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海宁潮神祭祀

2016-10-27黄佳燕

文化交流 2016年10期
关键词:盐官祭典海塘

·黄佳燕

走近海宁潮神祭祀

·黄佳燕

“潮神祭祀”本是由百姓自发展开的悠久习俗,一般只含上香、敬神、祈祷(包括禳灾、纳福)等环节,主要流传于浙江省海宁市境内的黄湾、袁花、丁桥、盐官、周王庙、长安、许村等钱塘江沿岸乡镇。历史上,这习俗逐渐被官方认可、利用,从而结合三礼、形成仪规程式,发展为一种由各级守土官员主持的地方政府祭典。2014年,“潮神祭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项目,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钱塘江潮神的出现由来已久,其渊源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春秋吴国相国伍子胥遭谗言见杀的史说。民间相传,农历八月十八那天,伍子胥的尸体被投进钱塘江,此后他日日驾着素车白马驱潮而来,吴国百姓崇仰他,尊之为潮神,并将这一天定为潮神生日,远近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海塘,进行群体性祭祀。

此外,民间祭祀还有两种:一是日常祭祀,百姓平日会到钱塘江畔的庙宇上香供烛,祷求潮神保佑;二是“请顺风”,每逢出海捕鱼、开工修筑海塘,百姓都要祭祀潮神祝愿平安。

“潮神祭祀”应是随潮患而产生的。钱塘江潮是天下自然奇观,尤以海宁一线最为汹涌澎湃,因而也叫“海宁潮”。海宁潮惊涛拍岸的壮伟景观除给游人带来绝佳的视觉享受外,也给沿江百姓带来巨大的灾害。古人无力抗拒潮患,便塑造潮神,通过建庙宇、烧海香、迎庙会等活动来保佑安稳,“潮神祭祀”也就应运而生。这其实大抵由先民的泛神性质的自然崇拜发展而来,转向英雄兼具神祇的朴素崇拜。

“潮神祭祀”的官方祭典分为小祭、中祭和大祭。最早记载的官方祭典见于南宋程珌《洺水集》中的《盐官祷海》一文:“风涛受令,寂无冲啮之忧,浦溆还沙,永赖扞防之固,嗣新祠宇,祗荅灵休。”那时,官方祭典有在杭州江干举行的,也有在海宁举行的;小祭由地方官员主持,中祭由浙江主官主持,遇大祭,皇帝会派大员宣读御制祭文,以祈国泰民安。祭祀过程中,为示隆重,常有水军操演一环;为示热烈,并有民间高手弄潮示勇一节。官方祭典表征是为平息潮患,内里实质流露政治的需要:中国的山海河川固多附丽神祇,承继封神淫祀,显示的是王权思想和万国来朝的气象。

因为清王朝对江南杭嘉湖地区在经济和海防上的日益严重依赖,雍正帝下旨在海宁盐官建海神庙,以启“保厘东海”“作镇南邦”“雨阳时若”“仁智长宁”的基石砥柱式的精神作用。乾隆帝六下江南,四次巡视海宁海塘,崇祀海神庙。海神庙是浙江省官庙之一,譬如省孔庙、譬如省城隍庙、譬如省关帝庙。海神庙供奉浙海之神,以春秋吴国相国伍子胥、五代吴越国国主钱镠配食,又以春秋越国大夫文种等18人从享,统称为“海神”。此后每逢这一天,海神庙内都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1994年,海宁市人民政府出于文化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需要,设立观潮节,确定恢复“潮神祭祀”活动,纳入其中。“潮神祭祀”如今依然属于官方性质,延续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海神庙中举行,基本遵守传统祭祀流程,而整理编排的有关江潮的民俗表演节目,只是穿插其中,作一道风景,使之在庄严肃穆的“庙堂”气氛之余更添一股喜庆欢乐的“江湖”魅力——本来,祀神就是吉礼,娱神、娱人、娱己大都可以。

潮神祭祀活动之二A sacrificial ceremony takes place in honor of the god of tides on Qiantang River.

中国有诸多礼仪,源头便在上古的祀神活动,“潮神祭祀”的诞生则在礼仪成熟之后。其旧时的仪规流程冗杂,但造就了场面的恢弘气势;现今的表演又尽量让人穿越时空,回到浓烈的传统之中:开始,古乐响起,舞者起舞;接着,仪仗旗幡,一一入场;随后,民间代表向诸海神献上五谷、牺牲,官方代表燃烛、上香、跪叩、敬酒;高潮,主祭人诵读祭文、焚烧祭文以上表潮神;最后,进行民乐演奏,音韵悠远的乐曲为祭典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历经千年沉淀,现今的“潮神祭祀”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张庆中拍摄)

猜你喜欢

盐官祭典海塘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国家在场:从清代滇南盐官营看国家边疆治理
妈祖祭典
番禺“盐官厨”释读
子文同学的一篇发掘日记与广东汉代“盐官”
也谈“番禺盐官”
立春为什么又被称为“打春”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