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分析

2016-10-26穆月英

中国蔬菜 2016年10期
关键词:果类种菜北京市

康 婷 穆月英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基于农户视角的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分析

康 婷 穆月英*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基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种植规模、种植技术、流通情况、市场基础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支持政策对果类蔬菜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地,将两个不同年度的果类蔬菜生产情况进行对比,从动态视角研究了近四年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发展变化。主要研究结论为:(1)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主要为小规模农户;(2)蔬菜种植户的老龄化趋势明显;(3)农户对于种菜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4)土地规模、种菜技术、市场基础建设和政府政策均对蔬菜生产有着显著正向影响;(5)政府对果类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大。

果类蔬菜;生产行为;成本收益;设施蔬菜;蔬菜种植户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也在产生变化。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鲜菜消费量达94.1 kg,粮食消费量为141 kg;农村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达87.5 kg,主要粮食消费量约为167.6 kg。可见,蔬菜与粮食消费一样,是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消费品。另据《北京统计年鉴-2015》,2014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蔬菜支出占食品类支出的6.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蔬菜支出占食品类支出的8.7%。由此可见,北京市作为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以及人口的高度聚集地,蔬菜的保障供给尤为重要。

蔬菜产业在北京市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北京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达5.7万hm2,占北京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8.5%;蔬菜产量为236.2万t。北京市蔬菜生产以果类和叶类蔬菜为主,2013年北京市果类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21%,播种面积占北京市蔬菜播种总面积的17%(杨鑫 等,2016),由此可以看出果类蔬菜在北京市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设施化程度较高,据《北京统计年鉴-2015》,2014年温室、大棚和中小棚蔬菜及食用菌的播种面积分别为1.99万、0.96万hm2和0.15万hm2,三者之和达3.1万hm2,占同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总面积的54.4%。

本文以2015年北京市设施果类蔬菜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影响因素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将2015年与2012年的调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果类蔬菜生产的变动趋势。

1 调查方法

北京市蔬菜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为北京市果类蔬菜的主要产区(穆月英 等,2011;范垄基 等,2012)。本研究于2015年4月下旬开始,针对北京市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密云县4区县18个乡镇的125户果类蔬菜种植户展开调研,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计122份,各区县具体样本分布见表1。2012年针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调研于2012年4月开始,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96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各区县调研样本分布

2 种植户的家庭及劳动力基本特征

北京市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农户多为本地村民。调研对象中,本地村民共有111户,占样本总量的90.98%。由图1可知,受访农户家庭户 主年龄分布于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1岁。其中,户主年龄在50~59岁的农户最多,占总体一半以上。在北京市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农户中有3/4年龄在50岁以上,40岁以下的种植户占比不到2%,反映出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的特征。

图2为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户主文化程度的分布情况。从中可知,户主文化程度为初中学历的最多,占总体的61%,据此可以看出北京市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农户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蔬菜生产的人力资本有待提升。受访者家庭人口平均数为3.8人,平均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劳动力数为1.9人,表明果菜的生产经营为受访对象的主要谋生方式,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高。

调研对象家庭中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劳动力人数分布较为集中:受访农户中有85.25%的家庭有2人从事果类蔬菜生产;14户家庭有1人从事相关生产,占比为11.48%;家庭有3人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仅有4户。

图1 户主年龄分布情况

图2 户主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3 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影响因素及生产特征分析

以下主要从种植规模、种植技术、流通渠道、市场基础建设、农户组织及政府政策等角度分析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果类蔬菜生产特征进行归纳。

3.1果类蔬菜种植规模

在土地规模方面,被调查农户从事果类蔬菜生产的规模不大。调查对象所拥有的耕地面积在0.05~1.33 hm2(0.8~20.0亩)之间,平均耕地面积0.42 hm2(6.37亩)。在2015年的受访农户中,有11户在从事果菜生产活动时有雇工,这部分农户的平均耕地面积为0.54 hm2(8.09亩),略高于总体平均耕地水平。农户所经营的果菜面积越大,越倾向于雇工来保障果类蔬菜的及时采摘。将调查对象果类蔬菜种植规模分布情况整理为表2。

