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2016-10-26汤兰桂曾海燕
雷 鸣 周 权 汤兰桂 张 艳 曾海燕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常德 415003)
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雷鸣周权1汤兰桂张艳1曾海燕2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常德415003)
目的探索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体力活动状况并测量MS各组分情况,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体力活动与MS各组分的关联情况。结果MS的检出率为26.6%。在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中,步行上下班者与MS有关,以久坐为主的工作方式与MS有关;在锻炼相关体力活动中,每周运动≤1次者与MS有关,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与MS有关,每次运动时间<0.5 h与MS有关。结论体力活动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倡健康的上下班方式,改变久坐的工作方式,坚持运动锻炼,从而降低MS的发生。
代谢综合征;体力活动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与体力活动的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1,2〕,本研究尝试运用对应分析探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要素与MS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对2013年6~12月来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共1 020例,经审核筛选,有效样本为993例,男608例,女385例,年龄20~82〔平均(41.79±10.99)〕岁。
1.2问卷调查与体检项目问卷内容包括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资料、人口学资料、生活行为方式、饮食习惯及疾病史5个方面。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资料包括被测者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涉及体力活动的调查项目主要为:主要职业、是否上班、上下班方式、上班工作方式、每周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职业的体力活动分类参考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职业及活动分类表〔3〕转换为3个等级,①技术非体力=干部或管理人员或文员、医务人员、教育工作者、科技人员;②技术体力=商业或服务业人员、个体经营者;③体力非技术=工人或农民工或其他。
1.3诊断标准MS的诊断标准遵循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MS定义的全球共识〔4〕,根据受试者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指标,将MS定义为:①中心性肥胖(WC男>90 cm,女>80 cm)和(或)BMI≥25 kg/m2;高TG血症:TG≥1.7 mmol/L;②HDL-C(男<1.03 mmol/L,女<1.29 mmol/L);③高血压:BP≥130/85 mmHg,或已确诊患有高血压;④高血糖:FPG≥5.6 mmol/L,或已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根据上述标准诊断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高血糖,若上述组分中有3个出现异常即可诊断为MS。本次有效调查对象共993例,检出MS 264例,MS检出率为26.6%,其中男性检出率为34.9%,女性检出率为13.5%。
1.4对应分析对应分析是法国数学家Beozecri首次提出的,是将R型因子分析与Q型因子分析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5〕。其基本思想就是降维,用共同的因子轴同时表示样品与指标的载荷,将指标与样品都反映在相同的因子轴所决定的平面上,可以研究指标和样品的内在联系,在对应分析图上,彼此靠近的多个样品点具有相似的性质,彼此靠近的多个指标具有某种关系,彼此靠近的多个样品点可以用靠近它们的多个指标点来加以解释与说明。由于对应分析一般基于前两个因子,要求前两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要达到8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行χ2检验,再将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对应分析。
2 结 果
2.1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与MS的检出情况参加本次调查的993例调查者中,技术非体力类职业MS检出率最高,为28.2%,体力非技术者MS检出率最低,为23.6%。3组职业类型的MS异常组分检出构成比经χ2检验无差异(χ2=8.684,P>0.05)。在调查者中有895人仍在工作,在工作和不在工作者MS异常组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3,P<0.05)。进一步分析仍在工作者上下班方式和工作方式与MS的关系发现:在上下班的方式中,步行上下班者MS的检出率最高,约占35.8%,选择自行车上下班的检出率最低,为15.4%。不同上下班方式MS异常组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1)。在工作方式与MS关系的分析中,以坐为主的MS检出率最高,为35.0%,站为主的中高强度体力劳动,检出率最低,为18.1%,不同工作方式的MS异常组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0,P<0.01)。见表1。
