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分析

2016-10-27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参与者科目效应

陈 渝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分析

陈渝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每一次的高考改革都会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效应。文章通过对英语科目在历年高考改革中的变化进行回顾,对新高考改革中英语科目的具体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新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并基于PPP反拨效应模式从教学参与者、过程以及结果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这种影响,从而扩大高考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并减少其负面反拨效应。

高考改革;英语教学;反拨效应

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人们对高考的关注和改革便从未停止过。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至少有14次改革。如果计量标准更细化,把各地的试验也加入的话,起码有22次(种)改革。[1]英语作为高考中十分重要的科目,随着一次次的高考改革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而每一次的高考英语改革都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反拨效应。了解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高考中英语科目变革的历史回顾

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38年。随着时间的流逝,高考制度也在经历着不间断的改革。英语作为高考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其高考改革也广为人们关注和研究。英语科目在高考中的变革可分为初步确立、稳固发展和调整完善三个阶段。

1.初步确立阶段(1978—1983年)

高考于1977年得以恢复,但外语科目在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年考试中却未被设置,只有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需要加试外语。1978年,外语又一次成为高考统考科目,语种包括英、俄、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语,只是外语成绩暂不记入总分,仅作为录取参考。没有学过外语的考生仍可以免考,但是报考外语专业或外语学院的考生,不仅外语笔试成绩必须计入高考总分,还需进行口试。[2]1979年报考重点院校的学生,外语成绩开始以10%计入高考总分,并明确指出往后逐年提高计分比例;1980年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以30%计入高考总分;1981年报考本科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50%计入总分;1982年报考本科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70%计入总分;从1983年起,报考本科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100%计入高考总分。[3]不难发现,自1979年起外语成绩的分值逐年增高,并于1983年确定为按100%计入,英语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2.稳固发展阶段(1983—1999年)

1983年起外语成绩按100%计入高考总分,此后外语成绩在高考中所占分值稳定下来。1989年,英语高考试卷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命制,有了自己的英语名称: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MET);1990年实行的是四组四科模式,英语与语文、数学一样作为高考统考科目;1994年教育部选择了在会考的基础上实行“3+2”科目设置模式,英语仍与语文、数学同为高考统考科目;1999年高考开始推行“3+X”科目改革,此时英语考试分值高于其他科目,设置为与语文、数学相同的150分,可见英语科目此阶段深得重视,处于稳固发展阶段。

3.调整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自1999年起英语高考考试分值基本保持在150分,但依据地区差异及时代发展需要会有所调整。2007年,在新课程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进行了又一次高考改革。各省在此次高考改革中对英语科目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因此英语成绩在各省所占分值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英语在高考科目中的分数比重在18%到25%之间小范围浮动。[4]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并进一步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对高考英语又一次进行了改革,这次新改革方案历时九年之久,其源头可追溯到2005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二、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的内容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国将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深化外语考试改革,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引导外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建设外语标准化考试题库和标准化考场。[5]

可见,此次高考英语改革与以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形式改为社会化考试形式,可进行多次报考,考生从高二开始便可报考;二是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察。

三、反拨效应及PPP反拨效应模式

反拨效应(Backwash or Washback)在教育界主要用于探讨语言测试与教学、学习之间的关系,尽管人们对此关系的看法不一,却都承认反拨效应的存在,即认同语言测试会对教学和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反拨效应,对高中英语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美国语言测试专家Arthur Hughes认为这二者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6]即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Hughes用PPP反拨效应模式分析反拨效应的工作机理,在众多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中影响最为深远。[7]他将反拨效应界定为三个层面,即“参与者(Participant)、过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其中,“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教材编写者、教科书出版商等;“过程”主要包括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学习策略等一系列有助于教学的活动;“结果”是指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根据Hughes的PPP反拨效应模式的理论,一个测试的性质将影响参与者对其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态度,而这种理解和态度又反过来影响参与者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而影响完成任务的结果。随后,语言学家Bailey又进一步完善了PPP反拨效应模式,并将其用图例表示出来。Bailey以图例的方式更清晰地向人们展示了语言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反拨效应。如图1所示,虚线部分表明了参与者会对一项测试产生的影响,而实线部分则体现了测试对教学或学习的反拨效应,具体表现为一项测试会直接影响参与测试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教学材料作者、课程设计者和研究人员,参与者受到测试的反拨效应影响后,其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态度以及策略都将发生改变,并最终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结果。

