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
2016-10-26谭诗赏
谭诗赏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重庆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刊特从中遴选部分经验呈现给读者。
2016年7月25日,永川区三教镇石岭村。
这天,张昌娟收到了重庆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本是喜事一件,但张昌娟一家却面显忧愁——学费和生活费太高。
张昌娟年幼时因一次失火导致左脸部烧伤、左手残疾。而她,还照顾着高位截瘫的父亲,家中全凭低保维持生活。
就在这时,永川区残联及时伸出援手,社会各界也竞相献出爱心。
张昌娟的忧愁就这样烟消云散。
在全市,像张昌娟这样的残疾人共有84万人,其中有部分残疾人生活困难。
这个特殊人群,一直牵动着市委、市政府的心。
“让全市广大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在重庆市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市委书记孙政才满怀深情地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让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成为重庆的一道必答题。
降就业创业之“坎”
2016年3月,铜梁区双山镇建新村一片春意盎然。
占地面积20余亩的“向富国樱桃种植园”门口,工程机械“轰隆隆”作响,一群工人正在堆土、砌石。
镇政府正在为这家樱桃园修建一条水泥公路。
看着致富道路向前延伸,这家樱桃园的主人——残疾人向富国笑得合不拢嘴。
向富国所在的建新村5组位于山顶斜坡上,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曾经是村里名副其实的“穷坑”。
生活在“坑”里,加之自己又有肢体三级残疾,向富国的生活一直很窘迫。
尽管如此,向富国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坚信“穷坑”里也可以淘出“金疙瘩”。
很快,机会来了。
看到樱桃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向富国产生了致富灵感。“搞一个樱桃种植园,搞生态观光农业,吸引游客来采摘。”向富国琢磨着。
计划虽好,向富国却只能“纸上谈兵”——自身劳动力较弱,没启动资金,没种植技术,不懂市场行情……残疾人创业的一道道门槛,横亘在他和梦想之间。
眼看美好计划就要泡汤,镇党委、政府及时伸出援手——为向富国量身定做一套创业脱贫方案。
很快,镇党委、政府为向富国提供了免费樱桃苗,又聘请技术专家,为包括向富国在内的困难创业者每年提供两次以上的樱桃种植培训,还派农技人员上门服务,手把手教他如何养护树苗、施肥、梳果……
2015年,镇党委、政府又帮助向富国注册了微型企业“向富国樱桃种植园”,按政策享受了补贴资金;还对他的老房子启动了D级危房改造。
如今,向富国的樱桃园一年能生产约250公斤樱桃,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现在房子修好了,樱桃园也初具规模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向富国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像这样的故事正在重庆不断上演——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有逾10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各级各部门累计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70万人次。
励特教学子人生之“志”
2013年8月1日,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电脑室里,盲童陈星宇缓缓摸到主机箱,搜寻开机按钮。
开机后,音箱开始“窸窸窣窣”作响——这是一种读屏软件发出的声音。
陈星宇侧耳倾听,明白了电脑当前的操作指令,于是移动光标,很快就在电脑桌面上新建了一个文本文档。
“他要在文档里输入文字,然后上传到微博。”身旁的一位老师解释道。
敲定好文字内容后,陈星宇请老师选好配图,点击发布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条微博。
“我现在也能上网发微博了!”点击发送键之际,陈星宇的心“扑通扑通”一阵猛跳。
“现在,陈星宇已经成了我们的‘校园之星!”市特教中心校长李龙梅说。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校园之星”刚来到学校时,曾经一度自闭抑郁。
其他不少残疾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他们的老师而言,这是特殊教育一道易守难攻的关口。
难攻,也要攻下来。
李龙梅和同事们琢磨攻关路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长,推出特殊教育项目,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星宇到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听了一场交响音乐。“我从未体验过这种震撼的感觉,让我内心充满了力量。”陈星宇听得热泪盈眶。
从此,陈星宇迷上了音乐。
和陈星宇一样,学校里对音乐感兴趣的孩子还不少。
李龙梅和同事们瞅准这个机会,组建了市特教中心扬帆管乐队,陈星宇和其他34名同学成为首批队员。