2.2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与MS的对应分析将χ2检验显示与MS异常组分构成有关的工作相关体力活动条目进行对应分析,以工作方式与MS异常组分对应分析的统计量为例,说明对应分析中维度的选择标准:奇异值代表的是之前χ2检验时的列联表中行变量和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这里在第1、2、3维度上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68、0.080、0.045。惯量是指特征根,实际上就是奇异值的平方,用于说明各个维度能够解释列联表中两变量的联系程度,在第1、2、3维度上分别为0.028、0.006、0.002。各维度的惯量与合计总惯量相除就是各维度的贡献比例,本例中第1、2、3维度上的贡献比例分别为77.0%、17.4%、5.6%。累积贡献比例就是各维度贡献比例之和,本例中在第二维度时累积贡献比例就达到了94.4%,因此,2个维度的对应分析图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工作方式与MS两变量间的信息。对应分析图读可以从两方面分析,首先,可以分别从横纵坐标单独考察变量不同类别之间的稀疏,如果靠得近,则说明变量在该维度上区分不大;其次,可比较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关系,以坐标点(0,0)为中心,将平面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位于相同区域内不同变量分类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从上下班方式与MS异常组分的对应分析图(见图1)可以看出,两变量各类别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集群:骑自行车上下班者与零MS异常组分联系密切,而步行上下班者与3个及以上MS组分关联密切,坐汽车上下班者与1~2个MS组分有一定关联。从上班工作方式与MS异常组分的对应分析图(见图1)中可以看出,两变量各类别可划分为4个集群:以坐为主的工作方式倾向于3个及以上MS组分异常,坐与站接近的工作方式倾向于2个MS组分异常,以站为主的轻体力劳动倾向于1个MS组分异常,而以站为主的中高强度体力劳动则与零MS异常组分联系密切。
2.3锻炼相关体力活动与MS的检出情况调查显示随着每周锻炼频率的增加与MS的检出率越低,每周运动≤1次者,MS检出率最高,零MS异常组分检出率最低,而每周运动≥6次者,MS检出率最低,零MS异常组分检出率最高,经χ2检验,每周锻炼频率的MS异常组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0,P<0.01)。见表1。在运动强度与MS关系的分析中,低强度运动的MS检出率最高,为36.2%,高强度运动MS检出率最低,为7.6%,经χ2检验,不同运动强度的MS异常组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3,P<0.01)。见表1。每次运动的时间与MS关系的分析中,MS的检出率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每次<0.5 h者MS检出率最高为36.0%,每次>1.5 h者MS检出率最低,为9.5%,经χ2检验,每次运动的时间与MS异常组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5,P<0.01)。见表1。
2.4锻炼相关体力活动与MS的对应分析将χ2检验有意义的3个锻炼相关体力活动条目分别进行对应分析,通过对对应分析统计量的分析发现: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在前两个维度的累计贡献都超过了80%,可以利用二维对应分析图反映与MS变量的信息。在运动频率的MS异常组分的对应分析图中,两变量各类别大致可分为3个集群:每周运动4~5次及≥6次与零MS异常组分接近,每周运动2~3次与1个MS组分异常相接近,而每周运动≤1次者倾向于2个以上MS组分异常,见图2。在运动强度与MS异常组分的对应分析图中,两变量各类别大致也可分为三个集群:参加高强度运动者与零MS异常组分相接近,中强度运动者大都有1~2个组分异常,而低强度者倾向于3个及以上MS组分异常,见图2。在每次运动时间与MS异常组分的对应分析图中,两变量各类别大致可以分为4个集群:每次运动1.5 h以上与零MS异常组分相接近,运动1到1.5 h与1个异常组分对应,运动0.5~0.9 h与2个异常组分对应,运动0.5 h以下者与3个及以上MS组分异常相对应,见图2。
表1 体力活动各变量的MS异常组分的检出情况〔n(%)〕
3 讨 论
体力活动指任何由骨骼肌收缩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主要包括职业性、交通性、日常生活体力活动及闲暇时体育锻炼〔6,7〕。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8~11〕,体力活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体脂率,改善脂肪细胞的表达、分泌功能,长期坚持运动还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及TG,增加脂肪消耗,降低体重,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达到预防MS的目的。本研究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中,步行上下班者与3个及以上MS组分关联密切,看似有些不合乎常理,这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家离上班的地点较近,上下班运动量小,如果不注重其他方式的运动,容易发生MS。另外,以坐为主的工作方式倾向于3个及以上MS组分异常,反映出了久坐与MS的密切关系,实际上有众多研究〔12~14〕表明久坐生活方式是导致肥胖、高血压和机体免疫力降低甚至是癌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说明不同运动频率人群患MS的风险有一定差异。持久规律运动可动员骨骼肌内免疫细胞产生抗炎性、促炎性细胞因子而达到减轻脂肪组织内炎症的效应,还可降低各类肥胖性慢性炎症因子的基础水平,并且对非糖尿病人维持正常血糖和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有益。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随着工作体力活动强度的减弱,人群患MS的风险性增高,与晏渠如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Kay等〔16〕的研究发现,在有代谢相关障碍的受试者中,运动量与内脏脂肪减少无显著相关,而对于无代谢障碍的肥胖者,有氧运动可减少内脏脂肪,且要获得显著效果,运动量至少要达10 METs.h/w。