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2016-10-27李臻
李臻
摘 要: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五千年历史的沉淀,以两河流域为中心,不断融合外族、外域的音乐交流融合而形成。现今它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四个部分。其中民间音乐在内容和数量上都最为突出,他有着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是我国传统音乐的基础,在未来传统音乐的创新和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 地位 发展趋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其实中国音乐的历史要远远早于文字的历史,河南舞阳县出土的贾湖骨笛就将中国人创造音乐的历史追溯到了八九千年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音乐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先秦钟鼓雅乐时期、汉唐歌舞伎乐时期、近古民间俗乐时期。本文从不同的历史阶段传统音乐形态的发展变化来论述民间音乐在各阶段的地位,以及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发展趋势。
一、先秦钟鼓雅乐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发展主要包括远古夏商时期的古代乐舞,和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远古社会人类音乐艺术的活动主要反应在一些原始乐舞当中,如“葛天氏之乐”这一类原始乐舞作品主要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宗教、祭祀、战争、图腾种种内容,也有反映劳动生活、同自然界斗争的作品,但都是原始社会那种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生产力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生活的生动写照,所以它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尤其是"万物有灵"的巫术观念创造了原始音乐文明的独特面貌。
到了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开始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和与之相匹配的礼乐制度。音乐的等级制度主要体现在乐舞的编制、乐悬制度等方面。此时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主流是雅乐,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宫廷雅乐中的大部分乐舞种类都是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主要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四夷之乐等等,其中四夷之乐主要就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乐舞。
早在春秋初年,周代的礼乐逐步走向没落,雅乐已很难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审美需要而生存下去,一些新兴地主阶级的欣赏趣味转向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俗乐。“郑卫之音”是郑国和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虽然受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抨击,但因其音乐旋律优美抒情,受到当时一些诸侯国君的喜爱。郑卫之音的风靡当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预示着礼乐制度的逐渐瓦解,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奴隶制社会面临瓦解,在奴隶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大动乱和大变革,周天子所制定的统治秩序被打破,“八佾舞于庭”这种僭越礼法的史实也向我们证实,到了东周时期“礼崩乐坏”,音乐的等级制度已经逐渐失去约束力。
周王从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制定了“采风”制度,以达到了解民意,完善施政的目的。但就其客观效果而言,统治阶级从其主观意图出发所推行的采风制度在客观上促进了民间歌曲的发展,为我们保存了一大批劳动人民创作的优秀诗歌,促成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诗经》收录的大部分是北方民歌,南方楚、吴等地的民间音乐大都收集在《楚辞》当中;并且在这一时期,荀子《成相》篇至今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远祖。
二、汉唐歌舞伎乐时期
汉袭秦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打通了横贯亚洲的中西陆路交通。自此,西域音乐的东渐和歌舞伎乐形态的盛行,成为中国音乐两大新的时代潮流,直至隋唐王朝的一千余年的岁月中,缔造了一个以多民族歌舞音乐并存为其特征的灿烂辉煌的音乐多元化时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贯通,促进了华夏音乐与西域音乐之间的交流融合,改变了上古以来华夏音乐相对封闭的发展状态。于是,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开始呈现出以汉族音乐文化为中心的多民族、多元化的新局面。
秦统一中国之前,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雅乐开始衰落,与此相反,俗乐却有了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俗乐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抵消了雅乐的影响,俗乐渐渐得到了统治阶级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提倡,这在客观上给秦朝首置乐府以一定的影响。汉代乐府的设立促进了民间音乐的蓬勃发展,乐府所收集到的民间音乐,其范围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东到海边,南到长江以南,西到西域,北到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乐府的主要职能不仅包括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同时还可以将民间音乐重新填写歌词或改编曲调。西汉时期的协律都尉李延年着过人的音乐天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乐府音乐在传统音乐基础上,汲收民间俗乐以及外族外域音乐的成分,呈现出新的面貌。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赋配制成新曲、编演乐舞外,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便是采集四方民歌,这使得民间音乐获整理、集中的机会。乐府的设置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民间音乐的利用,但它客观上起到了保存民间音乐的作用,促成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推动了乐舞文化的大发展。