表2 农户果类蔬菜种植面积规模分布情况

由表2可知,被调查农户蔬菜种植面积从0.07~1.33 hm2(1~20亩)不等。蔬菜种植面积在0.33 hm2(5亩)及以下和0.34~0.67 hm2(5.1~10.0亩)之间的农户分别占受访对象的48.36%和40.98%,并且以上两个范围内的农户数量相差不多;种植面积在0.67 hm2(10亩)及以下的农户占调查总户数的89.34%;种植规模在0.67~1.00 hm2(10.1~15.0亩)的农户为10户,占受访者的8.20%;蔬菜种植规模在1.00 hm2(15亩)以上的仅有3户。这充分说明,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多以0.67 hm2(10亩)及以下的小规模经营为主。

从不同设施类型来分析(表3),在受访农户中有81户拥有大棚生产设施,占比为66.39%,户均大棚种植面积为0.30 hm2(4.47亩);有94户建有温室,拥有温室的农户比例达77.05%,户均温室种植面积为0.12 hm2(1.77亩)。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的设施化程度较高。设施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蔬菜的生产效率(穆月英 等,2011)。

表3 不同类型设施果类蔬菜种植面积

农户收入对于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影响较大,从而影响了农户蔬菜的生产情况。因此除了分析农户所拥有的耕地和果类蔬菜的种植情况外,还需分析农户的收入情况。受访农户家庭年平均收入为59 511元;其中,果类蔬菜生产年平均收入为41 830元,占农户家庭年均总收入的70.29%。 这充分说明了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的蔬菜收入是其家庭总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也进而影响着来年生产的投入情况。

3.2农户的种植技术

除了生产投入情况,是否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对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的生产也有着重要影响。在调研的122户果类蔬菜种植户中,39户有想用但实际生产中并未使用的新技术,占调研农户总数的31.97%。病虫害防治、良种和优质菜苗、施肥指导是农户最为需要的三项技术,在“需要何种技术指导”问题的答案中,以上三项技术出现的频数分别为68、52和29。病虫害防治成为农户种菜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技术。根据调研结果,122户果类蔬菜种植户中有63.93%认为病虫害情况“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因此农户格外看重对病虫害的防治以提高果类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是合理的。此外,良种和优质菜苗与施肥指导两项技术也是果类蔬菜提质增产的重要保证。

此外,表示自己有想采用的技术而实际生产中并未采用的农户,他们同时也认为没有获得相应技术的渠道是造成自己未能使用先进技术的原因。这表明设施蔬菜种植户对于技术的采用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农户对于先进技术的需要;二是新技术的可获得性。图3为农户获得技术渠道的分布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田间学校是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掌握先进技术的最主要渠道,在蔬菜种植技术推广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组织培训和观摩也是先进技术传播的有效方式,这可能与北京市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经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向农户普及果类蔬菜种植的先进技术有关;与其同样重要的还有农户的自学,表明技术的采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自身对新技术的需求。综上所述,当农户自身存在对新技术的需求且有获得相关技术的渠道时,新技术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普及。

3.3果类蔬菜流通渠道

现今已处于“产业”时代,生产、流通等环节共同构成了产业(穆月英 等,2010)。作为蔬菜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流通环节对于农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选择一种或多种便捷的流通渠道可以帮助农户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种菜收益。将北京市果类蔬菜农户流通渠道的调研数据整理为图4。可以发现,选择通过中间商地头收购进行销售的农户最多,共68户,占总体的55.74%;自己通过批发市场销售的农户数量仅次于中间商渠道,占比为36.07%。从交易成本角度可以对此进行解释,若农户选择自己去批发市场售卖果类蔬菜或去离菜地更远的农贸市场进行零售,则会产生一定的整理和运输费用,会提高农户销售蔬菜的交易成本。在受访农户中,没有人选择超市直供渠道销售蔬菜,这可能是由于大多数农户都以小规模生产经营果类蔬菜,而超市与单个农户进行交易的成本太高。

