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2016-10-26段艳娜段子朋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6期
关键词:带教儿科科室

段艳娜,段子朋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段艳娜1,段子朋2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

目的: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15年在我院儿科实习的临床护理实习生40名,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开展临床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对照组常规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带教方法,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及出科成绩。结果: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及出科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儿科实习护士开展带教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带教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及出科成绩,值得在实际的临床教学应用中推广。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儿科实习;带教

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相比,儿科护理人员的服务对象特殊,这使得其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劳动强度大、细节繁琐、精神高度紧张等特点,这也为临床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在开展临床带教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整个科室的带教水平与带教质量[1]。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带教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带教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实习护士的操作能力与业务操作水平。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儿科开展实习的护生40名,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均为女性,对照组患者处于19岁到23岁之间,平均年龄(21.3±0.8)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处于20岁到24岁之间,平均年龄(22.3±1.2)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本次教学均由我科室护理经验丰富且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护师带教,教学内容符合实习大纲要求。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即带教老师依照教学大纲讲授儿科护理重点,带教老师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随机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法,带教老师结合实习大纲、我科室护理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护理经验制定临床路径教学方案,方案内容包括:①进入科室第1d带教老师介绍科室制度、儿科特点、环境设备、实习要求等;②入科2-7d带教老师讲解儿科常见基础病症状、发病原因、并发症等基础知识;指导病情观察评估方法;讲解护理措施及要领;讲解科室换班制度、交接程序及内容;带教老师示范有关基础护理操作,如抗生素皮试、雾化吸入、头皮静脉输液等[2];③入科8-14d带教老师讲解儿科专科病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并发症、注意事项等,指导护生学习相关的护理操作;指导护生学习病历填写方法;④入科15-23d带教老师讲解所有护理方法、操作流程、护理内容等;指导护生学习个性化护理内容;指导护生完成基础性护理操作;监护护生完成儿科专科护理操作;指导护生完成病历填写;⑤入科24-30d带教老师指导护生完成标准化完整的护理病历,指导护生完成专科护理操作;⑥带教期间组织护理实习经验交流会,每周三下午让护生分享自己的实习体会;邀请我科室其他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分享自己的护理经验;让护生讲解自己对实习方案的看法,根据护生意见及建议进行调整及修改[3]。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及出科成绩,其中教学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打分;出科成绩是由医院所组织的统一的考试,由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两部分组成,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应用x¯±s来进行表示,实施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出科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学生的出科成绩比较

3 讨论

儿科在开展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其服务对象是儿童及其家属,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不成熟,整体的服务对象特殊,使得儿科护理工作不管是在工作强度还是在工作难度上都比较大,这就导致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已经难以很好的满足实际的带教需求,这就需要在开展儿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寻求一种高质量的临床带教方式[4]。

临床护理带教路径的带教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带教模式,其非常注重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不管是实习学生还是带教的老师,都可以参照路径计划来完成学习任务、带教任务,能够有效的减少人为因素对于带教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提升,对于其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及出科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为儿科实习护士开展带教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带教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及出科成绩,值得在实际的临床教学应用中推广。

[1]张亚峰.现代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6):335-336.

[2]张丽纹,陈春燕.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J].华西医学,2014,29(5):964-967.

[3]程家娥,王虹.临床路径在乳腺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117-118.

[4]虞建英,仇海荣,刘炬,等.临床路径在神经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14(3):80-82.

[5]袁湘娥.临床路径在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5(9):176-180.

段艳娜,女,护师。

猜你喜欢

带教儿科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