图1 PPP反拨效应基本模式[8]

四、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

本文主要借鉴Hughes对PPP反拨效应模式的相关研究,从教学参与者、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三个方面来分析新一轮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

1.对参与者的反拨效应

PPP反拨效应模式首先强调一项测试会对各个过程的参与者(Participant)产生重要的影响。何谓教学?概括地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9]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为教师和学生,因此,新一轮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参与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影响;二是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促进者。教师也是高考改革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和探索新知识的关键因素。作为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师这一参与者的反拨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将英语视为一种“应试教育”,为了使学生在高考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而展开英语教学。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更加强调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认识到高考英语改革的重要性,正确认识高考的功利性,转变以往为考试而教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注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从“会读会写”到“听说读写”,真正全面地掌握英语。其次是对高中英语教师授课方式的影响。当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授课方式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教师主要负责对课文的教学。教师对词汇用法、语法点以及长难句进行逐一讲解,然而学生学到的东西却是十分孤立、破碎的,因此,我国英语教学中的“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在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的影响之下,教师要摒弃之前过分强调词汇用法、语法的授课方式,开展一些富有趣味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授课方式一些。在日常教学中更多地运用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如在课堂开展英语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电影配音、话剧表演等活动。这样有利于纠正多年来对英语教育定位的偏颇,使其回归语言学习的本质。

学生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角色,是专门从事学习的人。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对象,更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个教学活动若没有学生的参与,便失去了意义,无法进行。学生是体现教育目标要求、实现教学目标价值的核心因素。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生这一参与者产生的反拨效应也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学生学习观念的影响。许多高中生也将高中英语学习视为“应试教育”,认为英语只是其因为高考而不得不学习的科目,认为学习英语除了应对考试再无实际用途。这种英语学习观念存在很大的偏颇。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强调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对高中生而言,转变其原有的英语学习观念十分重要。高中生应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对英语的应用。此外,高中生还应该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学生也不能因为学习英语不简单就选择不学习英语。其次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给了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的机会,于学生而言,这样可以使其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学生可以选择在高二或高三的时候参加英语考试,也可选择参加两次考试从而获得一个令自己更满意的分数。此外,对于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在英语听力、口语及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学生应该改变以往“死记硬背”式的英语学习方式,注意英语语篇的理解学习和运用。在注重发展自己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英语听力和对话的训练。毕竟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能够很好地运用英语,听、说、读、写齐头并进才是以后学习英语的王道。

2.对过程的反拨作用

PPP反拨效应模式还强调一项测试会对教学或者学习的过程(Process)具有一定的反拨作用。多年来,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要点。教育界对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也看法不一。梁渭雄、孔棣华认为教育过程必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教育的发动人——教育者, 教育的承受者——受教育者, 以及教育者有意识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那部分影响——我们统称为教育媒介。[10]李秉德先生认为教学活动主要包含七个因素,分别为: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和教师。[11]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从静态的角度看不可或缺的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12]因为无论人类社会处于何种时期,只要有课堂教学存在,这三种因素都不可能不存在,故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反拨效应将围绕课堂教学的“铁三角”展开。在新高考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参与者的反拨效应中已经探讨过其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因此本部分将探讨PPP反拨效应模式中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

