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形成的影响

2016-10-27朱智刘勇何延政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祖细胞培养液内皮

朱智 刘勇 何延政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 四川泸州 646000)

C反应蛋白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形成的影响

朱智 刘勇 何延政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 四川泸州 646000)

目的:析CRP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形成的影响,同时剖析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制作好的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标记、凝聚双染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将细胞与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一起培养,建立体外血管形成模型,观察C反应蛋白对内皮祖细胞活性和形成能力的影响,并检测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四组比较,当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时,10mg/L组的OD490增值数、管腔数以及渗入细胞数,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减弱内祖皮细胞活性与形成能力的双重作用,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在短时间内实现进一步发展。

C反应蛋白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 影响 密度梯度离心法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实验对象 SD大鼠,其体质量在100至120克的范围之内,平均(109.4±3.7)克,提供机构为:泸州医学院医学动物实验室。

实验试剂 (1)Cascade Biologics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M200培养液;LSGS。(2)Molecular Probes 有限公司提供: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3)天津灏洋生物制品集团提供:大鼠淋巴细胞分离液。(4)Sigma公司提供:噻唑蓝;CRP;DAPI染色液;DMSO;胰蛋白酶。(5)天津生物化学制品厂提供:胎牛血清。(6)Santa Cruz集团提供:Bax;VEGF兔抗大鼠多克隆抗体;Bcal-2;整合素β 2。(7)Gibco集团提供:DMEM培养基。

1.2 方法

1.2.1 分离并培养内皮组细胞[1]

借助乙醚,对实验大鼠进行麻醉,然后于无菌环境下,取其胫骨以及股骨。把胫骨以及股骨两端规范化的剪开,以将髓腔充分暴露出来。选取无菌注射器,同时抽取PBS药液,20ku/L,对骨髓腔实施冲洗操作。取骨髓细胞悬液,并实施过滤。此后,以1000转/分的速率,对过滤液进行离心。滤去上清液,同时应用PBS,制作全新的骨髓细胞悬液。按照2:1的原则,将悬液滴入大鼠淋巴细胞分离液中,然后再以2000转/分的速率,离心25分钟。于管壁周缘,吸取适量白膜层细胞,并将其置入离心管内;向管中加入一定量的PBS,以充分洗涤细胞。取M200培养液,并将其制作成实验所需的细胞悬液。按照106/ cm2的规格,向培养瓶中实施接种操作。接种完毕后,将培养瓶放于孵育箱中(温度:37摄氏度;CO2浓度:5%)。1日后,取出,并将其转移至另一培养瓶中。连续培养3日,以除去成熟的血小板以及内皮细胞。此后,换液,并继续培养3日。将经过7日培养的细胞当作最终的鉴定目标。

1.2.2 鉴定[2]

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2.4毫克/升,并于37摄氏度的恒温条件下,对鉴定细胞进行为期2小时的孵育。借助多聚甲醛,对细胞进行固定,维持10分钟。此后,利用PBS,对细胞实施洗涤操作。洗涤完成后,加入一定量的植物凝集素,并将其置于室温下,进行为期1小时的孵育。待双重荧光染色成功之后,利用显微镜,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

1.3 分组

实验开始前,取适量DMEM培养液,对细胞进行连续2小时的培养。本次研究的分组标准为:(1)CRP组。按照浓度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1mg/L组;5mg/L组;10mg/L组。(2)对照组。不含DMEM培养液。

1.4 体外模型构建[3]

借助DAPI染色液,对经过CRP处理的EPC进行标记;取适量胰蛋白酶,对大鼠骨髓CMEC以及EPC进行消化处理,并按照两者4:1的原则,制作混合细胞悬液。将已经制作好的悬液接种于24孔板内。利用显微镜对培养细胞进行观察。统计C M E C管腔中含有的EPC数量。

1.5 活性检测[4]

按照上述步骤,消化并采集贴壁细胞。取DMEM培养液,并将其制作成细胞悬液,然后再将悬液进行接种。贴壁完成后,更换培养液(未加入胎牛血清),并向其中加入适量不同浓度的CRP。维持1日。CRP组,均设置3个平行孔。

