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NM23、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14的表达及意义

2016-10-26王世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微管胞外基质浸润性

李 欢 王世全 焦 健

(锦州市妇婴医院乳腺科,辽宁 锦州 12100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NM23、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14的表达及意义

李欢王世全焦健

(锦州市妇婴医院乳腺科,辽宁锦州121000)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NM2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14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为观察组,40例乳腺原位癌作为对照组,4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术后均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NM23、MMP-2和MMP-14的表达。结果三组中NM23、MMP-2和MMP-14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NM23、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与Ki67的表达、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与胸壁侵犯有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NM23和MMP-2、MMP-14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NM23低表达、MMP-2和MMP-14高表达对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过程有重要意义,NM23与MMP-2、MMP-14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M2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14

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学涉及饮食、生育和激素失衡等,近来人们将其发生和进展与基因和蛋白表达失衡联系在一起〔1,2〕。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NM23)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其发生突变、缺失或表达异常可引起下游蛋白的异常表达,参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3〕。基质金属蛋白(MMPs)家族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调节蛋白,其高表达时可以使肿瘤细胞外基底膜溶解,使肿瘤转移的通道被打开,细胞易于迁移〔4,5〕。本研究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NM23、MMP-2和-14的表达,关注其相关性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留取蜡块组织,共65例,年龄41~76岁,平均(62.4±6.5)岁。纳入均符合WHO中的诊断标准,并经两位病理学主治医师阅片确诊。40例乳腺原位癌作为对照组,年龄38~71岁,平均(59.4±6.7)岁。4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年龄38~72岁,平均(56.9±6.8)岁。三组常规资料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NM23、MMP-2和MMP-14表达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应用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做好质量控制。

1.3NM23、MMP-2和MMP-14结果的判断方法NM23、MMP-2和MMP-14均以细胞质中呈现棕黄色为阳性细胞,选择5个高倍视野(×400倍),取平均值作为阳性率,<10%为阴性,≥10%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AS6.12软件进行χ2检验或线性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三组中NM23、MMP-2和MMP-14阳性率的比较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正常对照组NM23、MMP-2和MMP-14阳性率的表达呈趋势性改变。见表1。

表1 三组NM23、MMP-2和MMP-14阳性表达比较〔n(%)〕

2.2NM23、MMP-2和MMP-14在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观察组中NM23、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与Ki67的表达、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2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与胸壁侵犯有关。见表2。

表2 NM23、MMP-2和MMP-14阳性表达在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n(%)〕

2.3观察组中NM23、MMP-2和MMP-14表达的相关性NM23和MMP-2(r=-0.45,P=0.031 0)、MMP-14(r=-0.47,P=0.024 6)呈负相关性。

3 讨 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乳腺癌中占据很大比例,肿瘤体积变化较大,病变可呈不规则星芒状或结节状,肿瘤边缘常不明显,质地常较硬。切开时有明显的砂砾感,呈灰白色或伴有黄色条纹〔6〕。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呈索状、簇状和小梁状排列,部分病例腺管状分化明显。部分病例肿瘤细胞松散,弥漫性分布。弥漫性的病变和黏附性差的肿瘤更易于出现转移。NM23基因定位于人17p21-22,全长8.5 kb,有5个外显子与4个内含子,具有核苷二磷酸激酶活性、组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和丝氨酸自身磷酸化作用〔7〕。NM23参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涉及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及血管生成的相关作用〔8〕。也有学者认为NM23可以调控WNT通路的作用,主要是对β-catenin的调节作用,引起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9〕。近来也有研究认为NM23可以调节MMPs的表达,并参与肿瘤相关蛋白的水解级联反应,引起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增加〔10〕。MMP-14在发挥作用时可以激活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主要是活化MMP-2和MMP-9,另外MMP-14 还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的纤维支架〔11〕,增强局部组织的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加速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内皮增殖及新生,促进肿瘤细胞的蔓延〔12〕。MMP-14在肿瘤中的作用方式可能更趋于多元化,也使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侵袭性〔13,14〕。

