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资深空巢青年的自省与救赎
2016-10-27曾庆芬
文-曾庆芬
一名资深空巢青年的自省与救赎
文-曾庆芬
身为过来人,
我觉得空巢青年
远远不用凄凄惨惨戚戚,
若是放宽心,
也可以活成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独自应付眼前和苟且,无人应和诗和远方,对照此标准,我已然成为空巢青年许久了,只是一直后知后觉的我麻木不仁。
首先剖析一下我这枚“空巢青年”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成长环境导致自己性格过于内向,在学校是三点一线,工作后干脆两点一线;二是刚毕业头几年工作不顺利,身体状况也不好,有些消沉,越发的与世“半”隔绝。一言以蔽之,都是太“宅”惹的祸。
2008年3月底,我到南京参加研究生面试,一下火车就被车站广场对面玄武湖的一池碧波倾倒,说了一句“人生只合金陵死”。面试完后,拖着拉杆箱环湖看景,引得游人侧目。毕业后,宿舍的5个同学最后只有我一人留守南京。中间有几次想逃回老家,但是临走前到玄武湖边坐一坐,立刻就难舍难分。虽然挣扎着留了下来,但是我在南京的生活并不是充满诗情画意。刚好相反,金陵四十八景我游览了的还不到一个零头,甚至连公园年卡都没办过。这八年来,我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独自应付或隐忍眼前和苟且,偶遇诗和远方,却苦于无人分享。
在校的那三年,说起来有点儿难以启齿。因为重男轻女,自小学六年级时正读初一的姐姐辍学后,我妈就隔三差五地劝我也辍学跟她学裁缝。一来我对自己的笨手笨脚毫无信心,二来更加惧怕留在农村早早嫁人忍受家庭暴力,所以断然拒绝,主动提出过年不要新衣服作为交换条件。随着求学年长,学费远超过年新衣服的钱,我心里憋着一口气,非常渴望经济独立。研究生期间一头扎进各种兼职,乐此不疲地挣小钱,连出版社千字15块钱的校对都做了好久。我以不向家里打电话要生活费为荣,以为那就是独立。现在回想起来,本该一生中最美好的校园时光就这样被糟践了,心疼得滴血。
毕业后,第一个工作单位是报社,我自以为是的“文化单位”,进去之后才知道和文化没有关系,每天都泡在“地铁十分钟直达”“尊享一梯一户”之类的软文里,偶尔写个稍微有点深度的曝光房屋质量的新闻稿,最后都沦为领导裹挟房产开发商投放广告的筹码。短命的第一份工作时常让自己觉得没有尊严和底线,那四个月没有翻过一页书。
后来就像得了习惯性换工作病症一样,越换越离谱,居然还跑到商场去站了一年柜台卖衣服。工作不稳定,生活近乎“颠沛流离”,四年搬了五次家。心里常常有一种“浮萍漂泊总无根”的凄惶和焦躁,对身体疏于照顾,饱受“肠易激综合症”折磨,体重和免疫力都大幅度下降。有一年夏末,凌晨三点急性肠胃炎,我顶着冷汗浸透的湿发想打车去医院,但是没走出小区就虚脱,只好蹲在马路牙子上等救护车。躺在急诊室里输液时,突然害怕自己会客死他乡。
那几年,整个人处于半与世隔绝的状态。连续七年没回老家,除夕夜一个人在出租屋里紧闭窗户,免得听到热闹的烟花炮仗不知所措;从不主动联系同学,别人在QQ上呼一下,我应一下;手机几乎没有私人电话,所以充一百话费可以用好几个月。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好像整整两年都没有笑过了,可我笑点很低的,以前看周星驰的电影会从凳子上一直笑得滑到地上。
那些苍白的日子真是不堪回首。偶尔撑不住的时候,也会本能地去寻找诗和远方来安慰自己。见效最快、疗效最好的方式就是逛玄武湖公园,“艳遇”颇多。比如,在樱园看樱花时,一丛火红带刺不知名的花惊艳夺目,回去一查,原来芳名是贴梗海棠,还有个诨名“铁梗海棠”;梁洲钓鱼亭前的池子里有三只神态各异振翅欲飞的石雕大雁,我呼它们为“三只小伙伴”,每次都会绕道去看看;池边有一株美人蕉从暮春开到深秋,浅杏色极清雅,有鸢尾的风韵,别处都没见过;在梁洲还遇见一枝被折断了三分之二的梅花,垂在地上的断枝梅依然迎雪怒开,它让我想起几株雨中的向日葵;还有晴天无意间在城墙的桥洞下看见的湖面反射过来的流动的光,我称之为“流光溢彩”。
