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仲勋家风:没有财富,只留个好名声

2016-10-26余亦青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26期
关键词:习仲勋家风习近平

余亦青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纽约大学终身教授熊玠在他主编的《习近平时代》一书中,曾经举过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他(习近平)简化了高层领导出行警车开道、中断交通的安保环节,并且放弃小轿车,集中乘坐面包车,而他的父亲以中央书记处书记之职去地方调研时,曾严肃制止了当地警车鸣笛开道的做法。”

优良家风之影响深远,可见一斑。而这种家风,又是由何而来的呢?

2013年10月18日,在纪念习仲勋诞辰100周年之际,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回忆了丈夫的成长经历以及两人几十年相依相伴的往事。当时,她在文章中写道:“苦难的家史对仲勋一生产生极大影响。”

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出生。父亲习宗德和母亲柴氏都是本分的农民,整日为了生计奔波,勤俭持家。夫妇二人育有7个子女,习仲勋是老大。刚刚五六岁时,父亲就带他下地做些简单的农活。

当时,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混战不止的时代。迫于生活压力,习宗德常在外奔走,回到家中会给孩子们讲路上的见闻:那些衣食艰难,那些动荡不安……他对儿子说:“长大了不要做官,也不要经商。当官的欺压老百姓,一些商人难免唯利是图,多重钱财。如果有了学问,就做一名教书先生,用自己的本事传书授道,受人敬重。要不就种庄稼,做个本分的农民。”

多年后,习仲勋曾说:“我这个人没什么特殊能力,是个很普通的人。我出身农民家庭,是农民的儿子,辛勤耕耘才有收获,才能生存。”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和彭丽媛谈婚论嫁时,还会提到“我父亲也是农民的儿子”。

不满13岁时,习仲勋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他进入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

一心希望儿子本分做人的习宗德,听到消息后病倒了。习仲勋出狱后,本来担心父亲责怪,但是他说了被捕的原因和自己的信念后,父亲没有责怪他,还表示了理解和赞同。不久后,习宗德因病情恶化去世。也就是在那年,15岁的习仲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奋斗。

1943年,习仲勋在绥德工作时,与齐心相识。第二年,两人结为夫妇,在陕北农村最常见的一口窑洞办了婚礼。几个月后,齐心就去了农村基层工作。1945年,习仲勋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继而调任中组部副部长、西北局书记等职,而齐心一点“好处”也没沾上,一直在农村工作。

直到解放后的1952年,一家人才在北京团聚。1953年和1956年,他们的儿子习近平和习远平相继出生。两个男孩都是10个月断奶后就送回城里,由习仲勋照顾。那时候家里没有请保姆,已经身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利用业余时间带4个孩子,给他们洗澡、洗衣服。

习仲勋着意培养孩子们简朴的生活习惯。即便是掉在饭桌上的米粒,也要求孩子们捡起来吃掉,一点都不能浪费。每次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房间里只要没人,必须随手关灯,因此家中厅堂的灯晚上很少打开。

齐心也是出了名的朴素。一次,她参加国务院机关周末办的活动。有人背后议论:“习副总理的夫人怎么穿着那么土啊!”回家后,齐心将这件事告诉了习仲勋,不料他哈哈一笑:“土比洋好!”

习家姐妹兄弟几个的衣服和鞋袜都是接力式地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据齐心回忆,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们穿过的衣服和花布鞋。有时候两个男孩挺苦恼,习近平就曾经因为被同学笑话而不愿意穿姐姐的鞋子。习仲勋哄着他说:“染染穿一样。”

节假日公务不忙时,习仲勋也会带着孩子到商店转转。孩子们看到柜台里的玩具就嚷嚷着要买,但习仲勋从来不带钱,孩子们不高兴,他就耐心地讲道理,不让别人代买或者赠送。不过,在买书时习仲勋就大方很多,带着孩子们去书店,让他们自己挑。对此,齐桥桥回忆说:“尽管我们姐妹兄弟小时候没有华丽的衣着,甚至比平常人还要简朴,但我们的学习都很好,内心是充实的,精神是健康的。即使在最艰难、被人歧视的日子里,我们仍然是乐观的,而且活得很有尊严。”

孩子们陆续到了上学的年纪,习仲勋将兄弟姐妹几个都送到北京市郊的八一小学寄宿读书,每周回家一次。习仲勋从来没用自己的车接过孩子,他们都是坐公共汽车往返。孩子们除了伙

食费和车票钱,几乎没有零花钱。

有时候,他们嘴馋花钱买冰棍,钱不够坐全程的车了,就只好走一两站路,累得走不动了,姐姐就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坚持走到下一站。

齐桥桥小学毕业升初中时,报考了北京101中学和河北北京中学。结果,分数比101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低了0.5分。习仲勋故意试探地问:“要不要我去打个招呼?”齐桥桥虽然年纪小,但早就知道父亲不会这样做,因此明确地回答“考上哪儿就去哪儿”,然后就去河北北京中学读书了。那时,习仲勋是国务院副总理,名字常在报纸上出现,加上习姓又不多见,他担心老师和同学会联想到桥桥就是自己的女儿,因此特殊照顾她,就让女儿改随母姓。齐桥桥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1962年9月,习仲勋因为“《刘志丹》小说问题”遭到诬陷,被审查、迫害长达16年,直到1978年才恢复工作。恢复工作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上党费。

改革开放后,有些干部子女利用父母的地位和影响经商,甚至有人违法乱纪,社会上议论四起。习仲勋对此很忧虑,他一直认为,只有家风端正,好的党风才能树立起来。

1983年,王光英筹建光大公司,有心调习仲勋的女儿习乾平去工作。习仲勋听说后,谢绝了王光英的好意:“还是不要调她去好。你这个光大公司名气太大,众目睽睽,别人的孩子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后来,他把此事告诉了女儿,习乾平委屈地说:“我是学外语的,到光大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做点事情,有什么不好?”习仲勋严肃地说:“人只要有才能,在哪里都可以发挥作用,就怕你没有本事。你是习仲勋的女儿,就要夹着尾巴做人。”

每过一段时间,习仲勋和齐心对子女都会提出新的要求,而且要求越来越高。习近平担任福建省省长时,齐心写信叮嘱说“高处不胜寒”,要他更加从严律己。 2001年春节,习近平工作繁忙,不能回家跟父母一起过年,齐心在电话里对他说:“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儿子,我的千言万语,就是希望你把你的重担挑好,千万不可大意,千万不能犯错误。你的责任比谁都大,但也不要有负担,你把身体搞好,安全第一,健康为重。没有后顾之忧,全身投入,把工作做好。”

如今,习仲勋去世已经14年了。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对子女说的话,广为流传:“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

(摘自《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习仲勋家风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标题党
两碗鸡蛋面
习仲勋:铮铮铁骨亦柔情
周恩来保护身处逆境的习仲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