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现状与省思

2016-10-27王陶峰

艺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效性

王陶峰

摘 要: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美术类课程教学为例,教师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特殊性,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美的感受,达到由感性审美愉悦到理性逻辑思辨。

关键词: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实效性 审美愉悦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学科前沿交叉创新、培养健全人格,凝聚社会共识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大学都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我国,孔子主张艺术教育的公共性以及在艺术在君子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画学多以艺术家的养成教育为主,例如宋徽宗时期的“画学”或者文人士大夫家庭的雅集与鉴赏等。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一直较受忽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公共艺术教育也提上教学日程。2006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保障和推动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文艺要:“自觉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在人民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深入开展。

但据一些学者通过实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的现状和实效有待提高,加快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的建设和发展尤为迫切。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是开展和推进美育的主要平台,切实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关键。②本文以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例,提出授课教师若能摆脱思维定势,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特殊性,明确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数字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授课上以引导学生兴趣、激发热情、启迪人生和美的感受,从而由感性艺术愉悦提升到理性逻辑思辨,则事半功倍。

一、 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类型与现状

当前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

1.艺术欣赏类课程:主要面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任课教师通常由一定经验的美术创作者担任,多从艺术创作的经验角度来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以艺术作品赏析为主,在课堂进行关于艺术形式的讨论或讲解,希望学生能了解该作品的“美”之所在或“艺术价值”。在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中,往往将古今中外、不同媒材的艺术作品并置,以欣赏其超越于技术的普适性美感为目的。欣赏类课程的美学理念源自19世纪末自康德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理论。在形式主义者看来,艺术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具有普适性、必然的形式法则。观者在对作品形式美静观的沉思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内心的超脱。如康德(Immnuel Kant)即主张:“美是一种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认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艺术史上以主张形式风格分析的瑞士艺术史学者沃尔夫林为代表。

2.艺术史类课程;艺术史的教学在国内外源远流长。我国自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约815—874年)的《历代名画记》(成书于847年)起,历代著述宏丰。艺术史课程是以某一特定地理范畴中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主,将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品评置于特定的风格分析之后的历史性理解。因此,有西方艺术史学者布克哈特、赫伊津哈、德沃夏克认为:艺术史是视觉文化发展史、民族精神史和心灵史等。③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中,理解艺术家在特定时空情境中艺术家的个人才华、艺术传统与历史情境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对非艺术类大学生而言,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深入探讨艺术作品的产生与广义文化史的深入交接,对提升艺术价值的整体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要达到从广义的文化角度理解艺术、从视觉艺术演变的角度窥探文化史、心灵史、精神史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3.艺术概论类课程:课程是以介绍与艺术有关的知识为主要目标。由于该课程涉及的艺术门类较多,以讲授这些知识的理论大要为主,力图使学生在创作上的训练之余,能兼顾其理论上的修养,使其创作更上一层楼。在综合性大学中,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得以理解艺术的大致全貌。大部分艺术概论课程综合性较强,包罗万象,涉及到艺术史、美学、哲学、艺术门类学、艺术心理学等。以目前高校广泛采用、彭吉象著的《艺术学概论》为例,它的具体内容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的艺术起源的各种学说(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等)、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种类、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艺术的欣赏活动与批评等。④由于其知识体系过于庞大,课时有限,讲授者往往从自身和听者的专业背景中,有意识的选择性讲授与本门专业较为相近的理论,而其中所蕴含的对广义“艺术”素养的培养则往往付之阙如。若能在课程的设置上,打破学院、专业的壁垒,以讲座的形式分别邀请各领域专业学者进行讲授,其效果必将改善。

4.艺术与人生类型课程: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生活、美学与生活等课程较为普遍,可以说它是艺术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以实现艺术使人生更美好的理想。从学术理念上来说,西方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的列夫.托尔斯泰、普列汉诺夫等主张的“艺术即生活”、“艺术为生活服务”是此类课程的理论渊源。加之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反现代主义艺术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的“高冷”,⑤后现代主义艺术主张打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艺术大众化,为应用艺术(设计类)获得学术层面的肯定与大众层面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从教学实践上来说,生活与艺术结合固然是艺术教育值得追求的境界。但在落实层面上,由于艺术与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教学中不易形成有序的教学体系,其教学内容易散漫而缺乏组织,易流于空谈与泛泛论。

二、对当前美术类公共艺术课教学现状的省思

当前,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艺术教育在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升民众的文化修养等的重要作用也的到广泛认可。虽然在政策的推动下,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已普遍开设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课程教学目标认识模糊、授课方式陈旧、对授课对象的偏移、任课教师的定位不准确等是造成当前问题的症结所在。

艺术欣赏类课程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以风格/形式分析推论训练学生艺术分析、思考主动性的追求,使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而进入艺术的殿堂。但在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抽离历史发展的纯粹感性的欣赏,未能上升到理性的抽象思辨的境界,在短暂的感性欣赏过后,往往易产生厌倦心理,而对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参与和融入以及内在的心灵共鸣则重视不够。

在艺术史课堂上,由于教学手段的滞后,在授课中充斥着呆板的史实以及专家所整理出来的风格描述的填鸭式教学,在表面上达到了传播艺术史知识的目的,但无法真正刺激、启发并引导学生利用这门学问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在当前技术发达的教学情境中,仅仅灌输一些人云亦云的重要史实,实际上其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的积极建构。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帕翠西亚·菲利普斯(Patricia C . Philip所言“一些公共艺术的弊病在于缺乏具体性,流于空泛和简单。……公众是千差万别、变化不定、活泼而挑剔的,它源自所有市民的私生活之中。公共艺术呈现在公众面前之后,最终也将成为他们的私人经验。视觉的感知结束后,心灵的感受将更持久的存在”。

从师资上看,以创作为专业的艺术家、受过美术师范教育训练的艺术教师、艺术史论专业的学者。前两者教师在讲授艺术欣赏和艺术与人生课程中,具备深广学术涵养的艺术家,通过身体力行的艺术作品展示和艺术才性学养的流露,必然对非艺术类学生产生直接的感性启发,其本身的存在状态亦是长期艺术熏陶的结果。若能辅以精深的理论讲解,其效果必然促进学生对艺术的神往,从而达到美术欣赏的目的。

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具有相关专业艺术学、美学学术背景的讲授者,若能以分时段、分专业以连续性讲座的形式将其从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精神史的角度加以启发性的讲解与阐述、充分利用当前的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启迪、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可谓突破当前教学瓶颈的关键。

在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中,艺术史是基础,艺术概论是理论升华,美术鉴赏和美术与人生等课程是高校开展艺术大众化应用的最主要途径。若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调整,则效果可期。

三、小结

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实施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仍待引起重视。本文试由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美术类课程四种形态的归纳,及其在当前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若高校能根据自身学校实际,结合自身地域文化,打破学院、专业的壁垒,选配得当的授课教师,并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以使学生由艺术感知提升到理性思辨。培养具备高度艺术素养的新国民,于国于民,益莫大焉。

注释:

①易晓明、杜丽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基于江苏省1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美育学刊》,2012年第6期,103页。

②杨琳、任红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术类课程设置之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13期,169页。

③德沃夏克著,陈平译:《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④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目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⑤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前卫与庸俗》一文,收录在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4页。

参考文献:

[1]让·吕克·夏吕姆,刘芳,吴启雯译.解读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肖鹰.中西艺术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刘艳霞.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研究生论文,未刊稿.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实效性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提高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微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
协商实效性研究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