除了逛玄武湖,兴趣爱好也是拯救自己的良药。我爱好比较少,也就是看看书写写字,平时只觉得它们是消遣,没想到有一天它们会成为黑夜中的星光。有一段时间,在一家出版社旗下的杂志社混吃等死。工作非常辛苦,大夏天的连续一个月,每逢周末扛着死沉的道具前往苏北去卖期刊,没有调休,没有加班费,连市区的路费都不能报销。每次都是一边两手不闲地拎着大包小包,一边忍受公交车上拥挤人群的白眼。最后一个周末回南京的路上,觉得顶不住火了,翻翻包里的南图借阅证刚好在,决定先去借本书再回家。结果一本书就着一碗粥,看得有滋有味,一觉醒来,浑身松快地去上班了。还有一年,受了一点刺激,突然思如泉涌,随便敲敲键盘,就是一个剧本。挂在网上,有读者半夜回复短信说,真是太有意思了,期待下集。但也招来“女神”的骂名,即“女神经病”。尽管毁誉参半,但是胸中块垒尽消,不然真不知自己会不会憋出内伤。
比较可惜的是,这些所谓的“诗与远方”都是自娱自乐,无人分享。这种孤独感远比一个人应付或隐忍眼前和苟且时强烈百倍。所以,我觉得空巢青年最可怜的不是“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知我茶已冷”,而是“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陪我顾星辰 ”。
现在我依然是空巢青年,但是情况有了好转。身为过来人,我觉得空巢青年远远不用凄凄惨惨戚戚,若是放宽心,也可以活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至少两件事应该努力一下。
一是努力加餐饭。好好吃饭、爱惜身体依然是一名资深空巢青年发自肺腑的忠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掉牙的话,是我在疏于照顾自己之后,饱受病痛折磨时才逐渐领悟透彻的,尤其是那次凌晨三点的急诊,如当头棒喝。不善待自己的胃就是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二是努力寻开心。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诗和远方是明天的事,当务之急就是把眼前和苟且混过去,结果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诗和远方总是可望不可即。久而久之,就容易郁郁寡欢。要学会见缝插针地找乐子。比如我研究生面试结束后,其实并不是特别确定自己一定能考上,按说是没心情的,但是转念一想,要是名落孙山,可能以后没机会了,所以及时行了乐。玄武湖去了那么多次,拖着拉杆箱逛的那次印象最深刻。
此外,开心的一大固定源泉就是兴趣爱好,还没有固定兴趣爱好的青年要赶紧培养一两个,说不定哪一天它会在空巢期成为自己的感情寄托。就算无人分享,孤芳自赏也远远好过顾影自怜。兴趣爱好很宽泛,但是切忌拿屁股黏着板凳和脑袋挨着枕头滥竽充数,因为这正是空巢青年要克服的两大恶习。
最后,尽可能主动找信得过的人聊天。现在通讯发达,微信、QQ各种社交软件非常方便。我经常和姐姐聊天,考研时她几乎成了我的减压心理医生,每次打公用电话其实也没说啥,无非是“我好紧张啊”,“我好累啊”之类的,得到的回复无非是“没什么”,“不紧张”,“尽力就行”。可是每次聊几分钟后,心理确实轻松不少。现在她开了一家大排档,非常繁忙,总是很霸气地在微信上说:“语音听不清,要么打字,要么不聊”。然后我就老老实实地打字。
自省过后,我觉得青年空巢也不见得全是坏事,毕竟青年时期都空过巢了,还怕将来老年空巢吗?就当提前体验空巢人生吧!
责任编辑:郝志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