3.4农产品市场基础建设

有研究表明,市场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的生产(黄季焜 等,2007)。从农户到市场的距离情况来看(图5),绝大多数农户到市场的距离不超过10 km,其中到市场距离为5 km及以下的农户有78户,占调研对象的63.93%;5.1~10.0 km的农户占29.51%。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农村的市场基础建设较为完善,对于大多数菜农而言蔬菜销售十分便利。果类蔬菜耐储性不佳,因此完善的市场基础建设有利于果类蔬菜的及时流通,是北京农村得以大力发展果类蔬菜生产的优势条件。

进一步地,根据农户到市场距离远近程度不同分别统计农户年收入和菜地种植面积两项指标,将结果整理为图6。从中可以看出,当农户离市场的距离越近时,其种菜规模越大;同时当农户与市场间的距离为5.1~10.0 km时,农户的平均收入最高。这说明了,对于果类蔬菜种植户来说,市场基础建设对其生产过程和收入情况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蔬菜生产,保障果菜种植户的收入稳定,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的蔬菜流通市场建设。

图3 农户获得技术的渠道

图4 农户销售渠道选择

图5 农户到市场的距离分布情况

图6 市场距离与农户收入和种菜面积

3.5农民专业合作社

是否加入合作社会对农户的生产产生一定影响。由图7可知,在122户受访对象中有56户表示所在村设立了合作社(在实地调研中,可能存在村里有合作社,但农户由于所获信息限制等原因并不知道设立了合作社的情况),占比为45.9%。在这部分农户中有42户加入了合作社,占调研对象的34.43%;有15户认为合作社对其帮助很大,12户认为合作社有一些帮助。根据以上分析,加入了合作社并且认为合作社对于种菜有所帮助的农户占调查对象的22.13%,说明在北京农村合作社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不到一半的农户认为所在村有合作社,体现了合作社数量的不足及所辐射带动农户数量的不足;其次,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中,仅有35.71%的农户认为合作社有很大帮助,这表明当前合作社对农户的帮助还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发展。以上问题同时也表明提高组织化程度是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发展的一条潜力巨大的发展路径。

3.6果类蔬菜生产支持政策

在调研对象中,有103户得到了政府的各项补贴,占总体的84.43%,政府补贴力度大。其中,有59.02%的农户得到过温室建棚补贴,为所有补贴项目中受益农户最多的一项;此外,农机具购置补贴、配方肥等物化补贴和防虫板购置补贴的受益农户数量均在50户以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的生产活动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补贴。政府的政策补贴成为果类蔬菜种植户生产规模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3.7 影响农户种菜意愿的因素

根据实地调研中所了解的情况得知,农资价格的高昂、持续飞涨和菜价的剧烈波动是果类蔬菜种植户种菜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这导致了部分农户考虑放弃种菜。在受访的122户果类蔬菜种植户中,有35.25%的农户产生了放弃种菜的念头。根据调研数据整理的果类蔬菜种植户放弃种菜的原因情况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导致农户放弃种菜的最主要原因是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认为自己年龄已大,这符合事实情况。在第一部分对于果类蔬菜种植户基本信息的统计中可以得知,50岁以上蔬菜生产者占总体的75.41%。其次,种菜收益差成为促使农户产生放弃种菜念头的另一重要原因。

图7 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情况

图8 农户放弃种菜的原因 

图9 农户种菜种类选择依据

有31.15%的农户表示每年在蔬菜的种类上会有变化。从图9可以看出,农户调整每年种菜种类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轮茬以防治病虫害;其次,前期菜价也成为影响农户每年种菜种类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为了防治病虫害还是根据上一年菜价行情进行决策,果类蔬菜种植户在选取品种时是为了追求较高收益。

