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的首要目的

2016-10-27肖菊

人间 2016年25期
关键词:卢梭受教育者能力

摘要:本文就当今教育现象,利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对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思考,认为培养一个人才是教育的首要培养目标,并认为一个人应具备哪些能力,最后对怎样培养一个人做简要的解答。

关键词:自然主义;教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11-01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10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现状仍然堪忧。

一、当今教育现象

目前我们的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方向严重偏离了素质培养这一根本教育目的,特别是忽视了德育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的学生往往智商很高,但人文道德素养低下。这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当今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首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难道真是为了培养年纪轻轻,却不能明辨善恶的博士和老态龙钟,却有奢侈、贪慕虚荣等不良心理的学生吗?

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教育史上长期存在着所谓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争: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而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这两种本位论各执一端,都有其合理性,一个指向个人的完善,一个指向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对个体自主性的日益重视,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界限日益模糊。教育关注个体主动发展不仅是个人自我完善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因此,本人认为,这两种本位论从本质上是一样的。都需要首先培养成为“人”。

三、教育的首要目的:培养成为“人”

(一)“培养成为人”的由来。

“培养成为人”的教育目的来自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观点。卢梭则提倡“自然教育”,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归于自然”,培养自然的人、自由的人。

他认为确立教育的目的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真实的现实发展需要,否则等到学生长大以后,教育者当时所设想的教育目的早已偏离了学生发展的轨迹,所确定的一些教育内容早已过时。卢梭认为:“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

正如卢梭的观点,无论学生最终有什么职业,什么身份,他首先是一个人,所以教育首先应该是培养成一个人。

(二)人具备的能力。

1.强健的身体。“强健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可见身体健康对于人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卢梭继承和发展了洛克关于体育的思想。他赋予体育以特别重要的意义,强调从学生出生起,就要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他们能适应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并为以后各个时期的教育奠定基础。

2.学会学习的能力。在当今时代,知识在不断变化,与其拼命记住当下的知识,还不如拥有学会学习的能力。正如刘世民老师说“知识的价值是建构更高一级的知识”。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教给人各种学问,而是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做学问的方法,使他们自己去发现学问。

3.劳动技能。劳动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可以使学生掌握劳动技能,通过劳动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学会一种技术以及相关的原理,保证他未来生活的独立和自由,能自食其力。

4.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善良的感情、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力。善良能使人包容、仁爱;正确的判断力使人明辨善恶;良好的意志力使人勇敢、坚强,形成较好的心理素质。这与卢梭、裴斯泰洛奇的道德观相似。

5.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一个生活在社会的人,必然会与人交流、交往,只有拥有这些能力,才能在社会上很好的生存。

总的来说,教育要培养的人应具备以上几种能力,才能使他在社会中既能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又能独立自主,头脑清醒,知道怎样在社会中生存,与他人共处而不为偏见、欲念、权威所控制,并能保持自己的个性。

四、怎样培养成为“人”

(一)正确看待学生。教育应正确认识学生,考虑到学生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不能把学生当大人看待,而没有想到他们还没有成人。学生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不能想用成年人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想。而现在的教育中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掌握一切在他们看来是有用且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完全忽视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在他所处的年龄段可以掌握什么,拔苗助长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顺应学生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教育应顺应学生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反对成人按自己的意志强迫学生接受教育。如今不少父母除了超负荷地要孩子读书、写字、计算外,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弄得孩子没有了自己爱好。如此的教育,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学生不可能用心去学,更不会成什么才,成什么家,相反会给学生造成厌学的情绪,最终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让学生的天性真正释放,根据学生身心成长的自然节律来因材施教。

(三)让学生从做中学。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把感觉经验视为发展理性的基础,因此极为注重要从外界事物获得印象。重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注重从事物中获取第一手的经验。让学生亲自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者在教学生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前,首先更应该做的是教他如何成为一个人。

作者简介:肖菊(1991-),女,汉族,四川内江,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卢梭受教育者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