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鉴定新探
2016-10-27李国强
□李国强
唐三彩鉴定新探
□李国强
A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artworks in the 20 century, there are abundant research findings of Three-Colored Glazed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Many findings have been exploited to create counterfeit on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everal new methods of identification of Three-Colored Glazed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combined with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the crafting scene after 3 years trace on it.
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三”在古汉语中又有“多”之意。这些陶塑属唐代制品,又因色彩丰富,有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其称作“唐三彩”。也有观点认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建国以来,唐三彩之名长期沿用至今,专业研究者则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
唐三彩在唐代的盛行并予以大量制作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唐朝政治相对稳定时期,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艺术昌盛,国家的强大促使多方面的发展,陶瓷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唐代,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厚葬之风,上自王室成员,下至士大夫阶级乃至平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陶器陪葬,厚葬之风使唐三彩的烧造数量及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大大刺激了唐三彩陶器的生产,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对外贸易的发达使唐三彩陶器有了十分广阔的海外市场。至9世纪,东南亚、欧洲各国将唐三彩陶器开始向外输出。由于政治经济的发达,致使各国商贾有的远涉重洋、有的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长安、洛阳和扬州等地,把包括唐三彩在内的商品运回自已国家。
唐三彩的品种很多,有器物、人物、动物、立体塑像,有明器、装饰件及生活用具等。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最完整的手工艺品,几乎没有一种唐代手工艺品的种类可以超过唐三彩的品种。
概括起来,唐三彩大致可分以下种类:
人物塑像。人物塑像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俑类,唐三彩的俑也有多种,大型作品如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还有人首兽身的镇墓俑或镇墓兽。中小型作品如男立俑、女立俑、骑马男俑、骑马女俑、胡俑、戏弄俑等。文官俑、武士俑、天王俑、及镇墓兽通常出土于身份很高的皇亲国戚和官吏墓中,这些作品一般身材很高,有的七八十厘米,有的可达一百多厘米。
动物塑像。在各种动物塑像中,马和骆驼最为引人注目。在唐三彩中出现如此之多的马和骆驼,是当时的社会发展现实写照,也与历史相一致,集中反映了当时发达的社会经济。唐三彩中还有其他造型的动物,诸如:猪、羊、兔、鸡、鸭等。
生活用具。唐三彩中最常见的是那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器具。
模型。作为陪葬品中的一个方面,唐三彩模型的多样化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使那些已死去的人过上生前相同的生活,一些有身份的人墓中通常会被安排置放各种不同的模型,在历代墓葬中均可见到。
