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2016-10-27赵英
赵 英
(包头第四医院感染科,内蒙古 包头 014000)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赵英
(包头第四医院感染科,内蒙古包头014000)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等。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轻度狭窄99节段,中度狭窄61节段,重度狭窄31节段,闭塞129节段,符合率分别为90%、84.72%、73.81%、89.58%;与DSA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95.5%,诊断正确率为93.2%。结论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创、经济、可重复、快速安全的优势,且诊断准确率较高,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
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特征表现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下肢感觉异常、疼痛、进行性坏死等,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肢体坏死,严重者需要截肢,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临床上以DSA作为检查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金标准,但是其属于有创操作,且无法判断闭塞远端血管情况,因此现阶段彩色多普勒超声仍然是检查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方法[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经DSA确诊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共992节段血管。其中,男47例,女15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44.5岁;合并糖尿病32例,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冠心病11例,合并脑血栓后遗症4例,外伤7例。
1.2方法
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HDI5000型及通用公司生产的LOGIQ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7~10 MHz,外周血管设置。检查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下肢稍外展,探查顺序自上而下由股动脉至足背动脉;患者再俯卧,足部抬高20~30度,逐一探查腘动脉及胫后动脉;用常规二维超声观察狭窄闭塞的部位、范围及狭窄闭塞的程度,以CD-FI观察彩色血流充填状况,是否存在变细或中断现象。
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V12血管造影机进行DSA。患者平卧进行心电监护,腹股沟常规消毒、铺巾,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行血管造影检查。
1.3判断标准[3]
下肢动脉内径减少50%以下,与上端正常动脉比较收缩期峰值增加30%~100%,频带明显增宽,舒张期反向血流峰值减少,呈二相或三相波,狭窄上下端频谱正常判定为轻度狭窄;下肢动脉内径减少至50%以上及75%以下,与上端正常动脉相比收缩期峰速增加100%~300%,收缩期频带频窗消失,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呈单相波,狭窄动脉远侧端收缩期峰速降低判定为中度狭窄;下肢动脉内径减少75%以上100%以下,与上端正常动脉比较,收缩期峰速增加不超过300%,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或呈单相波,狭窄动脉远侧端收缩期峰速有明显下降判定为严重狭窄;下肢动脉内径减少100%,闭塞段管腔内可闻及血栓回声,闭塞段管腔内无多普勒信号及血流信号,闭塞下端动脉内多普勒频谱低平,甚至出现静脉样频谱判定为闭塞。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轻度狭窄99节段,中度狭窄61例,重度狭窄31例,闭塞129例,符合率分别为90%、84.72%、73.81%、89.58%;与DSA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95.5%,诊断正确率为93.2%。见表1。
表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DSA结果比较
3 讨 论
传统临床上检查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主要以下肢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再配合临床检查。但是血管造影属于创伤性检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均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血管超声已成为其临床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彩色多普勒是用不同的颜色显示血流方向,用不同颜色的饱和度显示血流速度,可以将血流的方向、速度、范围等直观、形象的显示出来,并能观察血流束中是否存在狭窄中断或异常通路等,大大提高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要注意,髂总及髂外动脉受前方气体干扰影响较大,会直接影响到检查结果,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饮水或探头加压来解决,如有必要可要求患者空腹8 h后再行检查;并且股浅动脉远端位置较深,可能会也影响检查结果,可采用降低深度或局部放大的方法解决;此外,动脉前壁的强回声钙化,后方可能伴有声影,甚至会导致多普勒信号丢失影响检查,针对该问题可嘱患者改变体位,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5]。
综上所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无创、经济、可重复、快速安全的优势,且诊断准确率较高,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程万枝,明 丽,马继斌.下肢动脉狭窄3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6(1):91-92.
[2]高源统,罗 敏,李永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的CTA,3DCE-MRA和DSA对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1(5):781-784.
[3]张缙熙.新编超声诊断问答[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196-197.
[4]李 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诊断[J].辽宁医学杂志,2015,21(3):224-225.
[5]徐建红,李俊来,林 倩,等.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14 (1):21-23.
本文编辑:徐 陌
读者·作者·编者
学术类期刊论文的质量要求
1.创新性 报道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中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包括提出新发现、新思路、新认识、新理论;或者修正、补充、否定已有理论;或者提出具有重要学术探讨价值的新问题;或在研究方法上有较大突破,或有较高学术价值,代表学科发展前沿、趋势和方向;或提出具有超前思维和重要科学依据的预测、预见和展望等。
2.科学性 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理论依据充分,方法先进,设计科学,数据准确,结果正确,结论可靠。实验研究设计符合随机、对照、重复三原则和统计学要求及其他各种有关规范、标准。临床科研设计符合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原则。在逐步实行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后,相关临床试验应经过注册。
3.导向性 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信息源的优势,为促进医学科研工作自主创新、加速医学成果诞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等发挥导向作者。
4.实用性 注重理论与实践、当前与长远、与储备、学科发展与新学科增长点相结合;注重高新技术和基础性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R543.5
B
ISSN.2095-6681.2016.02.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