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

2016-10-27李倩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全程手术室护理人员

李倩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重庆 404100)

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

李倩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重庆 404100)

目的: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全程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术中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全程护理 手术室 术中应激 满意度

手术室作为抢救、治疗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手术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本文主要研究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并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4例,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均3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23例,女性占14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45±3.26)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中,男性占21例,女性占16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46±3. 84)岁;实验组行全程护理。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及家属同意,所选患者均无合并高血压、精神障碍者;且两组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全程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术前访视: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到病房看望患者,详细翻阅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术前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在做好术前准备的基础上,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过程、原则,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而让患者能够正确看待手术。(2)术中护理:患者在进入到手术室内后,护理人员应确认其身份、病种、手术的位置和术中用药情况,并及时告知患者麻醉及其术后一些应注意的事项。术前1h,护理人员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并用温和、亲切的言语安慰和鼓励患者,缓解其紧张、恐惧感;术中,护理人员应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并做好对其的保温护理。(3)术后护理:待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手术成功,同时,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并给予患者家属术后健康宣教;手术后的1-4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干预、体位护理、功能训练等,并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干预,进而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

1.3 效果评定

严密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心率和血压等应激性;同时,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及家属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实行百分制:分数在85分及其以上为满意;分数在65-84分之间为较满意;分数在65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中例数用(n),组间率用(%),计量资料表示用(±s),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术中应激性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术中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护理后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满意19例、较满意16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4.59%;对照组满意16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5. 6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后术中应激性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后术中应激性比较(±s)

组别   例数(n)   心率(次/ m i n)   舒张压(m m H g)   收缩压(m m H g)实验组  3 7  8 1 . 6 1 ± 5 . 3 2  8 3 . 6 5 ± 4 . 1 7  1 4 1 . 2 7 ± 1 1 . 4 3对照组  3 7  9 3 . 2 3 ± 4 . 1 7  9 2 . 5 2 ± 3 . 4 6  1 5 9 . 3 8 ± 1 2 . 6 5

3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加之,手术本身存在的应激性以及手术风险,也会给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术后康复造成一定影响[2]。因此,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尤为关键。全程护理模式主要是在现代护理观念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以期达到提高患者手术认知程度、提升护患关系的目的[3]。本次研究中,实施全程护理的实验组,其护理后术中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杨春鑫[4]等的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可以表明,在手术室患者中开展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中应激性,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肖颖.全程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与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3):235-236.

[2]李冬梅.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在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234-235.

[3]呼敏,马超慧,郝桂琴.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的应激水平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7):150-154.

[4]杨春鑫.手术室全程优质护理在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9):267-268.

R473

A

1674-2060(2016)02-0160-01

李倩(1986—),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教务科教学管理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手术室护理及医院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全程手术室护理人员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