本实验结果提示NM23是抑制肿瘤形成的蛋白,而MMP-2和MMP-14具有促进肿瘤形成的作用。三种蛋白异常表达参与肿瘤的增殖、脉管播散和淋巴道转移,此种状态也提示肿瘤处于进展期。MMP-2和MMP-14高表达参与肿瘤的直接蔓延。Biggs等〔15〕研究发现,NM23对微管蛋白组装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进而调节抑制潜能。当其表达下调后,NM23对微管结构的影响能力下降,转移的潜能增高。此种作用的机制与NM23具有核苷二磷酸激酶活性有密切关系。核苷二磷酸激酶可以将微管蛋白上的二磷酸鸟苷(GDP)转化为三磷酸鸟苷(GTP),如果GDP不能正常转化形成GTP,微管末端的tubulin与GDP可以有效地结合,使微管处于解聚状态。如果微管不能聚合,细胞也不能形成正常的形态而发生迁移,进而出现肿瘤细胞的播散和转移。本文结果提示NM23均与MMP-2、MMP-14具的协同负向作用,也间接提示NM23在低表达时可以直接或间接引起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的升高,对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屏障形成明显的破坏,肿瘤易于离开原发部位,突破基底膜形成转移〔16,17〕。但是NM23与MMP-2、MMP-14协同作用的关系有待阐明。

1丁洪基,李爱英,李新功,等.乳腺肿瘤中c-erbB-2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0;27(6):444-6.

2申培红,陈奎生,李珊珊,等.乳癌组织中nm23、MMP-2、TIMP-2蛋白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2):356-8.

3许桂祥,安鑫,杜骁,等.胆囊癌组织中MMP-9和nm23-H1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9-11.

4Faber A,Sauter A,Hoedt S,etal.Alteration of MMP-2 and-14 expression by imatinib in HPV-positive and-negat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Oncol Rep,2012;28(1):172-8.

5Hernandez-Perez M,El-hajahmad M,Massaro J,etal.Expression of gelatinases (MMP-2,MMP-9) and gelatinase activator (MMP-14) in actinic keratosis and in in situ and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Am J Dermatopathol,2012;34(7):723-8.

6李远东,李宇芳,杜日昌,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MP-2和nm23的表达〔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5-7.

7龚道军,谢志微.肝细胞癌组织中MMP-9,CD44V6与nm23-H1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18(6):352-4.

8曹歌,沈志祥,黄杰安,等.结直肠癌中CD44V6、MMP-2、nm23-H1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2;29(1):53-5.

9叶苏娟,朱文.Nm23-H1调控肿瘤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09;21(1):107-11.

10郭汉斌,陈秀玲,薄爱华,等.膀胱癌中MMP-2与nm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4;12(2):95-6.

11涂燕君,陈军,刘昌盛,等.侵袭性垂体腺瘤MRI表达与MMP-9、MMP-14、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671-5.

12Roebuck MM,Helliwell TR,Chaudhry IH,et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is related to angiogenesis and histologic grade in spindle cell soft tissue neoplasms of the extremities〔J〕.Am J Clin Pathol,2005;123(3):405-14.

13Mohammad MA,Zeeneldin AA,Abd Elmageed ZY,etal.Clinical relevance of cyclooxygenase-2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2 and MT1-MMP) in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J〕.Mol Cell Biochem,2012;366(1-2):269-75.

14周良,马海,杨红春.结肠腺癌中MMP-14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465-6.

15Biggs J,Hersperger E,Steeg PS,etal.A Drosophila gene that is homologous to a mammalian gene associated with tumor metastasis codes for a 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J〕.Cell,1990;63(5):933-40.

16Yan T,Lin Z,Jiang J,etal.MMP14 regulates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through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Am J Transl Res,2015;7(5):950-8.

17Munkert A,Helmchen U,Kemper MJ,et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human MT1-MMP gene and association of risk reduction for focal-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with two functional promoter SNP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9;24(3):735-42.

〔2015-01-23修回〕

(编辑杜娟)

李欢(1981-),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乳腺疾病研究。

R737.9

A

1005-9202(2016)17-4232-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7.047

猜你喜欢

微管胞外基质浸润性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胡萝卜微管蚜
——水芹主要害虫识别与为害症状
脱细胞外基质制备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微管及其靶向制剂在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