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走》的克隆人主题和伦理研究
2016-10-26章佳成陈大为
章佳成 陈大为
摘 要:《别让我走》由三个部分组成,内容分别为凯蒂行人的童年、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的生活,描述了克隆人在这个虚构社会中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和悲惨结局。文章先通过对小说的解读来分析人物凯蒂的性格,随后上升到对克隆人道德伦理的讨论,最后回归现实,小说的现实意义是呼吁大众追求真理的世界主义观点。
关键词:石黑一雄 《别让我走》 海尔山姆 克隆人 伦理道德
一、引言
《别让我》是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这部作品继《我辈孤雏》之后再次为石黑一雄获得 “布克奖”,全文以其一贯平淡但不平凡的笔触通过主人公凯蒂的视角,描绘了一个看似十分美好的海尔山姆寄宿学校的生活。小说出版于2006年,创作过程正值社会新热点问题“克隆人”不断发酵的时期,其牵扯出的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上的负面因素似乎十分突出,比如克隆人与本体之间的关系,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克隆人与本体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但是一样的样貌、声音又难以让人区分。评论家们对这一作品的浓厚兴趣还集中在“反乌托邦①、文学伦理②、反讽③、基因工程技术④”等方面,全书由主人公凯蒂的回忆展开,通过平淡的语言描述克隆人在海尔山姆的童年以及18岁以后在校外一个名为村舍的相对自由环境度过青少年时期,最后由于重要器官的逐渐捐献而被迫在监护室里度过的成年后短暂的人生,石黑一雄慢慢地将这个社会病态的价值观呈现在我们眼前。
二、克隆人生的三部曲
在《别让我走》第一章节中,作者用凯蒂的自我介绍来开篇,我们的主角是一名已经有11年工作经历的出色“照料者”,在她的照顾下,病人的情绪都很稳定,但是捐赠者是什么人,又要捐什么,克隆人在住院等待捐赠期间,其看护人员竟然也是克隆人自己。读者可能一头雾水,笔者通过这点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随后带着疑惑我们跟随凯蒂的记忆回到了她童年时期生长的地方,海尔山姆。
本文第一部分的所有情节都在这所寄宿学校里发生,海尔山姆是一个地处英格兰乡村的唯美欧式建筑,文中对克隆人学校的描写是这样:“充满田园风光的古典风格就像一座小城堡一样,四周是大片的草地,学校坐落在一块高地上,透过每一个窗户都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⑤”讽刺的是,尽管能够看得很远,但是却一步也不能离开学校,同时学校有一个古怪的规定,“所有的学生在18岁之前一步也不能跨出去”,并且校园内还流传着各种关于擅自离开围栏的下场。
相对于其他克隆人孩童,凯蒂是学校里典型的“好学生”,成绩优异并且绘画作品多次被夫人选中,而与此同时,男主角汤米则是一个“差等生”,不仅在绘画方面一塌糊涂,运动上也没有天赋,在其他学生眼中就是日常的笑柄。凯蒂与众不同,她的行为体现出超年龄的成熟,在一次户外活动课上汤米因为不会踢球扫了大家的兴致而被嘲笑,男孩们带着讥讽四散而去,女孩们对此嗤之以鼻,唯独凯蒂上前对其表示关心。凯蒂有一双能够审视心灵的眼睛,她发现了汤米纯粹的本质,并渐渐萌生情愫。
另外,在定期的甩卖会上,有来自外面世界的各类“玩具”出售,海尔山姆的学生可以用代币去购买,这些“玩具”对普通人来说只是废品,然而学生们并没有见过真正的玩具是怎样的,在拍卖会上其他学生一拥而上,唯独凯蒂在四处徘徊,她对这些不完整的玩具报以怀疑,并陷入了深思。从童年时表现出的细腻的思维为她拥有11年,超出其他人9年的照料者经历做出了解释。凯蒂、汤米与露丝三人之间有过争吵,有过惺惺相惜,纯洁的友谊伴随他们长大,而在第一部分的末尾,当凯蒂看到汤米与露丝在湖边的亲密举动后,三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文章的第二部分,时间一转凯蒂一行人已经到了离开学校的年龄,来到了一个名为村舍的乡间农庄,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海尔山姆的围栏,但依然被自幼养成的生活习惯束缚着,由于缺乏正常人的生活经验,他们的行为方式多是从电视上学来的,但是事实上正常人并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三人的关系出现了新的裂痕,露丝出于嫉妒一直介于凯蒂和汤米之间,并借各种机会贬低凯蒂,加之她试图抛弃在海尔山姆的身份,模仿年长一级学生的行为方式,对此感到恼怒并不愿再介入这段三角恋的凯蒂决定报名成为照料者,对她来说海尔山姆的那个身份是不能抛弃的,也是自己作为克隆人的责任和使命⑥。文章的第二部分也以三人的分离而结束。
第三部分名为终结,10年之后三人重新偶遇,时光已经淡化了往日的分歧,也许是因为他们作为克隆人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此时露丝和汤米都已经完成了两次捐献,身体状况不如从前,周围也只是冷冰冰的病房和素不相识的照料者,在孤独的背景下,旧人的重逢自然显得格外惊喜,露丝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歉意,而善良的凯蒂也早已原谅了她,凯蒂和汤米这对真正的恋人在人生的末尾走到了一起。“拥有真爱的海尔山姆学生可以申请缓捐”,这则流传在学生间的传闻让凯蒂和汤米获得了一丝希望,然而结局可想而知是悲观的,随着汤米的终结,凯蒂也收到通知即将接受第一次捐献。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生命留给凯蒂最后的时光是失去挚友孤独一人面对终结的悲剧结局。凯蒂心思细腻善良,能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思考时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她的内心早已接受自己是克隆人的现实,也知道根本不存在缓捐,她对事物有着很强的洞察力,由此可见凯蒂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克隆人,但是终究逃不过自己的命运。