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内容会产生一定的反拨效应。由于新一轮高考改革中规定,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同时深化外语考试改革,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故应引导外语教学注重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机会,意味着高中英语很有可能会形成“快班”和“慢班”的分层教学。试图在高二就将英语学习完毕的学生必然要求在高一、高二时期加强英语学习的强度,“英语快班”就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学生则希望用三年时间来慢慢奠定基础,到了高三再参加英语考试。这部分学生会要求按正常进度进行英语教学,因此与“英语快班”相对应的“英语慢班”将来承担这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学校所提供给他们的教学内容也应是有差异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围绕课本展开,还应借助一些辅助材料来开展英语教学,如: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的、难度相当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语言材料,或提供给学生一些具有文化性、人文性和时代感的视听辅助材料。此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改变以往学生中规中矩地坐在教室听课的形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的场景,在学生之间进行场景对话。最后,改革也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更新。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内容的反拨效应,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3.对结果的反拨作用

Hughes的PPP反拨效应模式中的结果(Product)包括教与学以及其他附带的结果。Hughes指出,一个测试的性质将影响参与者对其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理解和态度,而这种理解和态度又反过来影响参与者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而影响完成任务的结果。而这种反拨效应所产生的结果,既可能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亦可能对高中英语教学造成阻碍。

一方面,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会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正面反拨效应,可以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对教师而言,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录取率,教师会根据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要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积极向新高考改革的要求靠拢,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对学生而言,为了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必须关注新高考改革的要求,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进行练习,增强自己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从而在高考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教师和学生根据新一轮高考改革所进行的调整和所采取的措施,都有利于使高中英语教学回归语言教学的本位,实现英语学习的本质要求,即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交流。

另一方面,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会对高中英语教学有反面反拨效应,会阻碍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首先,新高考英语改革之后,分层教学或将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常态,但这种分层教学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外也存在一些弊端。这种分层教学按照学生需求的不同将其分为“英语快班”和“英语慢班”,而教师如若处理不好这两种班级的关系,则会导致学生在英语方面能力差异的产生。同时,这种分层教学会使学生压力增大,所有学生可能都想多一次考试机会,从而选择在高二就参加外语考试,这无疑增加了其外语学习的负担。其次,改革后英语分值比例的变动和题型的变化可能会使得部分中小学产生功利的教学观念,从而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学生学习英语,此时,考生若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借助辅导机构。而这会使那些无力负担高额补课费用的学生处于劣势地位,影响其英语水平的提高,而这也不利于高中英语教学全面整体的发展。

四、总结

毫无疑问,此次的高考英语改革并非高考英语改革的终点。高考改革与高中英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英语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必将会不断丰富和变革。高考的改革又必将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效应。只有正确认识高考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才能充分发挥高考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从而减少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负面反拨效应。英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们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适应高考英语改革的新要求。高中学生们要更加勤奋地学习英语,从听、说、读、写多方面学习英语,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培养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高中学校也应积极响应高考改革,从教学内容、师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为高考英语改革做好准备。

[1]刘海峰. 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研究, 2007,(11):19-24.

[2]杨学为.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八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1.

[3]刘海峰,等.高考英语降分不要非理性“围观”[N].中国教育报,2013,(29): 2.

[4]刘毳. 高考英语科目的地位演变与政策导向[J]. 考试研究, 2014,(1): 24-28.

[5]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9/174543.html.

[6]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 181.

[7]Bailey,K.M. Working for Washback: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 Language Testing, 1996, 13(3): 257-279.

[8]黄大勇, 杨炳钧.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4):288-293.

[9]钟启泉,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73.

[10] 郭祖仪, 南纪稳. 试论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J]. 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1999,(2):19-22.

[11] 李孔文. 七要素说:李秉德教学论的核心思想[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 (5):59-63.

[12] 叶澜. 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 课程·教材·教法, 2013,(5):3-13.

Analysis of the Washback Effec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 o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CHEN Yu

(School of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2)

There is a washback effect of each new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 o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e paper has reviewed English reform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analyzed the main changes in the new reform, and explored the three major influences of the new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 o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model of PPP washback.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 English teaching, washback

陈渝,陕西咸阳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参与者科目效应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懒马效应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高考“新科目”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