相和歌作为北方民间音乐的代表,从无伴奏的“徒歌”变成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然后经过乐府的整理变成“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最终形成歌、乐、舞为一体的相和大曲。源于民间歌曲的汉代乐府相和歌,以其独特的风貌对后世的歌舞、说唱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到了魏晋时期,清商乐是汉代相和歌的继承发展,在此以后民间音乐无论在北方或南方都统称为《清商乐》。这一时期,凉州一带《西凉乐》逐渐形成,西域的《龟兹》、《疏勒》、《安国》、《康国》以及古印度的《天竺》,古朝鲜的《高丽》等外域音乐纷纷传入中原,为隋唐九部伎、十部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政权发展的鼎盛时期,宫廷音乐中以九部乐、十部乐为重要代表,其中绝大多数的乐部都是来自于民间音乐,这个时期少数民族音乐已经同汉族音乐自然融合,中国民族音乐也已经与外国音乐融合,足以见得宫廷对当时各民族音乐的重视。《新 唐书·礼乐志十二》:“又分乐为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太常阅坐部,不可教者隶立部,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 可见雅乐地位的日渐衰微。
隋唐民间歌曲以曲子最为盛行,说唱音乐也得到了发展,如唐代的"变文"。这一时期歌舞的故事性逐渐增强,出现了《踏谣娘》、《代面》等具有戏曲雏形的故事歌舞形式。
三、近古民间俗乐时期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发展到了宋代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这一时期民间俗乐的发展占据了主流,与之相对应的宫廷音乐开始走向衰微。在这一时期市民阶层逐渐崛起,城市中出现了专门供职业艺人表演的场所“勾栏瓦舍”,音乐开始具有了商品的属性。最具代表性的综合艺术形式戏曲音乐也在宋元时期正式形成,这个时候我国的民间音乐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宋代民间音乐蓬勃兴起的状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民歌的繁荣与民间曲子的流行;2市民音乐的蓬勃兴起;3艺术歌曲和说唱音乐的发展;4百戏歌舞的演变及戏曲艺术的发展;5民间器乐的发展。其中较为重要的有:诸宫调说唱形式的形成是我国说唱艺术进入成熟时期的标志;宋代的杂剧和南戏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戏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正式形成,元杂剧、明传奇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留下了《西厢记》、《窦娥冤》等优秀的剧目。
明清时期是我国民间音乐朝着色彩化与多样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城市更加繁荣,民间音乐艺术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民间“小曲”内容丰富,说唱音乐异彩纷呈,器乐的演奏形式多种多样,各类曲谱相继问世。民间戏曲音乐的繁荣和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这一阶段,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的昆曲在明代四大声腔中“昆山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其他地方小戏也相继形成。
纵观我国传统音乐发展的这条长河,民间音乐贯穿于传统音乐发展形态的每一个阶段中,我们不难发现民间音乐是形式最为丰富,也是占据传统音乐最大分量的一部分。
横向看民间音乐与传统音乐中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关系,它们的音乐曲调有的直接来自于民间小曲,有的从民间小曲中发展而来经过改编和再创作依然带有民间音乐中民族性或地域性的典型特征。在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上,一些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依然保留着民间音乐中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例如文人音乐中的古琴艺术,古琴曲的演奏即便有一些乐谱的记录,在表演过程中,演奏者仍然有着较大的二度创作的余地,这种即兴变化的表演方式和民间音乐集体创作、不断流变、一曲多用的特征存在着种种的亲缘关系。
除了文人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复杂关系外,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也与民间音乐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自周代采风制度开始,统治阶级便有意识的搜集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并有专门的音乐机构负责整理。大部分民间乐曲进入宫廷以后,经过专职的乐官改编以后可以被统治阶级为我所用,变成宫廷音乐。唐代燕乐当中歌舞大曲,有绝大多数来自于民间音乐,或者是外族、外域的音乐形式。宫廷音乐中对民间音乐的使用,主观上是为了统治阶级的享乐,但客观上促进了民间音乐发展、保护。
宗教音乐中也存在大量的民间音乐成份。例如北京佛教寺院的管乐和云南许多民族中流传的道教洞经音乐,其中就有明清的时调小曲、多种戏曲曲牌及民间流传的器乐曲牌。
从上述我国传统音乐形态发展的几个阶段可以看出民间音乐总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民间音乐本身也存在成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情况。例如,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山歌和农村小调,其主要创作者和歌唱者基本上是劳动人民。这些歌曲多作为歌唱者自娱的方式,曲调上加工较少,情感真挚而质朴。在民歌体裁中最具艺术性和欣赏价值的莫过于城市小调,小调大部分流行于平原地区或城市中,在人们茶余饭后、农闲时分用来消遣和娱乐的民间俗曲。表演者大部分是半职业的艺人,他们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趣味,都会把民间音乐加以改编加工,艺术性更强,所以大部分小调音乐都存在着同源异流的情况,当民间小调流行到不同的地区,就会吸收这一地方的民族文化、包括方言、曲调、节奏上的特点,分流成各种不同的形态继续流传。在戏曲和曲艺(说唱)中也有这种情况。据统计,我国近代曲艺曲种和戏曲剧种均各有三百余种之多。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发展、兴盛的民间音乐、就更与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分不开了。在现代音乐生活的发展中,有更多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参与到民间音乐的表演、改编合一的创作中来。作曲家在一些现代音乐的创作仍然喜爱用民间曲调作为音乐主题或发展动机,可见民间音乐在音乐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仍然有其广泛的受众群体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谢育坚. 中国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5.
[2]刘敏敏.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3.
[3]张国华.中国全史·中国秦汉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