为了学习演奏,管乐队师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相继学会了陶笛、葫芦丝、竹笛、萨克斯等乐器的演奏,先后两次参加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节的演出,开盲人登上国际管乐舞台的先河。
其间,陈星宇因为出色的演奏表现,获得了第八届宋庆龄奖学金和奖章、重庆市首届“阳光少年”、全国葫芦丝专业比赛特等奖等一系列荣誉。
和扬帆管乐队一样,市特教中心还开设了推拿按摩职业教育等技能课程,同时与国内视障教育高等学府——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实现联合办学,打通了特教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通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市特教中心已累计帮助200多名学生凭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同时还培养出近200名盲人大学生。每年,该校盲人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的比例几乎达到100%。
筑个性化公共服务之基
2015年3月21日,万州区龙都街道。
肢体残疾人姜川想出门散步,却苦于没人帮忙。
郁闷之际,姜川想到了区残联。
坐在轮椅上的姜川,随即拨通了区残联电话:“请问是区残联吗?我想出去散散步……”
“别慌,我们马上来帮你。”区残联工作人员放下电话,立即登录区助残志愿者数据库,联系上姜川所在社区的助残志愿者陈雪渝。
在万州,一个覆盖全区的扶残助残服务网络已经构筑起来。
在每个社区和村,都配备了助残志愿者,专门为辖区的残疾人在基本生活、残疾证办理、医疗康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优质、便捷、快速的服务。
这其中,不少志愿者自己也是残疾人,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以及自强不息的带头作用,为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十几分钟后,陈雪渝敲响了姜川家的门。
“姜老师,因为门口的阶梯不方便您出行,我再为您申报一个居家无障碍改造项目。”陪姜川散步时,陈雪渝说。
而针对残疾人的公共服务特色项目,在万州并不仅此一种。
不久前,万州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余海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
“他从一个连爬都不会爬,更不会走路的残疾孩子,变成了如今不但能爬能走,还能到处乱跑的小朋友。”一个叫何辰麒的残疾小朋友的父母在信中说。
何辰麒是万州区九池乡的一名脑瘫患儿。不久前,在余海波的坚持下,何辰麒被送到中心儿童康复部。
经过精心照料,何辰麒的康复效果明显。
自2004年万州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儿童康复部以来,已为400多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服务。
“康复一个孩子,就挽救了一个家庭,我们的责任重大!”余海波说。
近年来,万州区残联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深化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以及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夯实了残疾人公共服务事业的基础。
解残疾特困户生活之忧
2016年初,大巴山深处。
年近六旬的贫困农民王允正坐在家门口,黯然地叹了口气。
王允正生活在城口县东安乡新田村。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村民们纷纷开起“森林人家”农家乐致富。
看着村民们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王允正心里的无力感也越发强烈。
因为股骨头坏死,王允正丧失了劳动能力,一根拐杖伴随了他大半辈子。
一间土墙房、一张木头床,几乎就是王允正全部的家当。
就在王允正对美好生活即将绝望之际,转机来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像王允正这样的特困残疾人进一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对象。
这部分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生产扶持、就业发展、搬迁安置和其他举措脱贫——如何帮助他们战胜贫困?
“通过拓宽社会保障面,将残疾贫困户纳入低保、医保、住房保障等政策,‘兜底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重庆市残联理事长周鸣说。
不久后的一天,王允正家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把王允正的家底详细记录了下来。
不久后,王允正被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现在每个月能领到低保金,生活上基本不用犯愁了。”王允正笑道,满面皱纹也随之舒展。
与此同时,城口县河鱼乡高洪村村民黎术祥也喜上眉梢。
黎术祥和妻子因为都有残疾,一直居住在破烂的土坯房内。
2015年,当地政府部门将其纳入深度贫困户扶贫搬迁对象。
“想不到70多岁了还能住上新房,了却了我一大心愿!”住进新房后,黎术祥如此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