实施检测前,加入MTT,5克/升,并置于37摄氏度环境下孵育4小时。吸除培养液,同时加入DMSO,150微升。充分混合后,利用免疫检测仪,对其实施OD490检测。

1.6 内祖皮细胞形成能力检测

采集贴壁细胞,将其接种于24孔板内,并加入适量不同浓度的CRP。培养1日后,借助显微镜,对其实施管腔计数。

1.7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 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四组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 [n,(%)]

2 结果

2.1 鉴定结果分析

连续培养7日后,于显微镜下能看到多个贴壁细胞集落,其中心细胞呈圆形,且沿“中心-四周”路径,细胞主要以梭形状存在,这一情况和胚胎时期所形成的血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经过双重荧光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观测到:细胞不仅可以对ac-LDL进行吞噬,同时也能与UEA-l相结合。此时,细胞可被判定为:正处于分化过程中的EP C。

2.2 活性检测结果分析

CRP组与对照组相比:10mg/L组内皮祖细胞的活性最弱,对照组活性最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RP浓度越高,其减弱大鼠骨髓EPC活性的能力越强。检测结果,详见表1。

2.3 形成能力检测结果分析

四组管腔形成数比较,10mg/L组最少,对照组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RP浓度越高,其阻滞大鼠骨髓EPC形成管腔数的能力越强。

3 讨论

现阶段,“As炎症学说[5]”在临床医学界已经确立,而C反应蛋白也成为了心血管类疾病预后效果的判定以及预测因子,其除了具备较强的敏感性与独立性之外,还能通过对相关细胞(主要为: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进行刺激的方式,来达到促使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目的。有资料,显示:当人体组织中的C反应蛋白浓度在1至3毫克/升的范围之内时,可将其判定为:中度危险因素;当C反应蛋白浓度超过3毫克/升时,可将其判定为:重度危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医学专家对CRP的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对其有了更多的认识,具体表现为:CRP[6]除了具备加快内皮细胞凋亡速度的作用之外,还同时兼具如下几个特点:1)利于核因子在人体组织中的表达;2)利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合成ROS;3)可阻滞血管新生;4)能通过刺激反应,使平滑肌实现大量增值以及迁移的效果;5)可加快血管新内膜形成的速度。

因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生,使得机体组织受损,并打破了内皮损伤与修复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使得患者病情难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对此,诸多医学专家作出了这样的一个推测,即:可否利用C反应蛋白,实现降低EPC功能活性的效果,以通过抑制血管再生修复能力的方式,达到加快缺血性疾病发展速度的这一目的。有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在EPC(前提条件:已经通过VEGF诱导)中可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能力。由此可见,C反应蛋白的合理应用,可起到抑制EPC迁移的作用。此外,C反应蛋白也可通过另外一种机制(即:下调eNOS表达),来达到降低EPC形成与存活能力的目的。

本次研究的结果,充分表明:C反应蛋白浓度越高,CRP组的内祖皮活性以及形成能力越弱。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综上所述,C反应蛋白[7]在人体功能组织中发挥着较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上:1)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出现紊乱症状;2)能大大降低EPC功能活性,让血管再生修复机制受阻,利于缺血性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故,我们可利用C反应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治。

[1]赵薇,杨向红.C反应蛋白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形成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2):105-109.

[2]肖暖.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分化及其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3]陈爱华,何非,程婧等.C反应蛋白对人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Notch信号通路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2):239-242.

[4]程何祥,许旭东,张荣庆等.恒磁场对C-反应蛋白作用下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2):88-90.

[5]何晋,陈晓彬,郑昭芬等.C反应蛋白诱导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衰老及非诺贝特的保护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1):42-46.

[6]何晋,陈晓彬,郑昭芬等.非诺贝特对C-反应蛋白诱导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5):853-856.

[7]哈小琴,他维玮,彭俊华等.外周血内皮祖细胞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意义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0):2446-2449.

R-3

A

1674-2060(2016)02-0119-02

何延政

猜你喜欢

祖细胞培养液内皮
从一道试题再说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调整蔗糖、硼酸和pH值可优化甜樱桃花粉萌发培养液
不同培养液对大草履虫生长与形态的影响研究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超级培养液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悬滴和悬浮法相结合培养胰腺祖细胞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