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造影剂对正常肺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对照分析
2016-10-27裴天龙张艳恒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临汾041000
裴天龙,张艳恒(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造影剂对正常肺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对照分析
裴天龙,张艳恒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目的 探析正常肺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采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剂量扫描,而观察组则运用低剂量造影剂扫描,对两组的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观察组的图像质量优秀率较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上腔静脉伪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两组的肺动脉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静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常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相比较常规剂量而言,低剂量造影剂能够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低剂量造影剂;常规剂量;血管造影;CT
肺动脉栓塞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因为外源性或者内源性栓子对肺动脉造成栓塞从而诱发的一种肺循环障碍综合征,静脉或者右心系统是栓子的主要来源,该病具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并且临床表现缺乏典型特征,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检查方法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和降低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因此,本文对低剂量与常规剂量造影剂运用在正常肺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2.5±10.4)岁,其中女10例、男16例;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2.7±10.5)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剂量造影剂法,即运用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碘海醇80 mL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注射速率,一般为5 ml/s,选择肺动脉主干作为对比剂追踪触发点。
1.2.2 观察组则运用低剂量造影剂法,即运用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碘海醇30 mL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注射的过程中,需要将注射速率控制好,通常为5 ml/s,选择肺动脉主干作为对比剂追踪触发点。
1.2.3 扫描方法:运用GE 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从主动脉弓上缘开始,直到右侧膈顶,从头侧扫描至足侧,运用肺动脉扫描序列。根据扫描要求,设定扫描参数,其中管电流为150 mAs、管电压为100 kV、层厚为5 mm,运用0.625 mm重建。扫描的过程中,运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在阈值为100 Hu的情况下,程序自动启动,延迟2 s后,开始进行扫描。
1.3 评价图像质量
完成原始数据采集后,开展薄层重建,并向工作站传输,由2位影像科医师运用曲面重建法(CPR)、多平面重组法(MPR)、最小密度投影(MIP)以及容积再现法(VR)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后,评价图像质量。按照5级标准评价图像的增强质量:①1级。未见肺动脉强化;②2级。肺动脉段和亚段的增强程度不明显,但是与相邻肺静脉相比,明显增强;③3级。相邻肺静脉、肺动脉段以及亚段增强明显;④4级。与相邻肺静脉相比,肺动脉段和亚段明显增强;⑤5级。肺动脉段和亚段明显增强,且相邻肺静脉没有增强,其中优秀为4、5级;合格为3级;不合格为1、2级[2]。
1.4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的左、右肺静脉和左、右肺动脉横轴位CT值进行测量,测量区域一般为30~40 mm2,每个区域进行3次测量,取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图像优秀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图像质量对比 [n(%)]
2.2 两组肺血管强化CT值比较
观察组的左、右肺静脉CT强化值均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左、右肺动脉CT强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血管强化CT值对比(±s,Hu)
表2 两组肺血管强化CT值对比(±s,Hu)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左肺静脉 右肺静脉 左肺动脉 右肺动脉对照组 26 265±77 265±64 428±94 431±76观察组 26 181±82* 168±75* 422±82 430±81
3 讨 论
当前临床上在诊断肺动脉栓塞时,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因为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准确率高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首选的一种检查方法,但是在提高诊断率的基础上,降低造影剂使用量也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3]。64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较快的速度,不需要运用大量造影剂,能够获得比较清晰的诊断图像[4]。同时,螺旋CT的各向同性扫描能够获得更加清晰的三维重建、曲面以及多平面图像,形成较好的三维和二维图像,并且同屏点可以对点观察,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和细节图像,还包括了整体和宏观[5]。在CT扫描中,运用自动触发扫描技术,不仅降低了扫描的盲目性,还可以在不增加造影剂用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扫描时机,造影剂注射完成后,再给予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注射,可以对前方造影剂进行冲刷,一方面可以保持造影剂团注的浓度和速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对造影剂进行水化,降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图像优秀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肺静脉强化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剂量造影剂运用在正常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与常规剂量相比,在正常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中运用低剂量造影剂,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还能提高图像质量,值得推广。
[1] 宋 鹏,宗会迁,杨冀萍.低剂量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19(2):201-203.
[2] 刘连荣,范 勇,赵新骞.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2,22(3):441-443.
[3] 卞京文,施斌斌,杜红梅.胸部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07,19(9):931-932.
[4] 杨 宏,金 彻,赵红军,李树昌.MS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22(4):345-346.
[5] 周志刚,王亚伟,岑冬梅.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造影剂对正常肺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对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19(7):766-767.
[6] 康淑琴,刘文亚,木合拜提·买合苏提.应用低剂量造影剂行双源CT肺动脉血管造影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0(2):185-187.
本文编辑:刘帅帅
R563.5
B
ISSN.2095-6681.2016.13.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