三、克隆人的命运
石黑一雄笔下的这个世界中,人们为了摆脱疾病痛苦的牵绊,于是通过培养克隆人的方式去取得额外的健全器官,以此来保全自己的健康身体。凯蒂提到自己能在海尔山姆度过童年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人们关于克隆人道德伦理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海尔山姆学校是最后一所还在为克隆人人权作申辩的学校。离开学校10年后,海尔山姆也关闭了,普通人为了一己私利将克隆人作为资源的价值观充斥整个社会,尽管少部分人依然坚持克隆人拥有自己的灵魂,然而在舆论大潮面前,这些微乎其微的声音也埋没了。在当时这本小说属于科幻题材,也正值社会舆论对克隆技术的讨论,文中对凯蒂等人的生活故事的细节描写在更大尺度上是社会各派对克隆技术的探讨。文中社会的主流思想认为克隆人是人造的和其他商品一样,将克隆人物化,成为医学的资源为大众免去诸多疾病的痛苦。小部分群体对克隆人的命运表示同情,意图发声来揭露真相,文中的露西小姐是典型代表,她想要代表克隆人做反抗,但是这部分群体的力量微乎其微,最终的结局也像露西小姐一样,被制度清除在克隆人社会外。另一部分群体由社会中的专家、学者和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组成,这个群体没有盲目的反对利用克隆人,他们从克隆人的道德伦理问题上展开研究讨论,出发点是为克隆人争取相应人权,对应海尔山姆的校长、夫人等,尽管通过理性的方法来为克隆人辩护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其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剩下的群体则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克隆人。石黑一雄选取了三位个性明显的克隆人,从他们的视角来展现克隆人的生活和心理活动,和普通人一样,他们经历了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的成长过程,和过程中发生的学生之间的嘲笑、朦胧的爱情、昔日好友插足三角恋、异性关系、爱情、离别与重逢以及三人之间真正的友谊,作者为我们刻画的细节很真实,就和发生在你我身上的故事如出一辙,但基于本小说的科幻体裁,为何作者要着大量笔墨将情节真实化,细品之后不难发现,文中的情节都是现实社会的翻版。
在这一点上,作者尽力的将克隆人的生活描写的贴近生活,是其认可克隆人人权的体现,作者通过本文对大众的传达的思想是克隆人的行为、情感与你我并无差别,如果克隆人成真,也应享有和普通人同等的人权。比如,第二部分的片段中描写道,凯蒂会经常翻看色情杂志,还将杂志分享给汤米,因此招来露丝的误会与愤怒,随后作者借汤米之口为我们揭开真相,凯蒂不是因为她想要了解性或是刺激露丝,而是知道自己对性有着强烈的欲望,想要通过这个特征来寻找自己的本尊。
本尊与克隆人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在文中也得以体现,克隆人对本尊的强烈好奇心同时也夹杂着一丝对真相的抗拒。比如露丝的本尊,是一位年近50气质优雅的白领女士,但她认为克隆人的本尊都应该出身贫民窟,是被社会抛弃的人,然而优雅的淑女形象彻底颠覆了她的想法,露丝无法接受,她内心认为“我们是从社会渣滓中复制出来的。吸毒者、妓女、流浪汉、酒鬼,甚至是罪犯都可以,只要他们不是精神病人⑦”。由此可见,克隆人虽然在相貌,体态特征上和本尊相仿,但是性格、行为上会有差别,克隆人和本尊之间应该被看做两个不同的人,而不能因为一方克隆自另一方去贬低他们。石黑一雄在“克隆热”年代创作这本小说,引起人们对人性更深层的思考,对克隆人存在的意义提出了质疑
四、小说现实意义
小说以凯蒂独自一人面对捐献手术的绝望感结束,她将面对的命运是未知数,随着海尔山姆的关闭,站在克隆人立场的最后一块阵地沦陷,克隆人未来的命运也扑朔迷离。文中提到过一个名为早安谷的克隆人生活场所,“可能所有地方都会像早安谷一样了”,带过的一句话没有透露出细节信息,但是联想海尔山姆的关闭,和校长话语的无奈,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社会已经放弃对克隆人道德问题的探讨,从此克隆人彻底沦为资源和商品,而因为克隆人的社会和普通人的社会可以不存在交集,资本家为了利益可以将克隆人从公众视野中转移出去,而普通大众依然可以享受器官移植带来的益处。现实社会对女权问题的讨论类似于克隆人的问题,过去对女性的物化现象引发了大规模对女性权利的诉求运动,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如今女性的地位在社会上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更有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变化趋势。女权问题得到解决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大众素质提高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是男性与女性不可分割的交集让人们得以直面这个问题,但是克隆人从医学价值的角度上看,缺乏后者的条件,使之不易将问题暴露在公众范围内,我们应该幸于有石黑一雄这样的作者将这个问题呈现给社会,及公众舆论对克隆人问题的谨慎态度。