除了年龄限制、收益较低等原因,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成为限制农户蔬菜生产的因素。经调研,有43户果类蔬菜种植户在2014年遭受了异常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占总体被访农户的35.25%;在这部分农户中,仅有10户得到了救济,占受灾农户的 23.26%。

4 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变动分析

近年来,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上述2015年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将2015年与 2012年的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对比,来把握北京市农户果类蔬菜生产的变动趋势。

4.1果类蔬菜成本收益变动

北京市主要果类蔬菜种植品种每667 m2生产的总成本、产量等指标能够反映蔬菜生产情况(穆月英 等,2010)。将番茄、黄瓜、茄子和辣椒等4种北京市主栽果类蔬菜的成本收益及用工整理为表4。

由表4可以看出,2015年黄瓜的总产值和净收益均为4种果类蔬菜中最高的,分别为20 375.00元和14 578.70元;而茄子的总产值和净收益则均为4种果类蔬菜中最低的。另一方面,就投入而言,黄瓜的总成本为5 796.30元,高于番茄、茄子和青椒。这是由于种植黄瓜的投入相对而言较高,种植黄瓜的农户数量较为稳定,黄瓜的产量没有大幅波动,因此价格相对稳定;此外,根据调研时所了解的情况,番茄的价格由于产量增加而大幅降低,这可能是造成番茄净收益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对于番茄、黄瓜和茄子的生产而言,肥料费用均为总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尤其是黄瓜生产中的肥料投入为四种果类蔬菜中最高的。

考虑到番茄和黄瓜种植的普遍性,选取这两种果类蔬菜进行成本收益情况的对比,将2012年与2015年调研所得的果类蔬菜按茬生产的成本收益情况整理为表4。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番茄还是黄瓜,种子育苗费的增长是最为显著的。整体来看,黄瓜的成本在三年间呈现增长趋势,番茄的成本有所降低;并且,两种果类蔬菜的净收益都呈现了负增长,这可能是由于成本的上升和菜价的大幅波动导致了果类蔬菜收益的下降。

表4 果类蔬菜每667 m2按茬生产成本及收益比较

根据以上分析,物质生产资料,如种子育苗费、肥料费用、病虫害防治费等的增长成为导致果类蔬菜成本增加的因素。此外,即使存在一些不同,但几种果类蔬菜在生产投入成本构成上的差异并不大,这体现了果类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共性。

4.2果类蔬菜生产变动

对比2012年与2015年调研中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情况和影响因素,归纳四年间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情况及其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所发生的变化。

首先,从果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来看,无论根据2012年调研情况还是2015年调研情况,北京市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多为本地村民,文化程度大多为初中学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12年调研,受访农户的平均年龄为48.6岁,且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动者多在40~59岁之间;2015年,所调研的果类蔬菜种植户的平均年龄为53.1岁,受访者中以户主年龄为50~59岁的农户居多。这再次有力地说明,在2015年调研中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仍以家庭经营为主要方式,但平均年龄相较2012年而言有所提高,蔬菜种植户的老龄化趋势表现明显。

第二,对比2012年与2015年调研所得的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基本情况。2012年,调查对象中有68.36%的农户种植规模在0.33 hm2(5亩)及以下;2015年,受访农户中有48.36%的农户种植面积为0.33 hm2(5亩)及以下,种植面积为0.67 hm2(10亩)及以下的农户占总体的89.34%。这说明,无论是2012年还是2015年,果类蔬菜的生产仍以小规模经营为主。

第三,通过对技术需求问题的比较,可以看出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对于技术的需求也有所发展。在2012年的调研中,农户最需要的三项技术分别为控制设施内温度技术、良种和优质菜苗技术、病虫害控制技术;而在2015年,病虫害控制技术已成为调研对象最需要的技术,受访的122户农户仅有13户表示仍需要设施内温度控制技术。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能为随着大棚、温室等设施的普及,农户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可以更好地对设施内的温度加以控制;大部分农户认为病虫害“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这可能是病虫害防治技术最被受访农户需要的原因。在获取技术的渠道方面,田间学校取代技术员指导成为农户获取技术最多的渠道。这说明相较技术员指导而言,田间学校的培训更为系统和细致,而且会实地指导农民田间管理技术的学习。

