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2016-10-27黄莉莎

人间 2016年25期
关键词:三观职业道德理论课

摘要: 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我国的高职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愈发凸显,新的工学模式随着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等先进经验的学习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引起了强大的反响,工学结合成了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新起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我国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在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凸显,同时也让教育者明确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势在必行。工学结合有其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只有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结合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为高职教育服好务,培养出更多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字:高职学生;新教学模式;职业道德;浅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88-01

高职学生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职业教育人数的半壁江山,是我国为各行业培养的生力军,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目前高职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忽略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导致了高职学生敬业精神缺乏,眼高手低、诚信缺失等等,在新形势下,利用教学模式转变的契机抓好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才能培育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教育中,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作用。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支柱就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是发展职业道德的根基。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自觉性和主动性欠缺,思想动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新事物敏感性强,但是拒腐能力较差,所以对其进行“三观”引导非常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三观”的引导中起着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程度,努力发挥思政课在学生“三观”形成中的促进作用,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崇尚管理,改进如今的管理模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有重要作用。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年限尚短,很多工作都在不断地摸索进行,从最开始的对学生文化课程的欠重视到如今的对学生的管理程度不够,都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年纪偏小。进入高职学生,尽管有5年时间,但是前三年都属于中专阶段教学,对于未成年的中专生,管理应该更加严格,并且涉及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制定符合高职学生年龄心智发展特点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注重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对高职学生的管理中,要着重培养他们勤奋学习的学习品质,遵纪守法的法律纪律品质、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处世品质,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环保品质。把高职学生的思想往主流思想靠,然勤奋上进、积极进取、团结自强的道德素养萦绕高职学生,为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应贯穿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还需要在高职学生的相关技能操作中加深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从学校和班级的层面开展多元化、多形式、多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在具体时间课程中培养起责任感以及负责任的职业习惯。

《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是我校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生养成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部分。随着高职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国家在高职办学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加大,为了使高职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无缝衔接。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方面品质的培养,一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高职毕业生必然受到更多机会的青睐。

在职业道德的培养中强调实践的意义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中逐渐提炼和形成了职业道德的思想和规范等。所以从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与训练才能刚好的掌握和理解职业道德的真正内涵,并且在将来的实践中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实践包括了两大方面。一是在实验操作课程中职业道德的指点,二是具体的社会服务于公益。

实验操作课程中的职业道德培养是在校期间很重要的培养途径。比如高职护理的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课程操作中,教师在讲授技能的同时要强调职业道德与护理工作的结合。例如一个护理实习生在刚洗完手准备给病人注射时,自己的手指碰到了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刚洗完手,又没有其他人注意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不用顾忌被碰到针头这一情况?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总结,应该更换一次性注射器,职业道德中“慎独”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以类似的实验课程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接近真实的情境。

实践的另外一方面是指通过开展符合高职学生成长和与高职学生自身专业契合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于调查、技能大赛、勤工俭学等等,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使命感和责任感用于指导自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活动。

从学校层面开展多内容多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更全方位的诠释与培养。这些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的新要求与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开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夏令海,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7):80-81。

[2]孫建军,成颖,张玲玲,谈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7(30):60-61。

[3]马喜宁,浅谈建筑类高职院校学生实训环节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

作者简介:黄莉莎(1983年8月),女,籍贯:四川遂宁,职称:中级职称,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护理学。

猜你喜欢

三观职业道德理论课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五毛钱的“三观”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