唐三彩风格独特,釉色丰富,造型美妙绝伦,以其独特高超的技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几十年,唐三彩不断现身于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身价不断增长并创下惊人的价格,因此也受到了国内收藏家的重视。由于唐三彩的经济、艺术价值较高,自晚清时期就有人仿制。近年来,市场上的仿品不断增加,仿造水平越来越高,分工也更加明确,制作工艺、做旧工艺达到以假乱真程度,高仿唐三彩与真品不分高下。所谓高仿,就是在仿制效果上逼真,似真器。手法上有“地方造”、“老胎新作”、“拼装”、“联合国”、“新技术”等方面,特别反映在“地方造”、“联合国”、“新技术”这三方面上。由于人们接触唐三彩真品的机会有限,存在着唐三彩鉴定难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追踪摸索,探索出一套鉴定唐三彩的新方法。
1.造型—独特造型 千姿百态
唐三彩是唐代工匠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风俗、生活环境、审美意识、制作材料、工艺水平密不可分,因此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均能表现出生动逼真的神态,生活气息浓郁。从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唐代工匠雕塑水平非常高而且技艺娴熟,人物、动物比例协调,人物的面部、五官、表情、身姿、手势变化有致,各种动物或静、或动,形象生动,自然传神。
仿制品的制作,一是按原物,二是按图片,三是在原型上创新,四是臆造。仿者虽然在造型上下了一番工夫,但由于雕塑功底欠缺,再加上现代工匠与唐代工匠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通常的情况下仿品,造型生硬,比例不协调,面部呆滞,有的线条过于规整;真品圆形器物底足一般呈“飞棱”状,并在棱尖外修一刀,这在碗、盘、瓶、执壶、钵等器物上最常见,而仿制品往往缺少这道工序,只能达到60%至80%效果。但如今个别仿造高手也已克服上述缺陷,达到以假乱真地步。
图1-2 三彩骑马俑(仿品)
2.釉色—入窑一色 出窑万千
图1-1 三彩骑马俑 高31.2、长29厘米(真品)
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常见的有两种,即分区施釉法和点彩施釉法。分区施釉法是在不同部位涂上不同的釉色,几种釉色同施在一件器物上,釉色之间的组合和交融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效果,即窑变。点彩施釉法,是用毛笔在器物的一些部位点上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或点状、或块状的点,或带状线条。有的排列整齐,有的自然随意,经过高温熔融,釉彩的流串和交融,形成变幻多姿的画面,虚虚实实,斑斑驳驳似朝阳、如晚霞、如梦境,形成一种自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唐三彩埋入地下,历经千余年,受土壤环境和土壤中化学物质如酸、碱的侵蚀,夺目的光泽已变得柔和莹润,釉面的开片均匀细小,有规律,开片四边微微上翘,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片与片之间的间隙有锈蚀的土沁、银沁,类似于汉代绿釉陶壶的泛铅现象。用肉眼直接观察,从侧面看釉面的表层,生成一种像蝇翅一样的薄层,开片之间像是鼓起的线条,这即是唐三彩的“包浆”。
就唐三彩的仿制品而言,有些方法为了去除釉面耀眼刺目的光泽,往往采用氢氟酸去光,再用碱中和,因此看上去很生涩。近年来,工艺大师们以研究烧制出了釉面开小片的方法,一次成形,但开片坚硬,有的过于细碎,有的纹路杂乱无章,开片往往产生个别纹线过长的现象,釉面无蝇翅“包浆”。有的虽然也制作上了一层银片或出现五色虹光,但像是浮在釉面上的一层薄雾,很浅薄,而且不牢固。 另外,一些瓶、罐、壶、碗等器物真品的器底和圈足往往不施釉,使器物部分露胎,底足很干净。而仿品全部施釉,底足往往黑而脏。真品釉色自然柔和,釉中开片细而均匀,釉面的突起感、翘起感如苍蝇翅膀上的纹路一样,釉面很干很薄,无积釉或少积釉现象;而仿品釉色过于艳丽、刺目。釉中开片大小不均,有生硬感,釉面常有积釉现象,釉面干涩。
研究釉面开片是鉴定唐三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赝品经酸咬过的开片间纹路显比较宽,一般一眼就可看出。自然形成的开片非常的窄,甚至离开一尺你都看不清它的开片的存在。要通过显微镜去观察它,自然的开片像龟裂的河泥。它是四周向上面翘起来,中间凹下去的。像旱干裂的土地一样,而酸咬过的开片,正好是与之相反的。酸腐蚀过得开片多数形成中间鼓,微微的鼓,四周向下凹的样子,这是由于酸液顺着开片流下,把它的棱角都给腐蚀掉了。