总体而言,通过对比2012年和2015年调研所得的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发现,在考虑过放弃种菜的农户中,影响其是否继续种菜的原因在2012年和2015年有着显著不同。2012年,种菜收益差和蔬菜价格波动大成为导致受访农户产生放弃种菜念头的最重要原因;而2015年,影响调研对象继续种菜的最主要原因是年龄大。这与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基本特征的变化情况一致。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2012年和2015年调研中的流通渠道变化不大,仍集中于中间商收购、送批发市场或本地零售市场,蔬菜销售方式单一。

5 小结

本文基于2015年针对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户调研所得的122户调研数据及2012年调研所得的196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郊区果类蔬菜生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在2015年调研中,种植面积为0.34~0.67 hm2(5.1~10.0亩)之间的农户占总体比重比2012年有所上升。大棚、温室等生产设施在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中普及较广。

第二,务农人员老龄化问题凸显,成为限制果类蔬菜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2015年调研所得果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的平均年龄大于2012年调研,并且已经成为导致农户想放弃种菜的最大原因。

第三,相比于2012年调研所得情况,2015年农户除了对于提高蔬菜产量的技术需求较高外,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需求也很高。

第四,土地规模、种菜技术、市场基础建设和政府的政策均对果类蔬菜生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也存在一定问题:流通渠道过于单一、农户合作社带动作用小,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果菜生产的发展。

第五,在2015年北京市果类蔬菜生产经营情况的调研中,有103户农户得到了政府的各项补贴,占总体的84.43%,这一比例远高于2012年调研中得到政府补贴的受访农户比例。说明政府对于北京市果类蔬菜种植的扶持力度在持续增加。

范垄基,穆月英,付文革.2012.大城市蔬菜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对北京市196个蔬菜种植户的调研.调研世界,(12):17-20.

黄季焜,牛先芳,智华勇,董晓霞.2007.蔬菜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7):4-10.

穆月英,赵双双,赵霞.2011.北京市蔬菜生产的优势区域布局与比较.中国蔬菜,(22):8-12.

穆月英,赵霞,段碧华,马骥,乔娟.2010.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地位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中国蔬菜,(21):7-12.

王欢,穆月英.2015.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效率及结构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中国蔬菜,(1):45-49.

杨鑫,穆月英,王晓东.2016.北京市蔬菜生产及其特征分析.中国农学通报,(32):182-190.

Analysis of Fruit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Beijing Based on Micro-perspective of Farmers

KANG Ting,MU Yue-y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uit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Beijing,this study used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survey data gained from on spots investigation of fruit vegetable farmer households in Beijing.Then on this base,this paper studies how planting scale,planting technique,circulation channel,marke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farmer cooperative and supporting policy on vegetable production affect fruit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This study also compares the fruit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2012 with that in 2015,so a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fruit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Beijing in recent 4 years from a dynamic perspective.The majo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1)business entity of fruit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Beijing is farmer households of small scale,2)there is a remarkable aging tendency in farmer households engaged in vegetable production,3)there is a growing requirement for new planting technology,4)the land scale, planting technology,marke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vegetable production,5)government support for fruit vegetable industry is consistently increasing.

Fruit vegetable; Production behavior; Cost-benefit; Protected vegetable; Vegetable farmer households

康婷,女,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E-mail:kangting0618@163.com

):穆月英,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E-mail:yueyingmu@cau.edu.cn

2016-07-19;接受日期:2016-08-3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项目(BAIC01-2016),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5JGA0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10)

猜你喜欢

果类种菜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海底能种菜?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桂林市茄果类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
果类蔬菜水溶性肥料配方选择与应用分析
茄果类蔬菜防早衰的方法
自种菜,更安全?
快吃甜慢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