这个悲剧故事反映出克隆技术的两面性,从实验角度出发它无可厚非,是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要克隆人就会牵扯出一系列的问题,克隆人对社会的价值和解决克隆人道德伦理问题的代价是否可比,虽然小说中将克隆人完全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的现象不会发生,但克隆人进入社会势必出现更多问题。小说中的社会存在的可悲的病态价值观,导致了克隆人悲剧的发生,然而当命运之轮徐徐转动,身陷生死漩涡的时候,这群克隆人没有选择反抗和逃避,而是选择牺牲自我,把一次次生的希望带给“自然人” ⑧石黑一雄朴素的笔触使得科幻的故事愈发真实,与我们探讨克隆人存在意义的同时也在警示世人,克隆人问题非常复杂,还没有做好准备之前不能触碰这条红线,避免凯蒂悲剧的现实重演。
五、结语
回归现实后,这本小说为大众传达的除了克隆人的命运以外,文中围绕克隆人进行的讨论有极端派的社会大众与少部分非理性的反对者和理性客观的研究学者反对派之间的争论虽然表面上没有描写,但我们可以通过细节来看出端倪,线索就在Madame夫人在画廊里收藏的画作,理性的反对派试图通过艺术绘画来证明克隆人也是有灵魂的,显然事实证明了克隆人的画作是自身灵魂反映到现实的产物,但这个事实在舆论面前被埋没了,作者呼吁大众在面对未知的时候需要报以实践出真知的态度去追求客观真理,不局限于对自身有利的点,看全事物的两面性,这是“世界主义”作家石黑一雄真正摆脱移民作家一贯带有的民族色彩的体现,也是留给公众的宝贵精神财富。
注释
① 李里.浅析《别让我走》中的反乌托邦色彩[J].电影文学,2015(3).
② 杜明业.《别让我走》地文学伦理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14(3).
③ 杨倩 .拨开语言的迷雾——试析石黑一雄《别让我走》的反讽意蕴[J].赤峰学院学报,2013.
④ arroll, Rache Imitations of life: cloning, heterosexuality and the human in Kazuo Ishiguro's Never let me go[J].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Mar2010.
⑤ (英)石黑一雄,著.别让我走[M].朱去疾,译.New York: Vintage International,2005.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1.
⑥ 袁朝辉.“论《别让我走》中凯茜的身份认同[J].重庆科学学院学报,2011.
⑦ 朱小丽.《别让我走》一首人性缺失的悲鸣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
⑧ 黄莹,马珍萍. 解读《别让我走》中的伦理判断[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9.
参考文献
[1] (英)石黑一雄,著.别让我走[M].朱去疾,译.New York: Vintage International,2005.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1.
[2] 朱小丽.《别让我走》一首人性缺失的悲鸣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
[3] 谷伟.沤浮泡影——略论《千万别弃我而去》中“黑尔舍姆”的体制悖论[J].外国文学, 2010.
[4] 王晶.无处可逃的人生——评《别让我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5] 李里.浅析《别让我走》中的反乌托邦色彩[J].电影文学, 2015(3).
[6] 袁朝辉“论《别让我走》中凯茜的身份认同[J] .重庆科学学院学报,2011.
[7] 黄莹,马珍萍.解读《别让我走》中的伦理判断[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9.
[8] Levy,Titus. Human Rights Storytelling and Trauma Narrative in Kazuo Ishiguro's Never Let Me Go [J].Journal of Human Rights. Jan-Mar2011.
[9] Griffin, Gabriele Science and the cultural imaginary: the case of Kazuo Ishiguro's Never Let Me Go [J] .Textual Practice,Aug2009.
[10] McDonald, Keith DAYS OF PAST FUTURES: KAZUO ISHIGURO'S NEVER LET ME GO AS "SPECULATIVE MEMOIR"[J] Biography: An Interdisciplinary Quarterly. Winter2007.
[11] Carroll, Rache Imitations of life: cloning, heterosexuality and the human in Kazuo Ishiguro's Never let me go[J]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Mar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