在本次被调查人群中每次运动1.5 h以上与零MS异常组分相接近,运动1~1.5 h与1个异常组分对应,运动0.5~0.9 h与2个异常组分对应,运动0.5 h以下者与3个及以上MS组分异常相对应,结果提示,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人群患MS的风险性明显降低。综上,体力活动水平与MS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身体活动水平越低,发生超重肥胖和MS的危险性越高。因此推广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培养居民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意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MS的发生和发展。
1苗海军,周晓辉,洪玉,等.新疆维、汉两民族≥50岁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889-92.
2He D,Xi B,Xue J,etal.Association between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Endocrine,2014;46(2):231-40.
3丛琳,赵文华.体力活动划分: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代谢当量及体力活动的分级〔J〕.卫生研究,2004;33(2):246-9.
4金文胜,潘长玉.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代谢综合征定义的全球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412-3.
5Li B,Sun Z,Dong S.Correspondence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ncology〔J〕.Commun Stat Theo Method,2010;39(7):1229-36.
6Nilsson A,Brage S,Riddoch C,etal.Comparison of equations for predicting energy expenditure from accelerometer counts in children〔J〕.Scand J Med Sci Sports,2008;18(5):643-50.
7谌晓安,王人卫,白晋湘.体力活动、体适能与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4):363-72.
8Kim J,Tanabe K,Yokoyama N,etal.Objectively measured light-intensity lifestyle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Japanese adults〔J〕.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2013;10:30.
9Wagner A,Dallongeville J,Haas B,etal.Sedentary behaviour,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patterns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es Metab,2012;38(5):428-35.
10Scheers T,Philippaerts R,Lefevre J.Sense wear-determin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and metabolic syndrome〔J〕.Med Sci Sports Exerc,2013;45(3):481-9.
11夏莉娟,张琳,罗慧琴,等.健步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的干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1(21):5233-5.
12张博.对机关工作者久坐生活方式干预策略和措施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1.
13胡兆铭,刘敏.上海市常住居民久坐生活方式及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1999;11(5):33-6.
14周云鹤,游松辉,姜丽萍,等.上海市高知女性的久坐行为可能导致患癌的风险〔C〕.齐齐哈尔:第一届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生物工程学国防会议2010:4.
15晏渠如,杨建平.不同强度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症关系的调查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64-5.
16Kay SJ,Fiatarone SM.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abdominal fat: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Obes Rev,2006;7(2):183-200.
〔2014-12-30修回〕
(编辑赵慧玲/曹梦园)
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B2013-146)
周权(1987-),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卫生统计与循证医学研究。
雷鸣(1975-),女,副主任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研究。
R181.2
A
1005-9202(2016)15-3806-04;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5.093
1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科
2常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