一般来讲,自然开片较小,非自然开片较大。然而近年来做伪高手也不断创新学习改进工艺,用新的方法也能做成芝麻片的大小,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仿者要让唐三彩上面形成小的开片,同样是采用改变釉面收缩比的办法,就是先用高温炉给器物加热,然后把三彩从窑里取出来,接着给它喷洒上冷水,这种方法叫喷淋法。这样对着器物喷洒几遍冷水,在突然降低其温度的过程中,让器物的表面发生收缩裂变,形成如芝麻状的小开片。这样的开片特点是细小,一片一片不均匀。
图2-1 长颈瓶(真品)
图2 -2 长颈瓶(仿品)
新的作伪技术对今天的辨伪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我们综合其它要素来判断。除了看开片大小之外,还要看釉面的光泽。如之前提过的喷淋方法,虽然能做成“芝麻片”的大小,但是光泽上它并不能达到真品的水准,往往用如此方式仿造的唐三彩,要么就是光泽过亮,所谓的有火光。要么就是酸咬了之后呢,光泽下去了,显得更加干涩。真正的唐三彩表面有一层像膜一样的哈利光,在阳光底下一照射就能发射出五颜六色的光泽来,古玩行称这种釉面叫做蝇翅纹。另外还有的作伪者是把烧成的唐三彩拿到光照强的屋顶上去晾晒,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以后,器物的釉面也会发生较大的收缩,形成一些自然的裂纹,出现芝麻状的小开片。然而更为高超的作伪者在胎土里加入一种特殊的矿物料一次烧制成功达到“芝麻片”效果。在入土侵泡后几乎与唐墓出土的三彩基本相同。但此法烧制的胎质较硬,釉色开片要么过大要么过小,要想达到真唐三彩的效果,需要工匠窑工在制造烧制过程中凭感觉掌控。因此十分不易。故烧制的高仿唐三彩也让专家难以鉴别,经常打眼。
老唐三彩在地下埋藏数千年被土壤里的盐碱腐蚀了,这样胎和釉可能会产生剥离。我们称这种叫剥釉现象。工匠们为了仿出真唐三彩开片上面釉彩脱落的效果,通常采用一种剥釉法。具体做法是:用电动的机器,顺着开片的裂纹把器物某些地方的釉剥离下来,使开片及釉面呈现局部脱落。这样看上去,开片的感觉更为自然。然后在这些没釉的地方做上旧。但他与真品的区别还是明显的,首先釉料风化后会和胎子剥离,剩下露胎的部分是光滑的,平整的,而用机器来剥的釉,因为胎和釉没有风化,它本身结合得非常紧密,硬生生用雕刻机进行强行剥离,它露胎的部分就会坑坑洼洼。我们还可以看釉面剥离后,和那个有釉面的部分的端面,如果那个端面是直的,那么可能就是自然剥的,如果用机器剥呢,往往那个断面要么是斜茬的,要么会有上面大下面小一个角度。
唐三彩最成功的地方是它多变的釉彩和精美的造型。经过对出土三彩釉的成分进行检测,发现三彩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铅和金属呈色剂。唐代工匠们经过百千次的试验,成功地掌握了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并配制出了不同色泽的釉料。在釉料中加入石英和铅粉,以氧化铅为助溶剂,适量加入铜、铁、钴、锰、锑、铬等成分,经过800℃至900℃的温度,便还原成了各种色彩。例如铜的氧化物呈现绿色,铁的氧化物呈现黄或黄褐色,钴的氧化物呈现蓝色,锰的氧化物呈现紫色或黑色。工匠们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以及产生特殊的色彩,经过对各种金属矿料比例的调配,在这些釉色的基础上又成功地烧制出了褐红、橙黄、淡青、翠绿、深绿、天蓝、赫色、茄紫等色彩。釉彩之间相互流淌交融,创造了唐三彩艺术华丽独特的时代风格。
3.胎质—声音强弱 真假难辨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首先是对胎料进行选择和加工。唐三彩大多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这种土质较为细腻,可塑性强,成型后不易开裂、变形,是制作各种陶器上等的材料。选用的矿土需要经过挑选、舂捣、研磨、淘洗、沉淀、揉搓、捏练、陈腐等系列工序加工成备用的陶泥,然后才能使用。从出土的器物胎体来看,唐代的工匠们对胎料的选择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石英颗粒等矿物杂质。
一件成型的器物需要彻底阴干才能进行素烧,这样可以避免高温烧制过程中胎体变形和开裂。唐三彩一般需要两次焙烧,第一次经过700℃至800℃的温度将胎体烧坚,取出后施釉,再入窑经过釉烧,胎体上的釉料开始融化,釉汁熔融流动相互浸润,形成斑斓的色彩。
