成:在前奏部分,乐队运用三连和弦伴奏织体,奏出的音乐主题舒缓而柔和,旋律的风格由A段的倾诉变为真诚的祈祷,增强了音乐的悲剧色彩。在第1乐节,打破了前面旋律的平稳性,音乐和旋律意味深长。如主人公先后两次咏唱的“永远是虔诚的信徒”,其曲调和力度并不完全一样,前一次咏唱较为柔和,似乎是女主人公对艺术和爱情追求的倾诉;后一次咏唱则加强了力度和气息,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艺术和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在第2乐节,音乐从一个弱起小节开始,而后使用了三连音节奏,使得旋律呈较大幅度的跌宕行进,反映了女主人公愤懑愁苦的情绪由压抑到爆发的简短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作品通过严谨的曲式结构、独具匠心的调性布局,以及伸缩性的节奏、或强或弱的力度、或暗或明的音色的灵活运用,生动展示了女主人公哭泣挣扎、愤怒抗议的悲剧场景,揭示了女主人公极度复杂的心理变化,成功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性情刚烈而又机智勇敢的音乐形象。

三、演唱技巧

由于艺术修养、演唱风格以及對声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不同,每个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怎么处理,都要把自己融入歌剧、融入人物角度和声乐伴奏之中,以独特的唱歌感觉和精湛的处理技巧演绎这首歌曲,把鲜明的音乐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首先,演绎好《为艺术为爱情》应以分析作品为基础。对作品分析是否透彻、理解是否深刻直接决定着演绎声乐作品的优劣。就《为艺术为爱情》而言,演唱者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音乐文化发展趋势来分析作品,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风格特征。

其次,演绎好《为艺术为爱情》应以把握演唱处理方法为重点。演唱时要求音准清晰、呼吸沉稳、腔体统一、情感把握得当。如在演唱“为什么上帝啊”时,应运用强有力的气息支撑,使“啊”字由强至弱,把女主人公无比痛苦的声音形象表现出来;在演唱“vis-si”时,应把气息调控得饱满有力但又不十分强烈,促使声音在平稳的气息衬托下舒缓地流露,真实表现出女主人公那种凄苦无助的神态。

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具有曲式结构严谨细致、调性布局独具匠心、旋律跌宕起伏等特点,它不仅是歌剧《托斯卡》中的精美之作,也是国内外诸多优秀女高音歌唱家竞相演绎的经典声乐作品。演唱者只有加强对该作品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的分析和理解,把自己融入女主人公的角色和具体剧情之中,并认真学习与掌握具体的演唱处理方法,才能将该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复杂的音乐形象、细腻的抒情风格更加完美地演绎出来,真正达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湘林.《女高音咏叹调“为爱情为艺术”的演唱风格》.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2]章安琪.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选[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85

[3]朱振山.外国歌剧选曲:下[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1999:28

[4]张宁和,罗吉兰.音乐表情术语字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34

[5]世元.普契尼———不朽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95

猜你喜欢

音乐特点
歌剧《唐璜》中仆人莱波雷洛人物形象分析
论《美丽家园》的情感处理
谈赫哲族民歌与创作歌曲的音乐特点
浅析江西上高县道情戏的音乐特点
中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之比较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论土家族打溜子曲牌的分类及其音乐特点
作品赏析——芭蕾舞剧《天鹅湖组曲》
简析民族器乐的历史进程及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