洛阳与西安出土的唐三彩胎质有所不同,胎料中含有微量的铁质。因烧成温度和炉内气氛的差异,烧成后的胎体颜色有白色、淡粉色或淡黄色等多种,胎质不是很精,胎质中含有如同石英的微小颗粒,并有其他矿物杂质。从胎体坚实度来看,有的因烧成温度高,胎体比较坚硬;有的因烧成温度低,胎体硬度小一些,胎体较疏松,釉层容易剥落。
图3-2 盖罐(仿品)
图3-1 盖罐 高31厘米(真品)
图4-1 鸡首壶 高23.8厘米(真品)
图4-2 鸡首壶(仿品)
仿制品的制作,一种是采用加工现代三彩工艺品的胎体材料,即纯净的高岭土,没有经过特殊配料加工,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比较坚硬,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手感较重,与唐代三彩区别较大。另一种选用的材料也是高岭土,采用与古代相近的工艺对胎料进行加工,制作者挖空心思,在胎料中加入少量石英粉和其他物质,经过精心配制,烧成后无论从硬度、胎色还是疏密度都与唐代三彩接近,区别开来有一定难度。
所以从胎质上鉴别真品为陶胎,胎质白中泛浅红、浅黄色。胎土细、实,含有矿物杂质。由于大多从墓中出土,历经千年时间,器物露胎处有风化现象;仿品多为瓷胎或以石膏为胎,胎质洁白、细腻,无风化现象。同时,杂质少,叩之声音响亮,上手手感过轻或过重。
4.工艺—传统手工 方法多样
唐三彩的工艺制作一般采用先雕塑,后翻模,再按坯,最后粘接组装。同时采用轮制和捏制的方法,无论是在俑类和器物类都留下了这些工艺痕迹。人物、动物多为分段制模,用手按坯,用陶泥粘接。从出土实物来看,这些痕迹非常明显,仔细观察这些三彩身体内部的胎面上,许多都留有唐代工匠的指印。扁圆体三彩器物如扁壶等,侧面基本都有对接及刀削痕。再如钵、罐、瓶、水注、盘、碗等采用轮制法,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细小弦纹清晰可见。
图5-1 初唐时期的高鬓发髻(真品)
图6-2 鸭首杯(仿品)
图6-1 鸭首杯 高9.3厘米(真品)
7.鼻嗅—老土凝重 新土清香
唐三彩用鼻嗅,能闻到一种老坑的味道。使用陶土新制作的仿品,用鼻嗅能
仿制品有的采用注浆工艺,器物胎体上看不到捏塑和轮制以及合模泥粘工艺,其制作方法与真品迥然不同,成品手感较轻。圆型器物有的是在注浆或模制成型后放在转盘上,利用转盘的旋转用工具划出一道道轮制的痕迹,但弦纹看上去线条不自然。有的采用与唐代相类似的模制按坯工艺制作,但组合后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器皿都显得笨拙,比例不协调,线条生硬。还有的过于精雕细做,画蛇添足,让人感觉不到唐代三彩的神韵。
5.彩绘—浓装淡抹 面目清晰
通常情况下唐三彩人物俑凡是没有衣物遮住的皮肤均不施釉,如人物的脸部、颈部、手部,一般采用彩绘。头发、眉毛、眼睛、胡须、巾帽等用黑色,口唇和面颊用朱红。人物的五官、须眉描绘的细致入微。这些彩绘历经千年颜色已经变淡变薄,且渗入胎体。仿制品的彩绘颜色鲜艳清晰,看上去比较浮,勾画的线条不干净利落,人物表情显得呆滞,所用笔法描绘的往往不到位,与真品有一定的差别。
6.手摸—光而不涩 突落有致
唐三彩经过千年的地下埋藏,器物表面受地下酸、碱、盐等物质的侵蚀,釉面均留有自然、适度的光滑感,用手仔细触摸有一种“涩滞”的感觉。仿品则因为生产时间不长,器物表面没有经过酸、碱、盐等地下化学物质的千年腐蚀,釉面新而明亮,手摸釉面光滑而顺手,没有真品的“涩滞”的感觉。经过打磨作旧的仿品,虽然器物表面没有那种光滑明亮的感觉,但这种高仿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了摩擦的痕迹。如果侧光仔细观察,在器物表面就能看到经过打磨而产生的一道一道的摩擦痕,用手抚摸器物,有刺手的感觉。闻到泥土的清香味;用石膏制作的仿品则能嗅到一股石膏味。经过作旧的仿品,有的能闻到刺鼻的化学味道(用硫酸浸泡过),有的则能嗅到腥臭味(在粪池中泡过)。
图7-1 土咬处理(真品)
图7-2 残片(真品)
图8-1 七星盘(真品)
图7-3 仿品
图8 -2 七星盘 高6.7、直径26.7厘米(仿品)
8.吸水率—水过必清 胎质变化
唐三彩的胎料因为经过了精心的淘洗,陶土颗粒细,密度大,吸水率不是很高。仿品如果为瓷胎,则吸水率比真品低。仿品如果是用石膏或石膏加水泥制作的,由于没有经过火的历练,胎质不那么缜密,吸水率比真品高。也有用陶土做胎新仿制的唐三彩,这种仿品因所用陶土淘洗不精,陶土颗粒较真品大而粗松,致密程度较差,因此吸水率较真品要高。
上述八点是鉴定唐三彩最值得注意的关键。另外,笔者把鉴定过程归纳为八个字:“望、闻、听、切、心、眼、感、悟”,通过对唐三彩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唐三彩最精品应该是由巩义黄冶窑生产的,陕西铜川黄堡窑偶有精品。黄冶窑的唐三彩创烧于初唐,目前所见多为盛唐和中唐时期,这种唐三彩一直延续到晚唐。
(责任编辑:劳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